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卷四年高考物理部份试题解读

时间:2022-10-11 03:48:23

新课标卷四年高考物理部份试题解读

本文对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近四年理综物理部份的试题作一个盘点对比分析,目的想使教2014届的同行们教学更有效,想使2014届毕业的备考复习更有针对性.

C位移-时间图象Ⅱ20B开普勒第三定律ⅠD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ⅡA电磁感应安培力ⅡBC结合科技前沿考查万有引力定律Ⅱ21D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

ⅡA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ⅡA万有引力定律Ⅱ结合我国航母考查V-T图、动力学知识Ⅲ

分析1.2010年、2012年、2013年第14题都涉及对物理学史知识的考查,2011年未出现,这样凸显出物理学的人文性,要求掌握物理学史上的重要实验,力求体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2.质点的运动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查内容,可以与其它知识点相结合,也可以单独考查.考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图像,而且往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2010年第16、17题,第16题是v-t图像结合力做功、功率的考查,第17题是结合静电除尘器进行考查; 2011年第15、20题,第15题与动能结合考查,第20题则与电场结合;2012年回避了v-t图;2013年第19、21题,第19题考查了对位移-时间图像的理解,第21题是v-t图像结合我国航母辽宁号考查动力学知识.

3.平衡类问题及牛顿定律在的应用.如:2010年第16、17题, 2011年第21题,2012年16题.

4.对动能定理、功、平均功率及瞬时功率的考查. 如:2010年第16题; 2011年第16、18题, 2012年回避,2013年第16题.

5.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技术的结合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2010年20题;2011年19题;2012年21题,2013年第20题结合科技前沿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考查万有引力的知识.

6.对电场、磁场性质的考查.如:2010年第21题;2011年第14、20题;2012年18题,2013年第15、16、18题.

7.交流电的有关知识,主要知识点包括: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交流电的图像、变压器等.如:2010年未考;2011年第17题,2012年第17题.

8.电磁感应与直流电路的综合问题,这部分知识是试题出现的高频点,主要知识点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路功率、电路中的动态分析等.如: 2010年第19、21题; 2011年第18题;2012年19、20题,2013年第17题.

总体上选择题的考查突出了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主干知识题目主要来源于《考试大纲》中的Ⅱ级要求,由于试题量较少,一些题目同时考查多个知识点,同一个题目可以使不同的物理规律、方法交织在一起,综合性较强.选择的考查也突出了以知识为载体的能力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不是孤立考查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察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这四年试题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大难度题,较多的试题背景还生活化,使考生感到亲切而不陌生.在高考的备考中要注重基础,全面复习,千万不能“猜题式”的复习,同时要重视变式训练,深挖概念规律内涵,注重训练的针对性,在训练中还要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2010、2011、2012、2013年实验题部份

分值和知识点分布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题号分值知识内容分值知识内容分值知识内容分值知识内容224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5分等效替代法测电流表的内阻5分长度测量-读数7分仪器读数、设计测量摩擦因数、误差分析2311分仪器读数、伏安法测电阻、应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10分设计测量加速度、应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10分电路设计、磁感应强度测定8分仪器读数、多用电表、测电池电势和内阻

分析1.对设计性、探究性实验的考查是不放弃的追求.如:10年设计用伏安法测量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的阻值,11年设计用等效法测量电阻,还设计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12年设计电路测量磁感应强度,13年设计测量摩擦因数.总体上讲,对设计性、探究性实验的考查难度控制恰当,使学生感觉这样考在情理之中.

2.重视利用课程标准所列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器材再与其它知识重新组合、推陈出新.如:10年伏安法测量电阻学生很熟悉,但虚线框内却使用了电路的等效电阻;11年测量电阻的方法其实是等效思想的典范应用之一,而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则是应用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2年电路部份的设计应用的仅仅是欧姆定律,而测量磁感应强度却使用了受力分析与安培力等知识;13年第22题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而23题则是组合的典范,把仪器读数、多用电表的使用、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3.考查注重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如10年第22题,考查仪器的选择,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第23题会读电流表和电压表;12年考查螺旋测微器的读法;13年第22题考查游标卡尺的读法、误差分析,第23题考查多用电表与电压表的读法.

在备考复习中,要力求全面复习《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必考实验,尤其是基本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法、读数方法要重点复习,不能有遗漏,更不能凭前几年的感觉复习几个“重点实验”或“重点仪器”,而忽视其他实验;对实验原理和相关步骤要细致周到,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做到真正理解实验原理,而不是记忆实验步骤;实验复习不仅仅是复习原理步骤后作一下实验展览,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获得、实验数据的处理、结论的分析要亲自进行,只有真正动手,才能了解实验和仪器使用的细节之处.

三、2010、2011、2012、2013年计算题部份

分值和知识点分布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题号分值知识内容分值知识内容分值知识内容分值知识内容2414分运动学13分运动学、追击相遇问题14分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13分运动学2518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19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18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磁场中运动19分电磁感应综合问题

分析这四年中,计算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固定,主要以下面几种命题形式出题:质点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如10、12、13年第24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如10、11年第25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如12年第25题;运用动力学、电路及能量观点分析电磁感应问题,如13年第25题;而12年的24题则考查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

在计算的考查中更把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是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考生的物理成绩.备考中要重视物理方法的系统训练、能力的培养,注重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强化实际应用.

上一篇:《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试题赏析 下一篇:在中国带高考班的英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