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学生上生物课兴趣盎然

时间:2022-10-11 09:44:22

创设情境,让学生上生物课兴趣盎然

摘 要: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创设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情境;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08-01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创设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对上生物课兴趣盎然,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生活、生产实际创设情境

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生物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去体会到生物学离不开生活,从而增强对生物学实用性的形象理解。如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课的学习中可按以下方法巧设情境:在学习“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时,先利用安琪酵母的广告:“妈妈发面不用急,安琪酵母和面里……”来设计引言。教师提问:“什么是酵母?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结构?它为什么能发面?”这样提出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利用探究活动创设情境

《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之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引导学生发现探究问题,深化探究问题。例如,在“测定某种食物的能量”的探究活动中,首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例如:“花生中有能量吗?”“花生和核桃哪个能量多?”“熟花生和生花生哪个能量多?”又比如:测定食物中的能量。让学生选取生活材料制作实验装置,思考:如何制作?怎样制作更合理?实验结果更可靠?教师尽可能地创设可启发学生到新思维的条件,将他们的问题集中归纳,设计出几种可行的探究课题,使每一小组具有单一的主题,这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和探究。

三、利用时事热点创设情境

新闻时事热点一直是学生十分关注的内容,时事热点包括政治的、军事的、社会的以及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将这些备受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巧妙地设置成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引起思考,自发产生一系列延伸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杨利伟的太空之行可设置成太空诱变育种的教学情境。“洪水、泥石流”设置成环保以及根的作用的情境等。2011年3月12日,日本发生的9.0级大地震引起的海啸,从而使核电站的反应堆里的核物质泄露,引起核污染,使大气、海水遭到核污染。引起世界性的对核辐射造成身体健康的巨大恐慌等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目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通过实验观察创设情境

新课程标准强调生物课程要更好地突出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活动。初中生物学主要学习感性的、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观察创设情境,使每名学生都有动手参与的机会,又直观具体,使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利于感受,利于理解。充这种直观教学手段,把学生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兴趣引到对生物学理论的学习上来,而且这种直观的感受与抽象的思维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形成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上“叶的结构”时,叶片是学生天天见到的,但叶片的结构学生并不一定注意到,如果摘几片有代表性的叶片,告诉学生是什么植物的叶片,再用显微镜观察“徒手切片”,让学生在惊奇中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又如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课中,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取A、B两试管,放入等量的石灰水,向A试管中用注射器注入空气,向B试管吹气,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为什么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了而A试管中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注射器中注入的气体成分是否与吸入气体成分相同?”“吸入与呼出的气体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教师要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激起其求知欲,增强其探究动机。

五、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生物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计真实的背景。运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真实的背景资料,它反映知识在实际中运用的方法,它要求考虑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并从中进行探索,以便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示,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寓教于乐的教学优势,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在上“合理膳食”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展示肥胖的人和非洲瘦小的儿童,产生明显的比较;利用漫画的形式强调吃早餐的重要性;再展示生活中各色各样的常见食品,让学生垂涎欲滴,讨论声四起,这种情况下引出“营养金字塔”,导出合理膳食,效果颇佳。如: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用视频创设以我们美丽三亚河边红树林湿地(有海鱼、淡水鱼、各种候鸟、红树林等)风景为情景,以美丽、真实情景扣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对于那些让学生感到难于理解的教学内容或用传统教学媒体难于说清的,受到时空限制的内容,可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媒体组合,增强时空效果,去突破难点。

总之,教师不断钻研教材,坚持不懈的探索适合于中学生学习生物的最佳教学手段,不断创设合理科学的教学,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达到理想境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上一篇:关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的提升 下一篇:浅谈初中化学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