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地方方言的困境与抉择

时间:2022-10-11 05:04:13

试论我国地方方言的困境与抉择

作者简介:王静丰(1977-)女,吉林四平人,文学硕士,讲师,铜仁学院中文系,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本文作者为黔东地缘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成员”。

摘要:方言象征着地区和民族特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普及和推广范围的扩大,地方方言的生存空间面临着的严峻考验,针对目前地方方言的消亡趋势,对地方方言面临的困境与未来选择进行探讨,试图对地方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提出拙见。

关键词:方言;困境;抉择

一、前言

从历史的角度讲,方言的形成源于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地区差异和文化差异,他承载着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21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在很多方面呈现出高度融合的关系,尤其文化方面相互融合的更深也更多,我国方言作为我国地区的文明标准和文化象征,其生存空间已经面临着极大的危险和挑战。特别是近些年,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方言的归属范围在不断减少,有些地区的方言甚至出现濒临消亡或者已经消亡的现象,有学者指出:记录方言的进程并不能跟得上方言特点消失的速度[1]。”因此,加强我国方言的保护工作势在必行,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我国地方方言面临的困境

方言,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在某一区域内存在或流行的地方性一种口语交际。[2]我国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一个多方言的国家特色,依据历史与地理条件等语言特点对方言进行划分可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等七种方言类型,方言具有具有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3]

(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限制了方言的生存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的城市化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具有地方性特点的方言的局限性也在此时暴露出来,使用不同地方特色的方言进行交流时很难取得大家的沟通和交流,这就需要一种大家都能听懂都会说的语言来进一步扩大交流范围,为了加强民族融合和民族交流,早在1956年国务院就正式颁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普通话作为一种官方语言,不但打破了地域之间的隔阂,也开通了打破不同方言交流限制的先河,所以,在交际区域和范围内大家都讲普通话,这就使普通话成为现代社会主流语言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普通话普及力度的加大,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能够看见普通话的普及之处,广播电视等各大媒体通讲普通话,学校校园里到处可见“讲普通话,做文明人”、“讲普通话,从娃娃抓起”等宣传口号,以学习为主的青少年儿童他们成为普通话推广的最有效的人群,青少年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而他们民族或家乡的方言却流失的越来越多。

(二)城市化进程发展阻碍了方言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农村进城打工人员遍布各个城市,尤其发达的南方城市,如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一方面国家对农民工外劳务工人员逐步给及优惠政策,解决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难问题,子女的教育是个大问题,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就使得大量农民工更愿意在城市里安家,也就使他们逐渐适应城市环境,不由自主的放弃了他们自己的方言,尤其农民工子女失去了接受方言教育的机会,更多地学习和讲普通话。另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来自不同的地区,多数文化水平偏低、生活和工作压力使他们没有精力投入到本地方言的语言环境中,

而且当地居民也无法投如到外来人口的语言环境中,所以相互之间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力度和范围,但是换句话说,从另一个角度讲也阻碍了地方特色方言的进一步传承。

(三)重视力度不够影响了方言的传承空间

首先语言研究主管部门对方言的重视力度不够,缺少地方方言的保护力度,精力大多数投在提高普通话的推广范围,却忽视了地方方言的传承,削弱了方言的传承力度,普通话的长期推广宣传转变了人们观念,反而认为自己在公共场所讲方言别人会嘲笑,像在学校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讲普通话,某个学生用方言来回答教师的问题势必会引起教室里的哄堂大笑。方言常常比人比喻作“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那么这个说“难登大雅之堂”语言的人就会被冠以文化素养低的名号,这样看来方言的文化价值完全消失。其次古语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深刻反映出地方方言的弊端,难沟通,难交涉,导致很多人对方言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方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具有的重要的传承价值。

三、我国地方方言面临的抉择

地方方言是我国稀有的文化遗产,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之内。面对地方方言的不同程度的消亡,保护方言需要立即提上议事章程,马上行动起来。我们应该做到有体系、有重点、有计划地保护方言[4]。笔者结合我国实际整理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适当修改,完善《国家语言文字法》。首先把“国家鼓励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改为“国家鼓励在公共公开场所使用通用语言文字”[5]。其次,《国家语言文字法》中应明确方言作为通用语言的合法权益,鼓励更多的人不要遗忘自己的方言,传承自己的方言。

第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增强人们对地方方言的重视。目前,社会各个阶层还普通缺乏对地方方言的保护意识。首先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认识到方言保护的重要性,使政府和人民大众树立地方方言知道自己地区或民族的方言具有具有非常高的文化欣赏和传承价值,从思想上树立起他们对方言的保护意识;另外,政策上要求对待方言和普通话一样要一视同仁,鼓励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在个人生活,尤其家庭生活,同乡生活,同区生活中多使用方言进行交流,使方言保护思想深入人心。

第三,学校教育中合理实施“双语教学”,加强地方方言的保护。我们这里的双语教学仅指普通话教学和地方方言教学相结合的双语教学,并不是普通话和英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双语教学不但可以促进民族大团结,学校教育承担成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的伟大使命,学生需要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才能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在学校实施双语教学,尤其哪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大双语教学的意义更加深远。(作者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永焕.汉语方言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39

[2]金皙坤,马永俊.方言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5):151

[3]赵荣,王恩涌.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8-232

[4]辛儒,孔旭红,邵凤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保护与利用―――以方言为例[J].河北学刊,2008,3(2):203

[5]赵菲.论方言价值及其保护[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2):153

上一篇:建筑施工节水技术及管理初探 下一篇:学长乎,师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