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时间:2022-10-11 10:23:40

浅析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作为整个电力供应的基础,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论述分析了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网运行、薄弱环节、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生产和生活用电量日益增大,用电负荷越来越高,各个行业对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点

(一)自然灾害造成的故障

我所的自然灾害主要是以雷害为主,其次是风灾,从上述的统计分析雷害的占比最多,雷害造成的故障主要是因为架空线多,路径较长,加上其沿线走廊地形比较空旷,容易受到雷击,特别是雷雨季节遭受雷击的频次更高,同时由于防雷设施的不完善,包括避雷器、接地网等的失效或不足,在遭受雷击时造成了绝缘子击穿爆裂、断线、避雷器爆裂、配变、开关烧毁等设备损坏故障。此外,电抗冰雪能力较弱,2008年我国南方的一场巨大雪灾,导致南方几省的电网遭遇了50年不遇的覆冰灾害,造成电网严重受损,其主要原因是电力线路设计标准存在不足,对电网抗冰雪天气预计不足。

(二)外力破坏造成的故障

从上述的分析得知,外力破坏也是影响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线路输电环境较为复杂,各线路走廊(架空、电缆)需要穿越道路、山涧、建筑物、居民区等,使输电线路处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威胁当中,极易引发线路故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路网建设亦不断发展与扩张,形成交通路网建设与配电网建设的矛盾出现,大部分线路杆塔随着路网的建设,处于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引发的车辆碰撞杆塔、电缆分支箱等事故事件越来越多。

2、随着城市的发展,工程建设的推进,各项市政工程、道路建设、基建施工等对配网造成的外力破坏时有发生,一方面是架空线路受到了施工机械、起重机械、施工车辆、建筑材料等的触碰造成外力破坏,另一方面,由于道路的开挖及地下管道的建设对配网电缆造成的外力破坏。

3、各种飘挂物对架空线路造成的外力破坏主要来源于一些喜庆庆典的礼炮、彩带,社区广场的风筝,厂区、居民区的垃圾、塑料、杂物以及线路旁的一些藤蔓类植物等,其次一些原来运行已久的线路被附近新建的各类大型建筑物所包围,线路位于众多建筑物的下方,不可避免受到外物抛砸的威胁,这些都是飘挂物造成外力破坏的主要来源。

4、受线路的地理位置影响,一些线路运行于山岭、山涧、道路的树障旁,随着树木的生长,不断地向运行线路延伸,树木生长清障工作不能及时进行,在一定的条件下造成跳闸故障,特别是由于个别单位对树障清除不配合(辖区下的花场、农庄比较多),使树障不能够及时清除,就造成了外力破坏故障。

(三)运行管理方面的因素

1、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

(1)防误闭锁装置的设置存在漏洞。

(2)“五防”设备运行不正常,该打开时却打不开。

(3)操作人员为了赶进度,频繁解锁,导致部分设备的“五防”功能形同虚设。

综上所述,其主要表现在:没有健全的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尤其是没有完善的万用钥匙的管理规定,即便有,在实际操作中也不认真执行。

2、电气误操作

电气误操作将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损坏电气设备,威胁生命安全,造成财产损失。由于电气误操作而引发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无票操作。

不认真执行“手指口述”操作法。

监护制流于形式:既不唱票,也不复诵;对设备双重编号不核对;走错间隔进行操作。

模拟图不符合电气的现场运行状态,模拟图没有随运行状态的变化及时更新;没有及时发现操作票中的错误。

不认真开班前会;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不按对接班;接班人员检查设备状态时,不按岗位要求去做。

3、运行管理不到位

运行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巡视不到位,巡视人员的技能不高,责任心不足。

消缺不及时,没搞清消缺管理流程,没有真正落实责任考核制度。由于这些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的存在,不仅不能及时消除一般性缺陷,还有可能将一般性缺陷扩大为紧急缺陷,而直至馈线或设备等发生故障。

4、电网的内在因素

电网在实际运行中, 电网所有事故的50%是由于设备故障而导致的电网。部分性能落后的陈旧设备,未能及时维护和改造,不能及时治理其缺陷;还有一些设备,在负荷增长、网架结构等因素下,长时间满负荷运行;设备的正常检修、预试、维护、消缺无法按计划执行,带病长期运行。这些因素都会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不良影响。

三、相应预防措施

(一)对自然破坏的管理

自然外力往往是不可抗拒的,所以自然外力对电网破坏的管理应主要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如防止雷电对电网的破坏时,要对电网线路进行改善,提高线路的防雷水平,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对于风雪对电网的破坏,要在大风大雪季节之前对电网的线路和设备等进行全面的检查,消除电网中的线路和设备的缺陷,在大风大雪季节要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控,加强巡视和观测,要采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对线路上的冰雪进行处理,减少因为冰雪对线路的损坏。

(二)加强电网覆冰防治

积极探究电网抗覆冰技术,例如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对凯里电网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输电线路严重受损,为此,凯里供电局对多种抗冰融冰措施展开积极研究,尤其是深入研究了输电线路融冰措施。2011年1月2日,贵州电网公司启动自然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凯里电网有部分线路出现覆冰,特别是巡线人员发现110千伏凯金线最大覆冰达到10毫米以上,面对电网受凝冻灾害威胁的严峻形势,凯里供电局果断启动了交流方式融冰方案。交流方式融冰是指在输电线路不停电的情况下增大线路发热量,以实现融冰保线。目前该局已决定对覆冰线路依据方式融冰方案排序进行循环融冰。一天后,由凯里供电局在110千伏输电线路杆塔上首次实施的交流方式融冰取得成功,为电网抗击凝冻灾害提供了新的方法。此外,制定合理的线路设计标准,科学进行灾害性天气的预计。

(三)保护电力设施

针对电网环境的特点,应在各种媒体上对保护电力设施的重要性进行长期、广泛地宣传,宣传破坏电力设施的严重后果以及肇事者要承担的责任;对有可能开挖的地下线路,应设置警示标志;对施工工地要增加巡视的次数。发现其工地有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可能,要发出警告传票,并报送当地安全委员会备案。

(四)针对电网所处的地理环境,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和预防措施

对于有可能造成电网大面积瘫痪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应在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方案。

(五)设备缺陷的管理

在安装设备之前就要对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有缺陷的设备被运用到电网之中,要加强对电网设备的维护,注意各种设备的性能,采取科学合理的维护方式。

(六)强化计划检修管理力度,进行一条龙检修,严格控制非计划检修

在进行检修管理时始终坚持可靠性要求,严格审批手续,决不批准不具备条件或配合工作未准备好的手续,实现检修计划一条龙管理,杜绝重复停电,使可靠性停电指标使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七)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监护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他们切实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包括防误装置)的现场布置、系统联系、性能作用、结构原理、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两票”的有关规定,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坚决落实领导,按照“严、实、细”的要求做好“防误”工作,强化认识,确保投入,大力研究开发防误装置,将“防误”工作作为当前的安全监督重点,提高“五防装置”的实效,提高其可靠性和适用性。此外,还要积极推广和应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实现人与机器的优势互补。

四、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供电的需求和电网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对自身电网运行管理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准确掌握区域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重点、有计划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全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满足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王新艳:《电网运行事故与防范措施》,《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14期

罗锦华:《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5期

张晓红:《浅析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及其预防措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年03期

郑荣艺:《简述农网安全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及其预防措施》,《今日科苑》, 2009年24期

冯华:《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模式探析》,《浙江电力》, 2009年28期

上一篇:浅谈体育教学中色彩的运用 下一篇:智能供用电技术在高校学生公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