初中语文优生培养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11 11:24:36

初中语文优生培养方法研究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生培养方法探析

在新课改的背景要求下,优生培养法是在初中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帮助学生把知识化为技能,把技能化为熟练技巧,进而获得听读说写的能力和方法,养成听读说写的习惯,使学生取得多方面的适应性。优生培养法的运用要点是:首先,要注意引起学生练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其次,练习的内容要相对集中,有重点且难易适当,注意练习形式的变化;然后,练习要在单位时间内求得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好的效果,须注意使练习的次数达到一定的量;最后,练习的布置应照顾到学生学习的差异,使练习对每个学生都有实在的促进。

上述基本的优生培养方法,要使它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科学的、恰当的运用,教师除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方法的运用要领外,还需深入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教学方式,熟知方法内部的相关因素。然后才有可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使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特长。即要让学生真能独立读书,还应在阅读教学中增加策略思想。

二、语文优生培养方法的思路探索

作为初中语文优生培养,教师要在熟练掌握了一般的教学方法还不够,还必须要怎么掌握学生学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学过程要重视做以下选例子、指路子、给场子和挂牌子。首先,选例子是要选择最有训练价值的典型例文、例段、例句、例词,等等。这个选择很重要,做得好,可事半功倍,为提高效率、减轻负担创造了条件。其次,指路子即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总结规律形成方法,训练思路。没有此过程,上升不到规律性的认识,学生的认识不能形成飞跃。所谓思路和方法就无从谈起,就只能停留在“囫囵”和“混沌”。并没有认识到知识的内涵与理解掌握阶段。规律与方法怎么用?教师要带头把这规律、方法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这不仅是对规律、方法的验证,也是对实践的一种导引。有了此过程,学生会更自觉地去学习。然后,给场子就是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就像给练武的人提供场地。有的教科书,问题之后必配有恰切的习题,此过程似乎不难。初中语文教材常常不是这样,它不怎么揭示规律,也很少有适用的练习题,所以教师要在这方面用些心思。

三、提倡个性鼓励创造陪优策略

初中语文教师授课时,自然要考虑一般水平,那么如何满足优秀生的较高要求,又如何照顾后进生的较低水平呢?这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分析:承认差别,提倡个性,鼓励创造。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个体活动的时间,在讨论中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笔记是因人而不同,根据自己的能力的大小,所总结的笔记也是不同的。只是要求学生,你以为什么知识对你来说是新的、重要的,你就总结起来;你领悟到什么新方法,你就概括起来,并且给它一个名目;在新感悟一栏,可赞扬、批判、反省也可思考社会,可探讨历史,也可研究人生,每个人都可自由联想,自由发挥。这样做学生很容易完成作业,自己的负担也就小多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就高涨了,效果也显著多了。

在新课改之前,传统课堂教学在认知教育、智能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的传统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使今日之改革异常艰巨。我们在学习先进的、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不能贬抑、排斥、否定传统教学中有价值、有生命力的部分。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理论与方法中不适应现代需要的东西,譬如:以教师为本位、以传递接受为基本特征、以掌握知识技能为目标、以培养优秀学生为目的教学模式,不及时进行改革就会阻碍教育自身的发展与提高。

目前,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模式的总体种类趋向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形成途径趋向演绎化,教学模式的师生地位趋向合作化,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趋向情意化,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趋向灵活化,教学模式的技术手段趋向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发展趋向精细化。综上所述,作为新课改要求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投身到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实践中去,主动适应新形势,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教有法而无定法,只有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才能使初中的语文教学达到艺术的境界。

张正富,教师,现居山东临沂。

上一篇:周末读书笔记 下一篇:我是任务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