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邳州土山镇关帝庙考证及重建

时间:2022-10-11 05:04:24

摘要:“庙”这个建筑主题包含人文和建筑两方面的内容,徐州关帝庙的设计运用了传统寺庙的固有形式与徐州的民居特色相结合手法设计的,对此的修复与重建不仅有利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对该城市的形象油画组合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关帝庙;设计依据;风格设计;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4-0079-02

“庙”是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如:宗庙;土地庙;孔庙;关帝庙。《辞海》;从中可看出庙宇的概念也可看出关帝庙的在庙宇中是一个固有的代表形式。清咸丰年间的《邳州志》载:关帝庙“一在土山、一在洳河口,一在受贤集,一在田家堂……”,至今仅存土山镇的关帝庙。可见土山镇的关帝庙因兴建有序、规模较大而保留至今,成为邳州仅存的古代寺庙建筑之一。

1、历史考证

徐州市邳州土山镇历史悠久。《三国演义》中“屯土山关公约三事”讲的就是这段历史。关羽的“忠”、“信”、“义”、“勇”宋代以后被神化,成为封建道德的楷模,并尊称为“关公”、“关帝”,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成为与“文圣”孔子齐名的“武圣”。

在明清时期:随着运河漕运和盐运的发展,人们依河扩镇,并于天顺年间(1457-1464)兴建关帝庙。清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受郯城大地震的影响,关帝庙几乎毁为平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官方出资重建,道光三年(1823年)当地商家捐款修复,并立碑记下当时捐款的人名和款额。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古邳一带兴建了多处关帝庙祈求保佑;民国时期:关帝庙损毁严重,寺庙破败,当时军阀驻守土山镇,负责保护商民。1914年张勋部重修关帝庙,并建庙后的六角马迹亭,在亭外增砌“马蹄印”和“磨刀石”,立“中将商公纪功碑铭。”民国五年(1916年),土山小学迁入关帝庙,1991年迁出。75年间,土山小学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的栋梁之材,现代著名作家程树榛曾在此就读。《红岩》中小萝卜头的父亲著名烈士宋绮云曾在这里任教。

1968年,马迹亭毁于开山采石,现只存一长宽各约25m、深约6m的石塘,寺庙东侧被民房挤占约20m,西侧道路不通,南面路面升高,北侧圩河由于雨水长期冲刷,仅离寺庙围墙不足3m。这是本次重修的设计特色项目。

由于年久失修,屋面漏雨,1996年镇政府筹资对所有屋面、墙体进行了维修,并重建了大门。受古建筑保护认识的局限,维修队伍不专业,维修后屋面漏雨加剧,有倒塌的危险。同时,1996年重建的庙门偏离了建筑中轴线,木柱埋于水泥地中,不符合古建筑的规制。

2、建筑工艺特色评估

寺庙整体格局设计特别,带有明显的纪念性建筑色彩,不同于其他寺庙,保存现状较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和技术。关帝庙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关帝庙是地域民居建筑和官式建筑相结合的产物,都是3开间(图一),直坡屋面,主要建筑的筒瓦屋面和龙吻吞脊气势非凡。进深大一点的房屋是抬梁,如现存二进院前大殿、聚僧堂等。其余房屋都为叉手重梁起架,花板正脊和垂戗脊,既有徐州地区建筑特色,又有邳州农村地方工艺手法,尤其是压条和戗脊头制作,造型优雅。

3、修缮的主要建筑

3.1 前大殿

主殿3间,民国时期大修时除墙体外,所有木构件已换过,但尚可使用,虽然屋脊在1914年大修时脊块安装错乱,但考虑不再更正,椽子因屋面漏雨已腐朽要更换,屋面按徐州地域的传统做法恢复合瓦屋面,重铺青砖地坪,前金柱两侧次间腰窗改成落地长窗,室内重新粉刷,椽子、梁架、门窗等木构件面大漆明光三遍,檐柱更换,柱底一麻五灰,大漆明光四遍。拆除后墙,结合徐州当地民居的建筑特点做落地长窗,在功能上利于采光,使二、三进院贯通(如图1、2),外墙及檐口砖风化部分修补作旧。整体设计严格追寻古寺庙的建筑风格,结合徐州民居风情,尽可能保持关帝庙在徐州的原有建筑特点。

3.2 聚僧堂

墙体是清代建筑遗存,所有木构件在民国1914年大修时都己换过,但椽子因屋面漏雨腐朽需更换,屋面应按徐州地域传统做法拆除筒瓦屋面,恢复合瓦屋面,重铺青砖地坪,前金柱和两次间腰窗改称落地长窗,室内重新粉刷,檐柱太细小并腐朽应更换,橡子、梁架、门窗等木构件大漆明光三遍。柱底一麻五灰,大漆明光四遍,外墙及檐口砖风化部分应修补做旧。

另外还有,诵经堂、后大殿、东配殿、西配殿等几处修复的建筑,设计风格是前大殿的设计风格的延续。

4、需要复建的主要建筑

4.1 马迹亭

4.1.1 设计依据

《邳州揽胜》中由王怀礼所写的《关帝庙和马迹亭》一文,关于马迹亭及其他古迹记载甚详,今摘录如下:“马迹亭建于山顶处,据了解,该亭为三层圆塔形建筑,主门朝北,亭周围环形亭梯旋转而上,周围设有围拦,亭内雕梁画柱,亭外飞檐峭壁,北门上镶有青石横额,上面凿有“马迹亭”三个篆字,乾隆二十七年对关帝庙和马迹亭作过一次修复,到了民国三年(1914年),商将圆形马迹亭改建为六面三层的砖木结构,琉璃瓦顶。全亭三层,高15m。内直径约5m左右,每层为翘檐,檐下有木饰结构。底层有南北两门,东西两面有窗户,二、三层每面均有一个古式窗口,装饰十分美观……在亭的西、北两侧的山石上,有马蹄印等痕迹。西3m处,有一块面朝西,上下略倾斜,高约2m,宽约2,5m的平面青石,名日关公磨刀石。石的北侧面有一道长约30cm,宽约2cm,深约7cm的沟痕,名曰关公试刀印。自此向北5m左右,有宽约1m,高约60公分的石洞,洞内有一圆形石柱,名日关公栓马桩。再由此向东北约3m左右的青石上面,有一直径约10cm,深约0.5m左右的天然石洞,名日关公马蹄印,形象生动逼真。再由此向北约5m多处,有一方圆约1m的青石台子,台上有一个十分形象的跪印,那就是张辽跪拜关公的痕迹。再向东约5m多处,有一圆形石台子,台东是东西长约10m,南北宽约7m的不规则的石坑,名日王小钓鱼台和钓鱼池。其他各处均一片高低不平,大大小小的山石和低洼的空地……”马迹亭总高度约18m,檐高14.28m,进深6m,计三层建筑面积87m2。

4.1.2 基础设计

采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从现采石大坑底部岩石做起,直达马迹亭基础标高(高于后大殿基础约1m),然后回填压实。

4.1.3 风格设计

按照清代徐州特色建筑风格,参考现存的结构设计模型所表达的样式,进行科学分析,尽量贴近原造型风格。

4.1.4 结构设计

采用传统木构件隼卯结构工艺技术,砖墙和木构架紧密结合,形成结构主体。在出檐方

面,采取徐州地方插构架形式,托起檐檩、椽子、铺巴砖、上覆筒瓦,筒瓦上扣垂脊和博脊、亭子顶部木结构用斜昂出挑,六根老角梁直达雷公柱,然后用铁件固定,老角梁上部六根由戗紧扣雷公柱,形成屋面整体构架a檐口和一二层腰檐一样斜昂出挑座斗,托起檐檩,钉椽子铺巴砖上覆筒瓦,安装垂脊。雷公柱上扣宝顶并安装避雷设施。

4.1.5 承重设计

在设计木构架和砖墙时已充分考虑到稳定性和承重两方面的问题,但毕竟该亭空间有限,为确保安全,每层上人数不能超过15人。

4.1.6 消防设计

由于马迹亭的构架是传统木结构,木料用量较大,特别设计了三重灭火设施。一是外部有扬程可达到亭子最高处的消防水龙头a二是每层安装自动喷洒灭火设施。三是每层配备人工药物灭火器。

4.2 另外还有

西观戏楼:西观戏楼在前大殿西侧,原建筑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炮弹炸毁,经挖掘清理出基础遗址。据知情者回忆,结构造型基本和东观戏楼相似,只是朝向相反,应按东观戏楼风格、工艺、高度复原,面阔3间9,72m,进深5.81m,高4.21m;静心堂:在后大殿西侧,现存基础,前有走廊,毁于。具体见修缮设计方案图,面阔3间9.605m,进深6.150m,高3.484m;关羽、张辽议事厅:在后大殿东侧,残存部分基础被压在乱建的房屋下,据知情者回忆议事厅体量与静心堂基本相等,属轴线两侧对称建筑不可缺少的建筑,应在原址复建。见修缮设计方案图,面阔3间9.605m,进深6.150m,高3.484m。

5、结束语

本次重修,在设计上吸取了徐州当地的民居特色,在雕刻、陈设、彩绘无不反映了徐州人民的装饰艺术价值取向。能较好地在保存或寻找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重修或重建,在防止出现破坏传统与环境的前提下去给当今的设计师一较宽阔的设计空间,以取得城市文化的和谐统一,这不仅对古建筑是一个很好的保护,也促使人民增强对古文物的保护意识,它的作用不仅干建筑的本身,还有更多……。

参考文献:

[1]孙大章,中国古民居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A],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

上一篇:析咸宁市淦河滨水景观带规划 下一篇:历史城市老城区更新改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