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0例的急救护理

时间:2022-10-11 08:25:59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0例的急救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不同时期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根据不同的住院时间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于2011年1-3月收治的患者15例为对照组,2011年4-6月收治的患者15例为治疗组。两组都采用积极的急救护理措施,此外硬件与急救程序在治疗组中有所调整。

结果:治疗组的院前急救时间和预后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要求护士实行急救护理手段须快速准确,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31-02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理想,处理不当或判断不准确诱发危重并发症的几率极高,在创伤性疾病中属于程度较重类别。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都很高,在外伤中仅次于四肢伤居第二位[1]。我国此类患者的数量在近五年内快速增加,而急救护理方法为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高急救护理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质量,总结我院2011年1~6月收治的30例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发现改良后的急救护理措施收到了较理想的结果,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0例急重颅脑损伤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7.35岁)。开放性颅脑损伤19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急救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1.2.1.1 急救护理执行准确迅速。急救人员首先对患者的伤情做一个在初步判断,快速对患者进行全身体检,检查是否有伤口污染、及其具体部位和严重程度,若病情严重需要快速进行处理清理,根据患者的伤情采用相应的抢救方式。口腔分泌物如痰液、呕吐物、血块等,维持正常的呼吸,呼吸机需备于一旁,若有需要可实施人工气管插管。尽快将静脉通路建立好,并输血、输液快速增加血容量,以维持全身血容量,按照先晶后胶的原则进行补液。对于较为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因其伤后复杂的生理变化和体差异,现在多强调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措施,辨证施治,以代替传统的严格限制入水量和钠盐的液体疗法[2]。其制剂主要有甘露醇、速尿、人血白蛋白等。院前急救必须要注意休克的控制,开放性伤口需迅速处理,止血须快,此外还须予以抗休克的相关治疗。头皮出血损伤在急性重型颅脑患者中较常见,一般需要进行压迫止血,并用纱布和网帽进行简单包扎,密切观察中心静脉压、心率、血压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患者的初步检查,生命体征,现场处理经过,肢体活动、瞳孔、意识等情况须由护理人员一一进行准确及时的记录,与医师核对好口头医嘱后再执行,防止用药发生错误。

1.2.1.2 监测病情走向及各类体征。急性颅脑损伤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病情不易预测[3],现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要有一定的了解,如此有利于抢救和药物的调整。人体的意识状态由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的所反映[4],急性颅脑损伤中患者的意识障碍是最常见的体征变化,故急救人员在抢救急重颅脑损伤患者时须重视以下事宜:有无二便失禁、咳嗽反应、角膜反射、四肢活动、颅内高压体征、呼吸、意识、脉搏、血压、瞳孔等变化。患者意识不清,一侧肢体出现障碍,对侧瞳孔散大,表明脑疝或颅内压力增高;双侧瞳孔大小不定,光感差表明脑干受损;光感较差,双侧瞳孔均变小反映桥脑可能出现损伤;晚期脑疝光反应消失,瞳孔皆散大。问诊时需问及呕吐、头痛等情况,有异常须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对症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1.2.1.3 转送患者快速安全。转送患者的时间要掌握恰当,一般情况下,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实行就地进行,不宜搬动。若需转运需及早进行,转送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通道完整有效,使输液继续进行,必要时心电监护和吸氧。注意气管插管的管道是否有阻塞、受压、扭曲,减少运送过程中的震动、摇晃、颠簸,以保证平稳、安全、快速的将患者转送床头的高度需设置为20-35度,为防止摆动头部须进行颈托固定,可用约束带将烦躁不安的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密切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在转运途中急救人员须与医院内个相关科室随时保持联络,使院内的抢救工作提前做好准备。

1.2.2 治疗组护理方法。在治疗组的基础上,改进了硬件设施,此外,我院人员调配灵活,医院特地对急救科医师、护理人员进行了专业化培训,优化组合设备和急救医护人员。改进了急救流程,开放绿色通道,全程急救单元配合。从院前120至急诊科抢救至医技科室检查最后至急诊手术或神经外科病房,其急救重点强调各项检查、急救、术前准备应同时进行,以节省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1.3 评价指标。两组患者的预后及院前急救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急救两组患者的时间比较。

表1显示,院前急救对照组时间较治疗组明显增多,两组急救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预后比较。

全部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预后生存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

3 讨论

3.1 发展快、复杂度高、致死快、合并伤多、隐蔽性强、危险性、发病快等是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特征[3]。院前及急诊急救与护理实施正确及时,可为患者的各项重要器官的修复争取宝贵的时间,术前准备快速高效的进行对疾病的预后影响较大,且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通过问诊、体格检查等方法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初步判断,以免耽搁救治,时间段在抢救中尤为重要。

3.2 头部伤口包扎在院前急救时实行,使脑组织膨出部分不致损坏,还可防止再次污染创面和对失血性休克进行有效的控制[3]。患者平卧,头部抬高10-15°以减轻局部的充血状态,保持安静,在转运时头部使用颈托固定,确保行车途中患者头部不受震动和摆动。有颅内压增高表现者,床头抬高15-30°可降低颅内压。误吸或呕吐在处于昏迷状态的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较多,往往会阻塞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症状。呼吸道阻塞亦可由舌后坠和下颌松驰造[6],且症状一般都较严重。口腔内分泌物、义齿、呕吐物需予以清理,使患者下颌抬高,头往一侧偏,建立通畅的呼吸道,必要时给氧且氧流量5L/min。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会出现脑水肿、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持续时间过长,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7]。

3.3 丘脑下部、脑干及广泛的脑损伤后,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胃黏膜血管痉挛,胃液pH值下降,形成应激性、多发性溃疡出血,早期患者多有呃逆或突然呕血现象[8]。及时对此类患者早期征象的识别,如频繁呃逆、反复呕血,客观及时地询问并观察大便情况,及时送检,对于判断此类患者,避免出血加重、改善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9]。

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使其有信心战胜疾病,也能和医护人员密切良好的配合。本文研究表明,院前急救时间治疗组平均为(11.5±4.2)min,对照组为(22.3±3.9)min,院前急救时间对照组较治疗组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79

[2] 曹美鸿.严重脑外伤液体疗法的新观点.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2,1(2):100-103

[3] 陈绮坚,吴秀娟,唐君.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措施[J].贵阳中医学院报,2012,34(3):129-130

[4] 黄佩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按摩与导引,2007,23(7):45-46

[5] 石良瑛.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1):74-75

[6] 王诚,卓志平,周焜,等.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20-1122

[7] 王爱萍,程林英,罗凯玉.重型颅脑损伤38例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11):916-917

[8] 周宗芳.颅脑损伤所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见性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6

[9] 徐红玉,马新莉.9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23,3

上一篇: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与心理护理 下一篇:输尿管结石患者经尿道输尿管镜术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