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新型教学法的整合实践探究

时间:2022-10-11 05:18:04

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新型教学法的整合实践探究

【摘 要】初中是学生教育阶段的关键环节,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学是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课程,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物理教学活动不仅是关系到学生成绩提升的教学活动,而且也是对学生实践技术能力、科学价值观等素养进行教育的活动,需要结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对初中物理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基于此,本文对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新型教学方法的整合实践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教学方法;实践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56-02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理念,加上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当前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理教学的需求,也无法对现代初中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因此,结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要求,对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许多物理新教学法被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升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大部分学校目前采用的物理教学法比较单一,无法适应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无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新时期物理教学要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观念进行培养,但是当前采用的物理教学方法无法有效地达到新时期物理教学的目标,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讲授教学方法仍然是当前常态教学方法,这种单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的心理,缺乏主动探究、主动思考的学习欲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其次,物理实验教学水平亟待提升,普遍流于形式:一是大部分物理实验教学都是在已经指导知识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探究的欲望不强。二是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只有被动地观看和接受,很少会参与到实验实践中,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物理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新型教学法的整合实践分析

1. 树立正确的物理教学理念

要将新型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最首要的就是要树立科学的物理教学理念,这是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科学的物理教学理念既要体现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的特色,又要充分体现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性、理论性特点。首先,要切实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措施促使学生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基础和能力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另外,要按照“对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教学要求,以此作为理论指导才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物理教学。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展示分子世界、原子世界和宇宙的相关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宇宙知识的兴趣,可以结合我国宇宙飞船、空间站的建设工作等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引导,延伸物理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2. 开展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培养效果

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对物理现象相关知识的探究过程形成自身的实际体会和感受,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实际进行紧密的联系,在学习效果提升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苏教版物理教材第三章《光现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镜子,对光的反射的相关知识进行实验分析,这样简单的物理实验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对汽化和液化的相关要素内容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不一定非要准备高水平的实验室,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材料也可以被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的时候可以选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金属勺充当凸面镜和凹面镜,巧用身边的材料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物理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物理教学效果提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巧妙地使用对比教学方法

对比法既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也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很多物理实验仪器的应用、结论的得出都是通过对比得到的。如天平、量筒等既是物理教的重要工具,也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做好观察,刻度尺一定要有零刻线,电流表、天平等要体现校对零刻线。二是要做好物品的放置,也就是要根据相关的要求做好器械的准备工作。三是要做好读数,按照读数的正确方法进行读数操作,如在读温度计的时候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持平。四是要引导学生做好对比结果和相关数据进行有效记录。对比教学法是对学生的标准操作能力、严禁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培养的重要教学方法。

4. 通过比喻教学法提高物理理论知识教学效果

基础理论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涉及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物理规律等教学活动。大部分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比较抽象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物理实验和实践总结出来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对抽象化的理论和概念的认识是比较浅显的,有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模拟和比喻的方式对学生的物理知识概念和规律进行知识构建。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会让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比喻教学方法的应用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紧密联系,能够对初中学生的物理知识概念自我构建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苏教版九年级《电路初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电流比做是交通线路,而电阻则可以被比作是交通线上的山体、桥洞等,当电流通过电阻可以被比喻为车辆进入死胡同,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对短路的情景有着生动形象的认知。又比如学习《声现象》,在讲解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时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那一面锣,用锤敲一下,让学生感受锣的振动,当用手制止振动的时候,锣不发声,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这样的结论:“振动产生声音”。比喻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逆向思维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

5. 做好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开展和应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很多概念和规律仅仅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模拟是无法达到效果的,有的甚至是无法在现有的课堂教学条件中进行实验教学的。例如,苏教版八年级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这一节,针对这种特点的教学内容,需要利用多媒体对分子、原子、宇宙等相关知识、物理变化、演变过程进行展示,将教材中文字变为形象的图片、将教材中静止的图片变为动态的物理过程,将物理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水、空气的分子结构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该节内容有着更加立体、全面的认识。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对教材中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进行全面地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三、结束语

初中物理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学的重要科目,在新的发展时期,初中物理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要树立正确的物理教学理念,做好物理实验法、对比法、比喻法和多媒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军.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优化探析[J].学周刊,2016(32):211-212.

[2] 孙兴年.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优化[J].赤子(上中旬),2015(1):245.

[3] 陈扬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54-255.

[4] 石桂英.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4):125.

[5] 钟炳权.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5):133-164.

[6] 靳淑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学周刊,2014(24):129.

[7] 李启国.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88.

上一篇:且行且思,我们一直在路上 下一篇:龙泉青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