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说课设计

时间:2022-10-11 02:42:39

《功》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功”在力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是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初中知识为起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其二,它是能量和力的结合点。体现了能量和力的关系,是进一步学习有能的知识以及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结合本课特点,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的概念,功的要素,功的计算公式,并能理解正负功的意义,会求多个力做的功。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并了解物理学常用的,通过特殊性得出普遍性的研究方法,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前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可采用讲授法、点拨法。通过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由于本节课是概念教学课,分析、推理成分居多,所以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电脑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可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新课引入

由一段视频引出功的概念,然后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图片中都有什么形式的能量发生变化,再通过对三幅图片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即力的作用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从教学心理角度来看,这种讲法有助于消除学生因学习新课带来的懈怠感。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谈到做功就要明确是什么力做功?对什么物体做功?在什么过程做功?

环节2.讲解功的计算公式

通过复习初中已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成某一夹角α时,力做功应如何计算?这样设问可以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分析、推理,得出W=Flcosα.教材上的处理方法是分解力。在教学中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介绍另一种方法,即把位移l分解,同样可以得出W=Flcosα,不要小看这短短一笔,它能更好地开阔学生思路。在公式中,F—力的大小,l—位移的大小,α—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夹角。由于公式中都是数值的乘积,所以可以直接得出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功的计算公式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恒力做功,这一点教材上没有提及,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简单介绍。在讨论公式时,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cosα可能取的值,让学生自己总结力对物体做功的三种形式。教师应注意分析正负功的意义,并让学生理解透彻,这样做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环节3.多个力做功的求法

通过对教材例题的分析讲解,介绍功的求解方法,借机为学生复习一下合力的求法。

环节4.本章小结

最后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记忆的深度。

环节5.习题设计和作业布置

物理学科讲究学以致用,所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有适当难度的习题,让学生分析解决。然后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课后作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理清文章脉络,突出重点难点。所以教师的板书应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以收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本节课将以问题式教学为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法和学法和谐统一,使知识传授和智能开发和谐统一。

上一篇:六类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 下一篇: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设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