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美国国会图书馆

时间:2022-10-03 08:11:57

逛美国国会图书馆

我第一次听说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名字,还是念小学的时候。记得父亲在提起家里那些已经湮灭的家谱、县志时顺带说到,很多在中国已经散佚的古籍,却被外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着,譬如中国的县志,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就比中国国内收藏的还要多。

所以这次到华盛顿,我一定要去看看美国国会图书馆。

好在这个图书馆不仅可以借书,还可以参观,而且还是各国旅游者常到的一个景点。

位于美国国会大厦对面的国会图书馆建于1800年,它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联邦文化机构,也是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据说,它保存的各类收藏品有近1亿2千1百万项,其中包括很多的稀有图片、古老地图、名人手稿、原创乐谱、绝版唱片、录音磁带、电影胶卷和电视录像带等等,囊括了除农业技术和临床医学以外的所有信息收藏。有资料说,如果将它所有的130万个书架连接起来,那总长度就有850公里。另外,现在它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书籍已经同时以多媒体形式保存。

带领我们参观的是一位匈牙利裔的资深专职女导游。进入图书馆大楼后,使我们惊讶和赞叹的首先不是如山如海的藏书,而是绝顶宏伟精美的建筑和雕塑。华贵的大理石立柱,寓意丰富的图案与绘画,让人目不暇接,一时难以记述。我印象最深的是刻有“国会图书馆”字样的大门门龛上的一幅大理石浮雕,那是两个手执书卷背依着门框的读者,左边是个少年,正低头阅读着翻开的书页;右边是一位老者,正掩卷沉思。导游解释说,这意思就是,不管是成长中的青少年还是已经满腹经纶的智者,都需要从图书中汲取营养。

我们参观了42个阅览室中最大的中心阅览室,那是个圆穹形的大厅,高达四层,密密的书架沿壁排列,那宏伟气势和静谧氛围,简直给人进入金碧辉煌的宫殿般的感觉,似乎在那里读书简直有点奢侈。

辞散了其他游客以后,导游特意带我去国会参议员和众议员专用的两个阅览室参观,然后又来到亚洲部,介绍我们认识了说一口纯正汉语的亚洲部馆藏主任卢雪乡女士。卢女士出生在香港,求学于台湾,又到美国读研究生,而后几十年就一直供职于国会图书馆。她说她经常来中国,与大陆的各大图书馆都有密切的联系。

亚洲部是国会图书馆专门收藏与东方文化有关的一个部门,其中具体又分设中文、日文、韩文和东南亚4个部。卢女士的办公桌上就排列着标有这4种文字的几个卡片盒。

像在前几个图书馆里一样,我特别关心中文书刊的收藏。很热情也很健谈的卢女士介绍说,这里是中国本土以外中文藏书最为丰富的图书馆,它收藏中文书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869年6月,那时,中国清代的同治皇帝回应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际出版物交换法案,将905册中文明清古籍赠送给了美国,由此就开启了国会图书馆的中文书籍收藏。那以后至今,通过购买、交换和转让等方式,这里馆藏的中文书籍已有近100万册。这些藏书的内容范围非常广博,但以人文及社会科学为主,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档案史料、明清及近代出版的地方志,还有中医药专著等等,收藏量最为丰富,其中还包括2000多部共计6万余册的中文善本书籍和真迹手稿,它们大部分是明代和清初版本,另外还有宋、金、元时的珍品。

我想到中国县志的问题,就直截了当地询问卢女士,她肯定地点点头,并且说:“目前国会图书馆馆藏的中国地方志有近4000部,6万多册,它们大部分是清代的刊印本,其中有100多部还是中国国内的孤本。其中,他们对河北、山东、江苏和四川这几个省的县志收藏特别丰富。所以,现在每天都有从中国前来的读者到这里查资料、做研究,而其中又数来自大陆的学者人数最多。”

此外,这里还收藏有杭州西湖边的雷峰塔倒塌后在塔基砖洞中发现的珍贵佛经卷轴、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手抄本类书《永乐大典》的残卷41册、两套“中国第二大类书”

《古今图书集成》,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的许多文字资料,譬如200多种藏文木版印刷品、400多种满文资料和3000种云南纳西族东巴文的资料。

我心里很想浏览一下这些珍贵的中国古籍,当然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它们的收藏在技术措施上非常严密,那书库不是轻易可以进入的。而且据卢女士说,也并非所有的图书都收藏在我们当时所在的托玛斯・杰弗逊大楼里的,国会图书馆最大的藏书库在马里兰州,他们借助每天两次往返的专门车辆从那里取送书籍,读者要的书如果收藏在那个书库,他们就会在取到后及时通知读者。

卢女士说,亚洲部的中文部还有一份特别的收藏,就是1938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的大后方重庆、成都、云南等地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戏剧、歌谣等各种社会现实的纪录资料,总数达5000种左右。它们是由当时美国政府的特派专员费正清搜集整理后交给美国政府,再由美国政府送到国会图书馆保存的。现在这已成为专家学者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珍贵文献了。

所以,除了中文古籍,这里还全面搜集近现代的中文报刊。卢女士说,他们收藏有12000种中文期刊,1200种中文报纸。其中大多数报纸已经摄制成缩微胶卷,这样读者浏览起来就比较方便了。他们当然更在着意于收集世界范围内最新的中文出版物,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的书籍报刊。她说:“1979年以后,我们的中文藏书很快就从原先的40万册左右,增加到如今的近100万册,其中的大部分就来自于中国大陆。”

在国会图书馆,任何人只要凭有效的身份证或者护照,都可以当场免费办理阅览证,有效期是两年。事后我有些后悔:当时只顾参观交谈,却忘了办一张留作纪念。不过,卢女士在与我们告别时再三说,今后如果要查找什么研究资料,尽可以找她相助。

回国以后,正值我的一篇小文《〈二十四史〉藏书轶事》在《新民晚报》上发表,那说的是1972年2月28日,总理要送一套《二十四史》给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当时上海的有关部门就到已被“打倒”的巴金、柯灵家里去取藏书而最后未果这样一件采访纪事。因为巴金和柯灵的家人后来都不知道最终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书送给尼克松,在我也就一直是个悬念。所以这时突然想起,能否到卢女士那里查证一下,说不定那就收藏在国会图书馆呢?于是就给她发了个问询的E-mail,想不到第二天她就回了函,说她从图书馆总办公室的同事那里获得证实,尼克松访华期间确实受赠过一部《二十四史》,只是现在这部书收藏在“尼克松总统图书馆”,而不是在国会图书馆里。

但是,在这个世界图书馆界最权威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却也有难以令人置信的现实:据中国学者余秋雨自己披露,今年年初他受邀到那里去演讲时,国会图书馆的负责人为了表示对他的至诚欢迎,特意取出了一大堆馆藏的余秋雨著作来先给听众作介绍。不料余秋雨发现,那些书中至少有一半,每本封面上虽然都署明作者是余秋雨,但是那些书名却是他这个“作者”从来也不知道的。原来,美国国会图书馆采购和入藏的余秋雨著作,竟然有一半是盗版书和伪书。这真是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了。

上一篇:猪年说握猪 下一篇:压岁钿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