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

时间:2022-10-11 07:34:07

浅析初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

摘 要:形成“学困生”的因素诸多,要改变这一现象主要途径是通过引导“学困生”正确树立学习动机,这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通过有趣的试验开发“诱导学困生”的潜能,提高“学困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成因 激发 学困生 兴趣

“指有长短”,何况一个班上的学生。学生由于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存在差异,教师必须认识到这种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都有成功的欲望,但为什么有些学生成为优生,有些却成了“学困生”?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归纳如下:

一、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

1.由于学科科目增加使部分学生掉队。小学生满怀信心步入中学,带着梦想和报负,但由于中学比小学新增加了许多学科,并且课程的难度也有所增加,以至于原来小学中成绩优秀者也逐步地掉队,使他们的锐气受挫,失去了信心,挤入了“学困生”的行列。

2.环境不适应而导致。(1)对新的生活不适应。在小学时学生吃住在家,有父母的关怀照顾,衣食无忧,而步入中学部分学生要住在学校,一个方面他们想念父母(部分同学从小没有离开父母半步),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另一个方面在饮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来在家中吃小灶,而现在不但吃大锅饭而且饭菜质量较差,生活要自给,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导致成绩下降。(2)对新的任课教师不适应。由于初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小学教师的授课方式不同,也会使部分同学不适应,听不懂,再加上对新任课教师不了解、惧怕等,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3)对新同学不熟悉。一方面由于各个小学的同学升入初中又要按名次重新分班,在新的班集体中又要认识新同学,比较内向的同学在交际环境中产生了障碍,也是造成成绩下降的原因。另一个方面,小学班中人数较少,而初中班中人数较多,原来部分尖子生变成了中等生,也会对学生心理造成负面效应,影响到学习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由于学习上形成陋习而导致。部分学生从小学就养成了一种懒惰、不爱学习的习惯,升入初中后我行我素,再加上部分家长对学生学习不够重视,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认为他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不指导不过问,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学习。

二、从多方面引导“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转变学习观念

1.设立情境,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如果有了一段出神入化的导入,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气压强前,先设问:把纸盖在装满水的杯子上倒过来水是否会流出来?然后通过演示实验证明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水不会流出来的原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讲授新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因材施教,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会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设计练习、提出问题也是一样的,特别是在课堂上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说要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去问“学困生”,来肯定和赞扬鼓励他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3.伟人轶事,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讲述爱因斯坦制小板凳的故事和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说明伟大的物理学家并不是天生就聪明过人的,他们的成功来源于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的学习,告诉学生人的天资是差不多的,更主要的是来自后天的努力,每个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4.利用外因,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滑动变阻器》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能够明确制造原理及其结构,将电流从不可视变为可视,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5.讲述科技,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给学困生讲述科技发展成果,激励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例如讲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生化武器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科技与军事等,以诸多方面的知识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

6.通过实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光的折射现象,通过三棱镜折射,将白光分解为七彩光。观察到奇异的现象后,他们也会产生好奇心,去追根究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7.知识应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密度应用时,可通过计算判定物质的质地;在讲到电学部分时,让他们了解用电器上铭牌的含意以及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8.走进生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位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学习差的“学困生”,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学习,让他们感到温暖,老师并没有看不起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鼓励他们去学习。

总之,造成学困生存在的因素是诸多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减少学困生。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兴趣。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又有俗语云“爱之者莫如好之者”,就让我们从兴趣入手,引导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吧!

上一篇:论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来源及“任务”的实质内... 下一篇:孝敬老人等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