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特征分析

时间:2022-10-11 05:52:32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064-01

脑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症状持续两周或以上。抑郁障碍是脑卒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国内外报道,发生率为14%~67.7%。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从而降低了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影响了患者的疗效。作者对在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6月~2011年8月住院的132例患者中,有85例患者具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4.3%),并对对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

1、临床资料

1.1选取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D确诊;抑郁症状均符合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排除既往有神经、精神病史及不合作者。共80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54~77岁,平均64.3岁,均已婚,7例丧偶独居。农民15例,工人25例,干部27例,其他13例。

1.2发生率:脑卒中的发生率为64.3%(85/132),其中脑出血的为63.7%,脑梗塞为65.1%,蛛网膜下腔出血为64.6%。

1.3焦虑抑郁状况的评定: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HAMD总分≥8分为轻度抑郁,≥分的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HAMA总分≥7分可能有焦虑,≥14分为肯定有焦虑,≥21分的有明显焦虑,≥29分为重度焦虑。

2、评定结果

其中轻度抑郁的35例(41.2%),中度的43例(50.6%),重度的的7例(8.2%)。可能焦虑的13例,(15.2%),肯定有焦虑的45例(52.9%),明显焦虑的26例(30.6%),重度焦虑的2例(2.3%)。主要以轻中度抑郁,以肯定有焦虑和明显焦虑为主。

3、讨论

抑郁为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机理可能主要是脑卒中后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其通路受到破坏,使神经递质合成减少而导致抑郁,其次心理社会因素,脑卒中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使患者变得依赖他人,生活社交能力下降,交流困难而产生忧虑、绝望等心理障碍。因而导致抑郁的发生。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高可能与老年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减弱及适应能力下降有关。脑卒中后抑郁还具有脑动脉硬化所致精神障碍的某些特点。因抑郁治疗的不及时而降低了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也降低了卒中的疗效,加重了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了死亡率。因此在我们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尽早识别,及时给予抗抑郁治疗及支持性心理治疗,削除悲观情绪,树立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提高,减少致残率。

参考文献:

[1]贾艳滨,周迁璋.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2):60

[2]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33.

上一篇: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剖宫产术后胎盘浅表植入服用米非司酮20例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