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36例病因分析及护理

时间:2022-10-11 06:30:14

宫外孕36例病因分析及护理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也是早期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5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并且未婚者和婚后生育者的发病率亦明显升高,现将我院收治宫外孕病人3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宫外孕病人36例,均符合宫外孕诊断标准,均为输卵管妊娠年龄18---42岁,平均31岁,14例有1----2次人流史,8例有3---4次人流史,盆腔炎病例15例,宫内放置节育器7例,22例为急性,失血量大于1500---2000ml,伴休克10例,8例保守治疗,28例行手术治疗,无1例死亡,均治愈出院.

二、发病原因分析

宫外孕系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多见,宫外孕的主要原因为输卵管器质性病变,输卵管功能等所致,其发病的主要症状为停经、腹部包块、腹痛、阴道流血、晕厥与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慢性输卵管炎与宫外孕:慢性输卵管炎使异位妊娠的危险增加,输卵管内膜炎及输卵管炎性水肿,可引起宫腔部分或完全堵塞,有研究显示,流产史与宫外孕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因为流产时器械进入宫腔或有组织残留于宫腔,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均可引起感染,导致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粘连、水肿、扭转、宫腔狭窄、管壁肌肉蠕动减弱,从而影响孕卵的运行,受精卵在输卵管中运行速度或慢或被阻滞,即可就地着床发育,慢性输卵管炎是常见干扰受精卵正常运行的因素,为输卵管妊娠常见的主要原因.

下腹部妇科手术,腹部外科手术都是宫外孕发生的高危因素.

输卵管吻合术后的病人,再次受孕,宫外孕发生的危险率也明显增加.

宫内放置节育器曾有学者报道,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引起细菌性盆腔炎而导致宫外孕发生率增加;但也有学者报道,证实放置宫内节育器本身并不增加盆腔炎的发生,宫内节育器可在宫内产生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大量聚集改变了宫内环境而达到避孕目的,但不能完全阻止卵子在输卵管内受精着床,因此,带节育器者一旦妊娠,宫外孕的几率相对增加,这可能与宫内节育器能引起子宫内膜及输卵管黏膜慢性特性炎症,使输卵管功能异常而导致宫外孕.

其它因素内分泌失调、神经功能紊乱都可引起孕卵在输卵管内运行过久,并着床继续发育.

三、护理

1、护理人员要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宫外孕患者多为急诊大出血病人,休克较为普遍,因此护士应根据对病人的观察及主诉进行分析判断,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根据医嘱给予液体输入,争分夺秒建立静脉通道,在抗休克的同时立即手术治疗,不宜等待休克好转后再手术,因腹腔内活动出血不止,很难纠正休克,以免错过抢救时机.

2、一般情况的观察及护理:个别宫外孕患者入院时精神可,生命体征正常,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如发现病人表情淡漠、伴恶心、呕吐、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细速、腹痛加剧等症状,应考虑有腹腔包块突然破裂,内有活动性出血伴有休克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并做好输血及手术的准备.

3、做好心理护理:宫外孕病人起病急,病情重,病人担心手术切除一侧输卵管后会影响今后的生育而产生忧虑,护士应耐心地向病人讲解病情发生的危险性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未生育过的病人尤其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尽快减轻病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4、术后护理:1、术后护士应全面了解病人情况,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后,应注意腹部切口有无渗血,保持输液通畅,尿管通畅,预防尿道感染,每日二次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及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2、预防并发症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应让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预防术后因呼吸道分泌物坠积而发生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我院鼓励术后患者12---24h内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肠粘连及下肢深部静脉栓塞的发生.

5、出院指导: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体力劳动,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引起盆腔炎.生育指导:待治愈后1个月可恢复性生活,但要注意避免防止发生意外怀孕,未生育过的妇女在准备怀孕以前应行输卵管通液术,在被证实输卵管通畅后方可怀孕,且怀孕后宜及早做B型超声检查以排除再次发生宫外孕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Catherine, Tharaur_deneux,MD EtYiSk ofee topic prtgnan CY and previous inducedaboreion [J] AmJ Pulic Health,1998,88(3);401-405.

[2] Farley TMM, Rosenkery MI, RowepJ, etal, Intrauterine dericesand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se[J],AnIneernational perspeeeion lencent,1992,339(8796);785-788.

上一篇:浅谈医院护士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策略 下一篇:浅谈基层医院护理工作压力与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