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新模式探索

时间:2022-10-11 06:58:16

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新模式探索

摘要: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差异较大,为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英语习得方面都实现最优化,分层教学是一条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英语分层教学的效果分析为依据,探索了与专业相结合的分层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教学新模式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状

分层教学又称为分层次教学、分级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教师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这些群体在教师恰晗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1]。

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学研究者都认为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Steve D.Krashen提出的i+l理论是英语分层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Krashen认为,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input)时,才能习得语言[2]。也就是说只有当语言输入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时,才能够习得。当教学内容太容易时,学生就学不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还会产生焦虑感和厌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甚微;当教学内容太难时,学生就会失去自信心,产生焦虑感,加大加厚情感因素的过滤层,使输入难以通过,从而导致学习的失败[3]。由此可知,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差异较大,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选取难度适当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语言习得最大化。

目前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班内分层”(又称“隐性分层”)教学模式,这种分层教学模式保留行政班,综合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兴趣爱好、智力潜能等具体因素的基础之上,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评价,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4]。另一种是“走班制分层”(又称“显性分层”)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和兴趣,到符合自己层次的课堂学习[5]。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班内分层”教学模式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对学生的心理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另外在如何体现班内分层教学的动态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考核与成绩评定、教师与学生主观性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二、与专业相结合的新型分层教学模式的试点效果

为了找出一种既能体现分层教学的优点,同时又能尽量避免缺点的分层教学模式,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对2011级的学生实施了与专业相结合的新型分层教学模式试点改革。

1.分班原则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对2011级的学生按照不同的专业系部开设的3个试点英语加强班,具体分班原则如下:金融系把金融专业四个英语班级中高考英语成绩最好的学生组成了一个班:金融11 (3)班;商务管理系把所有班级中高考英语平均分最高的商务11 (9)班定为试点班,没有按照高考成绩重新分班;信息技术系把网络专业中的两个班级按照学生高考英语成绩的高低重新分成两个班,网络11 (1)(英语试点班)和网络11 (2)。这三个试点班的具体情况如下:

这些英语试点班形成单独的行政班,对这些班级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开设不同的英语课程、采用不同的教材、安排最适合的师资力量,同时专业系部优先考虑试点班安排双语专业课。

2. 2011级英语试点班的教学效果分析

由于这三个试点班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累计通过率都达到了90%以上,另外从我们对近百家服务外包企业的调查发现,虽然服务外包企业中的不同岗位对英语各项技能的要求不同,但是对于大多数服务外包企业(59%)来说,他们还是会把大学英语四级证书作为进入公司的一个最低门槛[6]。因此试点班教学效果的分析主要从大学英语四级的通过率进行分析。

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来看,金融11 (3)班虽然大学英语四级的通过率达到了87.5%,但由于该班是所有金融班中英语成绩最好的,没有参照的班级,无法分析如果不分班会是什么结果。从商务11 (9)班的四级累计通过率来看,大量的英语课时并没有让这个班级的四级通过率有明显的提升,高考平均分比它低的英语普通班商务11 (4)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58.97%)比商务11(9)班还高。网络专业中由于网络11 (3)班是没有经过分班的,可以作为参照班级。

从上表可以看出,加强班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虽然网络11 (1)和网络11 (2)两个班的高考平均分比网络11 (3)班低,但是四级通过率却要比没有分班的网络11 (3)高4.33%。由此可以看出分层教学在分班合理的情况下,有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

3.试点改革中的不足之处

采取该种模式分班时,只凭一次高考英语成绩来分班,有点考虑欠周;另外试点班培养的目标是需要学生能够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全面发展,只考虑到笔试成绩,有点不够全面;再者在分班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意愿,导致个别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在试点班后期学习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旷课现象。

三、与专业相结合的分层教学新模式设想

英语分层教学是保障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7],同时也是保障英语优秀的学生突破考级限制,真正实现全面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从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2011级分层教学的结果来看,要实施分层教学,合理分班非常重要。绝对不能随便抽出一个班级作为加强班,那样将不会有任何效果。

1.与专业相结合的分层教学分班原则设想

把高考成绩以及入学分级考试成绩作为分班的依据之一,入学分级考试应分为笔试和口试。分班模式参照2011级金融系的分班方式,每个系按照专业抽出综合成绩(包括高考英语成绩以及入学分级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同时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组成一个或多个英语加强班(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每班的学生人数不易超过30人)。

2.英语加强班的课程结构设想

英语加强班的课程内容以及课时安排与普通班有所不同,每个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企业的需求设置不同的课程,如商务、金融专业可以设置一些听说课程,以增强学生的英语沟通交流能力,而信息技术类的专业则可以多开设一些专业英语阅读课程,以帮助学生今后工作时能够看懂技术文档。同时系部在安排专业课时,可以考虑安排双语课到加强班。从教学管理角度,应当安排适合教学英语加强班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同时考虑到加强班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强,教师备课量势必会比普通班大,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课时系数,以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此外,加强班的学生可以优先选择英语相关选修课,同时可以结合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快速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简而言之,英语加强班的课程可以构建“基础英语+职业/行业英语+双语专业课+拓展选修课等”全方位的课程结构。

四、结语

众所周知,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差异较大,根据Krashen的i+l理论,对高职学生开展分层教学,便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难度适当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加有利于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英语习得方面实现最优化,进而实现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

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2011级的英语分层教学的效果分析为依据,探索了与专业相结合的分层教学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根据英语综合成绩和个人意愿从一开始就进入不同的行政班学习,由于是专业内的分班分层教学,每个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真正实现按照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这种分层教学模式能够避免“班内分层”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考核与成绩评定等方面,都要比“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更加容易操作。

参考文献:

[1]郝娟,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新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3): 156-159.

[2]

Krashen, S.D.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3] 李炯英,戴秀珍.Ki+l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1):25-27.

[4] 林春玲,高职非英语专业班内英语分层教学可行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6):171-172.

[5]李燕,高职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7): 162.

[6] 孙国凤.基于需求分析的服务外包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110-113.

[7]黎维红,叶红.分层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51,78.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的思考 下一篇:扶持“双创”,当心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