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三塔 第1期

时间:2022-10-11 03:28:50

说起上海的古塔,一般读者耳熟能详的一定是龙华古塔,面对上海青浦地区留存的古塔就不太了解。其实,青浦是上海较早引入“塔”这种建筑形式的地区之一。本文就带大家一起去看一看青浦地区的三座较有特色的古塔。

青龙塔

青龙塔位于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青龙寺内,为上海地区今存早期古塔之一。据光绪年间刊《青浦县志》记载,青龙寺建于唐天宝二年(743年),唐朝长庆年间(821―824年),寺南沿江处修筑了七级浮图宝塔一座,原名“隆福寺塔”。1715年,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至此,赐名“吉云禅寺塔”,又名“青龙雁塔”。青龙塔是当地的一种俗称。

青龙塔是砖木结构,七级八面,塔高29.9米,直径6.6米。由于年久失修,楼梯尽毁、腰檐无存,塔身一度严重倾斜近14度,岌岌可危。1956年,台风将塔顶的铜葫芦吹落。铜葫芦上铸有“明崇祯十七年”字样,现被珍藏在青浦博物馆内。寺、塔现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泖塔

泖塔位于朱家角镇沈巷泖河中的小洲(小洲现名太阳岛)上,唐乾符年间(874~879年),僧人如海在泖河中筑台建塔,凿井建亭。当时泖河广阔,来往船只都以泖塔为标志。夜间塔顶悬灯,指示航道。宋代朱熹、明代董其昌、徐霞客都曾来此游览,题写匾额。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江苏巡抚林则徐到青浦勘察水利时,曾登塔察看泖河水势。

清末民初,塔院屡遭兵毁,到解放时仅存此塔,塔为方形,五级四面;塔身以及相轮尚存,平座、腰檐已破落殆尽;塔顶宝瓶早已散失。1962年该塔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塔

万寿塔位于青浦镇淀浦河南岸,俗称南门塔,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塔为方形,七级四面,砖木结构,是上海地区最年轻的塔。万寿塔系清朝乾隆初期文人士绅为歌颂朝廷太平盛世而集资兴建,与佛教无关。塔前原有院落,亦叫万寿塔,清代著名学者王昶曾在这里主持编修《青浦县志》(乾隆刊),课授学生。

光绪九年(1883年),有一个铜匠上塔偷锡,熔锡时失火,塔的木结构大部分被毁。时至今日,塔顶、腰檐俱无。1959年该塔被列为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档案馆

上一篇:压岁钿趣谈 下一篇:我所收藏的大清“皇家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