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各年级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与成因分析

时间:2022-10-11 04:39:21

高校各年级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与成因分析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因

中图分类号: G645 ;R39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6-1142-03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在大学期间的知 识获得和就业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多 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学生平均水平,但对于各年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 状况表现的不同以及成因分析,涉足者甚少。笔者试图找出各年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 成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广西高校的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财经学院、桂林医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800名贫困大学生(获得国家贫困助学金 的同学)发放问卷,有效回收792份,其中男253份,女539份。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统计法等。

1.3 量表的采用

采用国际上通行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采用1~5分的5级评分制。该量表包含了 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等10个因子。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广西大学生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如表1所示,广 西高校贫困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各因子与全国大学生得分常模 具有极显著差异。统计结果经t检验,表明广西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远低于大 学生平均水平。

2.2 大学1~4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表2为1~4年级贫困大学生各因子平均分与标准差的比较。对4个年级学生的各因子得分进行 非参数检验,统计结果发现大四年级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年级的贫困生,4个年 级的贫困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 偏执”4个因子上具有极显著差异,另外, “精神病性”因子各年级贫困生得分没有差异,“恐怖”因子有差异,“躯体化”、“抑 郁”等4个因子也具有显著差异。表1 广西大学生与 全国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s)组别躯体化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 神病性广西贫困大学生3.03±0.273.59±0.233.62±0.233.28±0.223.34± 0.373.18±0.252.94±0.203.60±0.873.09±0.11(n=792)全国大学生1.45±0.491.98±0.641.98±0.741.83±0.651.64±0.59 1.77±0.681.46±0.531.85±0.691.63±0.54(n=4141[2])t12.8611.485.156.3511.818.096.422.857.48P

表2 广西高校各年级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表 (±s)组别n躯体化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 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大一贫困生1981.84±0.512.50±0.622.23±0.602.33±0.632.0 1±0.552.07±0.501.69±0.532.10±0.601.85±0.542.10± 0.63大二贫困生1981.62±0.442.29±0.552.10±0.512.17±0.621.8 9±0.541.96±0.501.58±0.471.89±0.521.81±0.401.95±0.62大三贫困生1981.56±0.482.06±0.561.90 ±0.532.12±0.641. 77±0.521.72±0.471.73±0.501.80±0.551.79±0.681.92±0.55大四贫困生1981.62±0.442.13±0.581.84±0.591.97±0.581.7 9±0.531.76±0.491.50±0.421.81±0.771.70±0.451.82±0.50F13.0323.2619.7616.6911.3129.949.7923.80 2.6613.06

3 各年级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

从表2可看出在大学阶段,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在大学一、二年级,心理问题相对 较多,到大学四年级心理问题最轻。各因子的显著性程度依次为“敌对”、“偏执”、“强 迫”、 “人际敏感”、“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症状在一年级最为明显,“强 迫”症 状在四年级较为突出;这与张智勇等的研究结果相符[1]。各年级贫困生的心 理状况在各因子上的表现如下。

3.1 大一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成因

从表2统计情况看出大一的贫困生除“恐怖”因子得分低于大三年级贫困生,其余各因子得 分均高于其他年级。按差异显著性排列,依次为“敌对”、“偏执”、“强迫”、“人际敏 感”、“抑郁”……

按照以上特点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两方面:新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经济造成的影响。大一贫困 生刚进入大学,环境陌生,而且同学间肯定有很多家庭富裕,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表现 出一种优越性,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可能在很多方面有自卑心理;即使是学习中,在 某些课堂,由于家庭经济富裕,很多非贫困生可能会见多识广,敢于在课堂发挥,也因此得 到教师的关注,而贫困生大多比较被动,很少在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因此大多教师可能 没有关注到,在还不懂得如何调适自己心理的大一贫困生,他们也因此在心理上出现很多问 题,对于比自己“优秀”的非贫困生等有一种敌对心理、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而自卑不懂得该 如何与同学交往、跟老师沟通,因而产生压抑心理等等心理问题。

3.2 大二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成因

按照各因子得分高低,各因子依次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跟大 一贫困生心理特点比较,各因子得分都低于大一贫困生,尤其敌对心理明显减轻。

大二贫困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主要是通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对各种情况比较熟悉,跟同学们 的交往慢慢使他们的心理有所变化,敌对心理也因此减轻。通过他们自己在各方面的调整、 适应,相比大一时,在心理各方面要成熟得多,但经济状况依然使他们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 。

3.3 大三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成因

表2统计情况大三贫困生的心理处在一个相对较成熟的阶段,各因子的得分依次为:“人际 敏感”、“强迫”、“抑郁”、“偏执”、“恐怖”。

按照以上各因子得分顺序进一步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二:一是熟悉的校园环境,二是实习所 处的陌生的环境。进入大三熟悉的校园、熟悉的同学,因此敌对心理不再是他们的心理问题 ;经过2年多的大学集体生活,他们的心理已经处在相对较成熟的阶段。调查的时间是大三 实习的第一阶段,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处理又成了大三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 题,实习期间新环境下碰到的各种问题使得他们心情压抑,呈现上述心理特点。

3.4 大四贫困生心理特点及成因

大四贫困生的量表SCL-90症状自评得分与其他 年级相比,各因子得分都相对较低,说明大四贫困生的心理通过大学阶段适应学习、人际交 往、个人生活的调适过程已趋向成熟。表3是大四年纪贫困生得分与全国大学生得分常模比 较,“躯体化”、“强迫”、“焦虑”有极显著性差异,“精神病性”有显著性差异,其他 各因子无差异。

表3 大四贫困生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康水平比较表(±s)组别躯体化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 神病性大四贫困生1.62±0.442.13±0.581.84±0.591.97±0.581.79±0.53 1.76±0.491.50±0.421.81±0.771.70±0.45(n=198)全国大学生1.45±0.491.98±0.641.98±0.741.83±0.651.64±0.59 1.77±0.681.46±0.531.85±0.691.63±0.54(n=4141[2])t5.393.830.485-0.1454.1660.0191.185-5.14 2.53P0.050.05>0.05>0.05

从表3情况进一步分析,大四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和“焦虑” 3个因子的差异。这主要是,大四贫困生的现状是就业问题,他们急切地想把工作落实下来 ,选择怎样的一份工作,什么样的单位以及它对今后自己和家庭的影响,都是他们考虑的问 题,也因此而产生焦虑、紧张、烦躁心理,即将要踏入社会,他们会面临不同社会问题,对 自己、对工作, 乃至整个人生价值观会有一个新的定位。

总之,大学各阶段的贫困生,心理卫生特点不尽相同,产生的原因也不同,随着大学生活环境由陌 生到熟悉,由熟悉到又将要适应的社会新环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起着微妙的变化。作 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心理特点等因素有层次、有区别、有针对性 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去适 应每一阶段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 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 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77-78.

[2] 尤晓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2002,(2):60 -65.

(收稿日期: 2009-06-15)

上一篇:以电子注册为导向,建设医科院校现代学籍管理体... 下一篇:成人学生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