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时代背景下的高考制度改革

时间:2022-10-11 08:40:14

浅析时代背景下的高考制度改革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和一个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点,在教育整体发展和改革中显得更加尤为重要。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努力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瓶颈。通过对当下高考制度的分析进行初步整理,并试图提出相应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考制度;评价体系;教育改革

一、高考改革的现状与必然意义

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当今中国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状。一场席卷全国的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教育改革行动对现有教育体制进行了一次次冲击,然而二十多年来,这场国家行动却步履维艰,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核心的改革行动也似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自1977年恢复高考,重建现代教育体系至今,三十年的教育发展为我国选拔造就了大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但不可否认,当下教育制度的模式化也日益严重,其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这种模式化的根源便是带有功利化的考试选拔制度,而在受人们不断抨击的现行考试选拔制度的背后则是以高考为代表的不合理的教育考核与评价机制。因此只有推进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制度改革,才能改变现行的教育考核评价方式;只有改变了教育评价方式,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和减负才会有希望;才能让基础教育摆脱功利,远离浮躁,回归教育本色,继而推动教育领域的全面变革。

二、高考制度改革的困境

(一)高考在现阶段具有其无法取代的相对平等性

学者许纪霖说过“高考是中国迫不得已的荒谬之举”,现行的高考制度之所以能在如此长的时期内为人们所接受,源于他的“相对平等”。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与措施,高考给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相同平台。这个平台上,不论父母是谁,背景如何,都有权利参与,也都有机会凭借分数成为“英雄”,尽管他是在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但却在当下最大程度上维护了公平,而这种公平却又恰恰成为了阻碍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高考出于维护公平的需要,不得不采用笔试的形式对同一学科的同一问题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同一答案的统一考试来尽可能的防止其公平漏洞。基于此,教育的改革中任何人都不会也不可能去触及公平这一基本原则,从而使改革者们面对机制弊病却又不得不出于维护公平考虑而止步,继而使现有的素质教育改革措施无法真正落实,流于形式,直至近乎停滞。

(二)高考具有以升学率为主导的功利化的导向性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在现行高考制度下,一张试卷的分数高低成为了划分人才的标准,由此便必定会引发以升学率为主导的考核指标。尽管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不断要求淡化升学率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但在高考指挥棒下,升学率始终是一个学校的最关键的指标,这就使得本该是公民教育的基础教育将提高学生分数放在了首位,这就使得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带有了大量功利化色彩,从而丧失了教育的核心与实质,以至教育发展轨道发生了偏离。

三、高考制度下的反思

(一)高考改革中必须达到关系平衡

如何正确的处理好公平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维护社会道义基础上最大程度推进体制改革,如何改变由此带来的不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如何在两者之间成功建立平衡点,如何兼顾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具体利益关系;成为教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关注的问题,也只有真正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教育才能走上一条良性发展轨道,才能真正找到一条适应中国社会现状的人才选拔模式。

(二)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其从本质上讲是非功利化的,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考制度的合理与否同样决定着人才选拨的质量,并在根本上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一项长周期的全民族事业,教育上出现错误是整个民族和国家损失,面对问题,我们必须痛定思痛,勇于创新,建立新的适合当下中国社会现状的教育模式。

(三)毫不动摇的继续坚持推进改革

改革或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不改革注定无法解决问题,教育机构的不规范,教育模式的单一化,教育体系的僵硬化,急需有关部门出台有关措施和予以整治。其背后的带有功利化的教育更值得我们深思,否则一切措施整治行动都将会进入“治标不治本”的恶性循环中。也只有对一切现象背后的教育进行深思,才能真正让教育去除功利,远离浮躁,回归平静,才能让教育做到创新之花常开,创新之树常绿。

四、结语

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会促进教育的发展前行,不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则会阻碍社会的创新进步;面对当下高考制度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与问题,我们必须痛定思痛,加快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试点先行的原则,做到大胆尝试,谨慎推广;从而在不断获取,不断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人才选拔与运行机制。

上一篇:论高职思想政治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下一篇:以培养内涵为目标,明晰正确的中学音乐教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