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中自由贸易区在两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11 02:46:37

浅析智中自由贸易区在两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0.引言

智中FTA于2006年开始具有法律效益。这标志着智利开始进一步扩大市场业务,融入全球贸易环境之内,以在当前经济关系中取得优势。这些举措为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扩大生产者将商业物资和技术纳入到消费者市场的商业预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FTA对智利经济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否认的。自从FTA生效后,智利对中国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增加至32.6%,进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3.7%,这与未签署类似协议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数额形成鲜明对比,进出口率分别下降19.1%和6.1%。

目前,中国被视为智利的主要贸易伙伴,因为智利出口量总值的23%集中在中国(比FTA出现之前所占的比例增加了一倍以上);中国也成为大部分智利地区最大(或第二大)出口目的地。2010年经济危机期间,贸易的强劲增长及积极发展充分证明智利与中国之间实施的FTA是最成功的案例。在2010年金融危机可以有资格作为最成功的与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条约的国家为智利,并且中国更多地参与智利对外贸易的关键便是智中FTA.

1.智利与中国的双边关系背景

智利和中国间的外交关系始于1952年的外交访问,由当时智利的总统卡洛斯伊瓦涅斯戴尔坎普为代表,向中国总理表达关于打开双边关系的意向。在这次访问期间双方分别就以进一步发展问题达成共识,并且智利承诺拒绝台湾加合国,以此承认一个中国,同时智利与中国外交关系的建立,为中国与拉美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打开了新的篇章,双方于1970年12月15日正式签订建交的书面文件。

然而,随着两国外交关系的形式化,加上当时的政治冲突,两国的外交关系被迫停滞。自从1980年以来,两国政府的相互关系日益增加。在1980年两国签署第一项政府间科学与技术协议,该协议规定在该地区建立一个联合委员会,并于1988年实施了两国外交部间的政治磋商。此外,自两国外交关系建立之日,智利政府始终支持中国的统一政策,并且成为第一个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

一些学者认为,两国外交关系建立后,其商业发展史可分为四个阶段:缓慢进展期,包括七十年代末,中国结束了五亿三千九百万美元的贸易逆差。在此期间,两国正处于贸易初期,初期末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仅有一亿美元左右,然而,与70年代初的一千四百万美相比,其增长是非常显著的。稳定发展期:在八十年代,那时的贸易额仍接近一亿两千万美元。在此后有利增长期的九十年代,贸易额则超过了六亿五千万美元。最后,开始于2000年的最后阶段,其贸易额相比于上世纪翻了一番,其增长高峰出现在加入FTA的2006年。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智利是第一个以独立名义与中国签署FTA的国家。该协议包括三个部分:关于商品的FTA(在6轮谈判中签订),关于服务贸易的补充协定(在4轮谈判中签订)和投资协议(写这篇文章时正在进行的谈判中签署,即第7轮谈判)。商品协议签订于2005年11月18日,并于2006年10月1日起生效;服务协议签署于2008年4月13日,于2010年8月1日生效。

2.两国商业关系的主要特点

直到2000年,智利才出现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2000―2006年间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均有显著增长,超过了智利贸易总额的增长。在FTA的第一年间(2007年),智利强劲加速向中国的出口,超过智利出口总增长量的6.3倍。

表一 中国在智利的贸易伙伴中所处的地位

资料来源:国际(DIRECON)经济关系的综合部门和智利中央银行。

事实上, FTA生效之后,智利向中国出口量急剧增加。 2007年超过了智利总出口增长的6.3倍。自2007年以来,出口份额大幅增加将中国变为智利的主要出口国。此外,尽管经济危机期间,智利向中国出口份额仍呈现持续上升,超过了智利总出口的20%(2009年的23.1%和2010年上半年的23.9%)。

相反,FTA之前的最后3年间,智利从中国进口量以37.5%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2007年上升到40%,2008年为39.2%,将中国变成智利的第二大供应商。此外,危机期间,智利从中国进口量的降低小于智利进口总额的降幅(在2009年分别下降了24.5%和31.5%),下面是中国在智利总进口结构的增长(达总商品的13.2%,占消费品的30%)。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智利贸易平衡的积极增长所做的贡献。 2006年, 7.1%有利于智利的贸易平衡贡献的。 200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3.5%,2009年,上升到53.6%和201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4.5%。

图1 中国在智利贸易中所占的份额

(2000-20100901,以总额%计算)

来源:作者整理。

关于FTA影响几乎所有评价都是相当积极的。 2007年,智利向中国的出口量增长了98.3%,远高于2006年(14.8%)的增长记录。2008年出口量下降2.5%,但在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智利向中国出口量同比增长20.6%,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弥补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量的减少(-26.2%)。在2010年上半年,智利向中国出口量增长65%,同时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口量为43%。

由于FTA的签订,智利与中国间总贸易远远大于没有签署类似协议的国家,甚至比其他签署FTA的国家贸易量大。事实上,FTA生效后,智利向中国的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2.6%,同时年平均进口率为13.7%,相反,没有签署协议的国家年平均出口率与年平均进口率分别以6.1%和19.1%的速度下降,而其他签署协议的国家年平均出口率与年平均进口率分别以3.5%和3.9%的速度增长。

3.铜在智中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鉴于上述情况,先前所展示的数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中国对铜的依赖,因为2009年间,中国生产的铜不足其自身需求的五分之一,却消耗了全球铜供应量的35%。自2007年,智利每出口5吨铜,其中就有1吨是到中国的,并且中国每消费5吨铜,其中就有1吨来自智利。

图2 智利出口到中国的铜量和中国占智

利铜出口总量的份额(2003--20100901,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智利铜委员会(COCHILCO)

2008年,智利向中国出口铜的总额为7.844,5百万美元,2009年为9.203,6百万美元,2010年上半年达到6.361,9百万美元。这意味着,智利向中国出口的约80%的商品是铜,与FTA签署之前的状况大致相同。并且智利出口到中国的铜比例将会增加。2008年智利向中国出口的铜量占其铜总出口量的21.6%,2009年占35.6%,而2010年上半年占35.2%。

因此,矿物资源的出口占据了总出口商品的82%,这将强烈影响智利向中国出口价值的增减。据统计,智利向中国的月度出口趋势与铜出口之间的度相关性高达0.984。

图3 智利向中国的总出口量,铜出口量

及其所占份额(2003-20100901,单位:百万美元)

来源:作者整理。

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到铜的出口值,但由于向中国出口量强劲增长到36%,致使铜的出口值仍增长17%。这是因为与世界其他地区(19%)相比,中国增加了来自智利的铜收购量,特别是精炼铜(部分用于建立库存,在所有行业中铜的需求加速)。2010年上半年,铜价升高导致中国(以及世界其它地区)不得不使用库存铜,这降低了对铜的需求从而导致铜的价格略有下降。但这种行为仍然是积极的,对中国出口的年价值量增长89.5%,以及出口贸易总量达841.000吨(比2006年多2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结论

2009年期间,中国出口量的大幅度增长对智利的经济发挥了重要和关键的反周期作用。FTA生效后,中国成为智利的主要贸易伙伴,因为它集中了超过23%的出口总额,是FTA出现之前比例的两倍多。

由于在这两个方面的强劲增长,危机期间, 贸易的数量和价值及其积极发展都证明了智利与中国之间实施的FTA是最成功的案例,因此中国也更多地参与智利对外贸易之中去。

FTA签署之后,智利对中国的出口增长急剧上升,这种增长同时还受铜价格上涨的加强。此外,尽管2009年的经济危机影响了智利出口商品的价值量,但并没有影响到商品出口量,主要是因为中国铜消费量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出口大于进口的增长大大增加了中国对智利贸易收支平衡的贡献:智利每获得两美元,其中有一美元就来自中国。

在评估FTA的签署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进口增长将会超过出口增长,进而影响贸易平衡,甚至影响到整体经济而感到恐慌。FTA对中国预算影响(在部分协议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的初步估计是,出口将会增长3.7%,进口将会增长13%。但是,恰与这些初步的估计相反,事实上,发展结果更有利:中国向智利出口量在第一年就翻了一翻,第二年翻了两倍,第三年增长了20%,第四年的增幅接近65%。反过来,进口在第一年增长了40%,第二年增长39%,第三年下降24%(主要是受经济危机影响),预计在第四年将增长42%。

这种贸易关系的发展活力至少可以部分归因于FTA,并可能验证智利对中国贸易政策的战略目标已经有不少的进展。中国不仅是稀有矿产资源出口的目的地,并且也增加了它对工业、食品和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性,约占非铜出口量的10%,从而位居这些商品出口国的第二。而2006年,中国从智利进口的工业产品不到5%,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0%以上。此外,在2009年,智利向世界出口非铜商品量下降23%的同时,向中国出口量却增加了33%。

尽管智利对中国出口依然高度集中于铜,并且这种趋势在未来几年中很可能还将继续下去,原因在于中国对这种稀有矿产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增长。在不久的将来,为了生产更多样化的商品出口,产品和出口企业的增加将进一步得到增强。但无论如何,关税的降低,促进了智利向中国的出口和公司的扩大,并且,由于对某些商品关税的降低,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商品的出口量有望进一步增加。因此,智利与中国的FTA已成为一个提高新产业(特别是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出路的重要机制,并且这种情况会逐步改善,直到2015年达到减少100%的目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浅谈Java与COBOL的结合策略 下一篇:How Do Companies Use the Price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