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仪征如此长江防洪

时间:2022-10-11 04:06:25

江苏仪征如此长江防洪

“长江无小事”。长江防汛工作更是全国防汛的重中之重,长江干流的镇扬河段,由于自然原因,河面较窄,河势不稳,防汛任务相当严峻,然而,该段仪征市所属区域,仪征市为了发展经济,在长江河道之内修建游览广场,长江大堤之内建起了工业园,这些项目引起了关心长江行洪人士的极大关注,接到反映后,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仪征市建设局:长江同若金汤

“三峡大坝建成之后,长江固若金汤,像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不会再发生了。”仪征市建设局李加荣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因为仪征市在真洲镇长江村,投资了1300多万元,在长江大堤之内建起了一个扬子江广场,该广场迎水面正是长江行洪河道,记者想就这个广场的有关手续采访该项目主管部门仪征市建设局,当记者问起该工程是否影响长江防汛时,李局长给记者讲了上面的那句话。李局长介绍,扬子江广场是仪征市的景观工程,报批手续是发改委的事情,他只负责建设方面的事情。记者又问起这个工程是否进行了招投标时,李局长生气的站了起来说,没有宣传部门的批准,他们不接受采访,说完很恼火地让记者去找办公室,并喊来了办公室主任,把记者请了出去。

扬子江广场是否经过立项审批呢?记者来到了项目审批的主管部门――仪征市发改委了解情况。在发改委,主管长江沿线开发的余鸣副主任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到扬子江广场的立项手续,余副主任说:肯定有,他拿出了一份仪征市2007年重点建设名单,在上面找了一遍没找到后,说,可能是2006年的,在出去了半个小时之后,余主任又告诉记者,应该是2005年审批的,记者让他拿出2005年的审批名单,余主任又说,2005年的审批名单已送到市档案局去了。而在档案局一位同志却告诉记者,这些文件根本没必要送到档案局,就是有,发改委也有备案。发改委提供不了扬子江广场的相关手续,主管该项目的仪征市建设局又拒不配合,那么规划部门是否有相关手续呢?

在仪征市规划局,局长李正文告诉记者,他们只负责长江干堤之外的项目规划,而长江干堤之内的项目只能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扬子江广场因建在长江干堤内,地方政府部门无任何权限。

作为长江仪征段的主管部门,仪征市水利局是否批准了该项目呢?在仪征市水利局,党委书记陈万隆说,这个事情很敏感,也很复杂,不愿接受采访。那么扬州市水利局是否知道该项目的相关情况呢?当记者拿出扬子江广场的相关照片向扬州市水利局俞长健副局长询问时,俞副局长告诉记者,他没有见到相关手续,这个项目也是第一次听说。

发改委拿不出立项手续,建设部门又无法提供相关建设文件,工程是否招标无人可知,这个投资300多万元的扬子江广场成了一个典型的“黑工程”。而这个“黑工程”却又建在长江干堤之内,仪征市水利部门竟一无所知,它是否影响行洪?对长江防汛工作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它是否像建设局李加荣局长所说,自三峡大坝建成之后,长江固若金汤,像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不会出现呢?对于这样的看法,仪征市规划局李正文局长批驳:三峡大坝建成之后,只能提高长江干堤的防洪能力和防洪年限,但长江防汛的麻痹思想是不能有的。

仪征市市委领导:这些项目都是有手续的

“扬子江广场在建设之前,我们也请了防洪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防洪评价,他们认为不会影响长江防洪。船舶工业园里的那些造船厂也经过长江委批准才成,立的,它们都是有手续的。”仪征市委主要领导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记者在接通仪征市防洪总指挥的电话后。总指挥表示开会有事,不便接受采访。

扬子广场有关部门拿不出相关手续,那么,仪征市在长江干堤之内设立的船舶工业园区是否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呢?

在仪征市土地局开发区分局,卞康发局长告诉记者,开发区内的造船厂有的有土地手续,有的在办理之中。据他介绍,船舶工业园区的金陵、舜发两个造船厂已办了土地使用证。记者要求查看土地手续,他却说,这是企业的秘密,无法提供。随后,记者又致电土地局局长陈礼军,陈局长告诉记者,他们已接到市政府通知不接受采访,舜发造船厂的土地证是市里让发的,让记者去找市政府去。

为了进一步核实仪征市船舶工业园区29家造船厂的相关手续情况。记者来到了仪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船舶办的卢烨辉说,仪征市船舶工业园有造船厂29家,占地面积有2.5平方公里,其中金陵船厂占地1000多亩,环球船厂占地390亩。这些地全是长江的滩涂地。对于这些船厂是否有长江主管部门的使用岸线的手续,市土地局开发区分局负责人介绍说:这些船厂其中有五家船厂取得了长江委岸线使用权,他们分别是仪征环球造船厂、苏港造船厂、金陵造船厂、舜天造船厂、国裕造船厂。但自2005年开发区土地分局成立,他们只办理了舜天造船厂一个企业的用地手续。当记者问起,这些船厂是否可以在江堤内盖房时,他说,因为出让合同是与市政府签订的,合同里约定是可以盖房的。

仪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公室厉晓军主任说,按照长江委的要求,只能盖简易房,现在房子盖成这样,市委书记都发火了,说以后要炸掉。

扬州市水利局工程处的黄工也表示,只能盖简易房,而且是可以拆卸的那种,砖混结构的宿舍楼、办公楼都不能建。

开发区副主任张里林告诉记者,长江滩涂用地是具有特殊性的,对于滩涂的利用,应该是适当填土,平整后企业入驻,长江委也是允许的,现在生产的,没有手续的,当然是违规的。开发区政府是一直做这些船厂的工作,但效果不大。现在内堤没了,原因很复杂,一句话说不清楚。

仪征市政府有权为长江干堤内的企业办理土地手续吗?舜天造船厂又是如何取得土地使用证的呢?这些企业在长江干堤内建厂房是否合法呢?而这些没有土地手续的企业又如何存在呢?长江委又是如何批复仪征市有关船厂使用长江岸线的手续呢?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仪征市船舶工业园让人质疑的问题是一箩筐。

首先,仪征市船舶工业园有造船企业29家,只有6个船厂取得了长江委使用岸线的行政许可,其余23家造船厂使用长江岸线不能不让人质疑。

其次,仪征市政府为长江干堤内的舜发造船厂办了土地使用证,其余几家也正在办理之中,一位负责人说,这种行为违反了长江委员会的相关规定,批建工程占用的河道工程及其管理范围,其土地权属不变,仍为水利工程用地。那么,仪征市政府为舜天造船厂颁发的土地证的合法性就值得商榷。

第三,位于长江干堤之内船舶工业园圣淘沙、国裕等几家造船厂在厂区内建办公楼及职工宿舍等,严重违反《水法》、《防洪法》的有关规定,是谁允许?又是由谁来监管呢?

第四,船舶工业园内一些企业,为了平整场地建设场区,不断推高厂区,向长江要地,填江造厂。有的甚至铲除了长江干堤的第一道防

线――子堤。扬州市水利局副局长吴芝山表示,内堤的拆除需要防洪论证,不论证就拆,会给长江防洪留下隐患。

第五,部分船厂

在报建中同时建有码头等交通设施。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这些企业还需要取得交通部门、发改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手续,然而在仪征市,这些造船厂相关的手续无据可考。

第六,一些造船厂不按长江委行政许可的相关批文进行施工,在船厂建立永久性船台、船坞、码头等,并改变施工要求,侵占长江行洪行航河道。

第七,一些非法建设码头管理失控。中石化刚刚向扬州市水利局审报请示,相关手续还没办理,但该工程却已开工半年,施工方正紧锣密鼓地施工。

针对记者反映的相关问题,代表仪征市委、市政府出来向记者解释的仪征市开发区管委会张里林副主任承认:船舶工业园区一些项目的手续还不完善,部分企业向长江河道内填土、打桩等确实对长江行洪有影响。

主管部门领导:长江防洪不能有麻痹

看了记者提供的仪征市船舶工业园、扬子江广场占用长江行洪河道的问题照片,扬州市水利局主管水资源的吴芝山副局长表示,记者做这样的调查,是一个好事情,是对长江沿岸百姓的负责,也是帮助政府、水利部门做工作。长江防洪是个政治问题,不能有丝毫麻痹,在长江干堤之内建永久性建筑是违法的,在长江干堤内侵占河道对行洪肯定有影响。对于影响有多大,他建议记者采访分管局长俞长健。扬州市水利局主管水利工程的副局长俞长健准时接待了记者。

俞长健副局长讲,仪征市船舶工业园正好建在长江行洪世业洲的分门口,左岸是长江的一个汊流,主航道在右汉。根据扬州市对长江河道治理的一些规划,仪征市船舶工业园正在长江河道治理的范围内。

当记者问一些船厂向长江内填江造地是否是治理的一部分是,他说,那不是。对于仪征市船舶工业园长江干堤内的一些永久性建筑,他表示,水利部门一再要求,船厂的厂房等永久性建筑物应建在干堤之外。对于扬子江广场一事,他说,从来不知道这个项目。中化扬州石化码头项目。他也承认,该工程是先建后批的,不符合相关建设程序。

在江苏采访期间,记者深入大江两岸,看到的是一片沿江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长江这个黄金水道,给我们创造了财富,也带来了沉重的灾难。98年的大洪水让人刻骨铭心。治理长江,目的在于趋利避害、造福人民,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居安思危,善莫大焉。仪征为发展经济过度开发长江现状,让人深思……

采访札记:

1998年大洪水十周年祭

这是一篇迟来的报道。据上次采访时间已过去了半年之久,本文迟迟没有刊发的原因有许多,除了当地宣传部门的阻挠诋毁外,时间也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2007年已经成为过去,我们迎来了奥运之年,而今年也是1998年大洪水发生的十周年。也许有人已经忘记了这个年份,但历史上的1998年对我们长江中下游的人民来说,确实是水深火热的一年。许多城市被淹,大量居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那种伤痛本是刻骨铭心的。人类却总是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我们在1998年大洪水十周年之际追忆过去,目的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近几年来,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长江的防洪能力也大大提高,但是一些新的气候情况也出现了,如一些地方的长江干堤因干旱出现了崩岸,一些地方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如2007年重庆市就遭遇百年罕见的洪灾。2008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造成重大损失。

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不确定性自然灾害的比重大大增加,而长江流域,又是这些灾害发生的重要地区,所以面对自然灾害预警还不是很准确的时候,未雨绸缪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是我们提高预防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在这其中,除了防范“天灾”,我们更应警惕“人祸”。

这几年,对长江流域的过度开发,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挖沙造成崩岸,发展沿江经济侵占长江行洪河道等,这些都为长江发生险情埋下伏笔。“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愿此文能引起长江防汛部门的关注,兴利除弊,让长江百年安澜。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1998年大洪水。刊发此文,纪念1998年大洪水十周年,祭奠当年的那些亡灵。

上一篇:护林英雄的生命绝唱 下一篇:爱国者“妙笔”融情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