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1 05:53:05

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一、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数学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开展。在教学中会发现,我们将教材中的例题讲得深入浅出,而学生在练习中只要换了一个条件,就无法准确解决。这时候,往往埋怨学生不会动脑筋。其实,这一问题本身还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动起来,没有让他们真正地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比较人文而且实效的学习理论,而自主学习理论正是在其基础之上建立的。要激起学生的内需,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自主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能动性。高中数学学习较多的是严谨与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他们不主动积极,没有自主学习意识,那么,他们就不能够精准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途径

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教师要有很好的组织和引导的能力。因此,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自主的兴趣

数学学习虽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它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研究教学内容,思考如何将所谓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从而生出自觉接受知识的积极性。在“数列”学习时,我以谈话的方式导入:班级不少同学是下象棋的高手,那么,问一下象棋盘有多少个格子?有学生会答出64格。然后引入数列的经典例子:古印度国王舍罕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时达依尔提出的要求:在第一格里放上1粒麦子,在第二格里放上2粒麦子,在第三格里放上4粒麦子,依此类推,一直放到64格。那么,宰相要求奖赏的麦粒有多少呢?如此,学生就能有兴趣进行思考。之后,引导他们得出数列的公式,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当然,我们创设情境教学可以从生活提炼,也可以从问题、错题、悬念中创设,只要我们的情境有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引导性,那么就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力求师生和谐,让学生有自主的空间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我们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如此,学生才能轻松愉快、自觉主动地参与思维活动、理解等活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多样性、选择性,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自主性发挥的探索学习。

在“对数”学习时,我出示这样的题目:已知正数满足:求b/a的取值范围是。该题虽然主要是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对数的一般运算的问题,是一道比较常规的题目。但是不少学生忘记了不等式的一些知识;这时候,我就给时间让学生回顾不等式的性质等问题。引导他们观察题目中不等式的特点。这样,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将知识点有效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3.敢于质疑问难,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从问题开始,解决问题才能切实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点燃他们的求知欲,勇于思考,敢于发问的意识。如函数学习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与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等知识都有联系。因此,在函数学习时,就可以将其余其他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有学生在函数学习时,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最值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去思考、发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形成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模型构建意识。如此,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将一些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中的函数问题解决,获得数学思维的发散,学习能力的增强。

另外,在课堂学习中,组成自主学习小组也是一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因为,我们学生学习能力,接受水平是有差别的,我们课堂教学很难做到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够相互弥补信息、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在高中数学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落实,还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指导,促进学生不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不断完善中获得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此文为泰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数学学习风格的培养》(批准号:TZJKS2011276)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上一篇:关于彗星的十件事情:你知道吗? 下一篇:文言文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