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中小学校园流行语

时间:2022-10-11 12:32:19

有趣的中小学校园流行语

校园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期内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流传和使用的语言。校园流行语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方面,不仅可以反映出校园文化的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广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观念。中小学生与成人的社会生活有较大差别,他们的身体、心理正处于成长时期,崇尚新奇与时尚历来是中小学生的天性。这种追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对语言的创新,对时尚语言的追求。

一、中小学校园流行语的修辞艺术

说话本来就是一种艺术,中小学校园流行语则生动鲜明地体现了不同方面的修辞艺术。正因为修辞手法在校园流行语中恰当的运用,是中小学校园流行语呈现出简洁、新奇、形象的修辞效应,并能在中小学生中广泛流行。

从声音角度讲,中小学校园流行语的一大特点就是押韵。

押韵 “押韵,就是有规则地交替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利用相同或相近的声音有规则地回环往复,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我左青龙,右白虎,肩膀纹个米老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虽然我长得不帅,但也有人夸我左边鼻孔很偶像派。

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

剪刀石头布,你没穿内裤。

某某一回头,吓倒路边一头牛;默默二回头,黄河之水倒着流;某某三回头,土星火星撞地球……

这些押韵的校园流行语,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利于流传。

从语言的联系角度讲,中小学校园流行语大量使用了仿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仿拟 “仿拟,就是根据交际的需要,模仿现有的格式,临时新创的一种说法。”仿拟可分为仿词、仿句和仿篇。仿拟能给人一种“旧瓶装新酒”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新颖,平添无穷乐趣。

仿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

菌男:仿“俊男”,指相貌丑陋的男子。

一键钟情:仿“一见钟情”,指那些在网上一见如故的人。

淑男:仿“淑女”,指性格温和,举止文雅的男子。

校草:仿“校花”,指学校里被公认为最帅气的男生。

另外,还有根据一个词仿造出一类词的情况。如仿“酒吧”造出“画吧”“书吧”“陶吧”“球吧”等;仿“”造出“花痴”“睡痴”“玩痴”等。

(二)仿句,指仿照某一名言警句或某句流行歌词而造出的新句。仿篇,是对现成的诗词歌赋或篇章的仿拟。

中小学校园流行语中的仿句和仿篇也有不少,豪放的唐诗,婉约的宋词,活泼的元曲,丰富的名言警句都是他们青睐的对象。例如仿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里的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依旧对我不屑一顾”;而仿但丁的名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则有多种形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找鞋去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等等。还有中小学生发泄对考试的不满,释放厌学情绪的,如仿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教室昨夜又用功考试不堪回首课堂中”。此外也有不少仿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的打油诗:“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洒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比喻 “比喻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心里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食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是中小学生较早接触到的一种,因此在其流行语中也大量出现。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某某的头,像地球,有山有水有河流,X眼镜,罗圈腿,金刚鼻子蛤蟆嘴,走起路来像火腿,人人都叫他鸡嘴。

人生就像一个茶几,虽然不大,但是充满了杯具。

从语言的均衡角度讲,中小学校园流行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

对偶 “对偶,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者近似音节数目完全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思。”

树不要皮,必死无疑;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人怕出名猪怕壮,男怕没钱女怕胖。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转类 转类又叫转品也叫词类活用,就是把甲类词临时性地有条件地当作乙类词来运用。如在不要和我比懒我懒得和你比中,懒本来是一个形容词,这里临时当作动词来运用。我不是个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中,也是将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近年来我们在广告电视剧杂志上经常看到非常男女非常可乐很青春很女人这样的说法,在传统的汉语语法中程度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在中小校园流行语中,这一语言现象很快就被吸纳进来了。

反语 反语是倒反中的一种,“倒反,指说着口头的意思和心理的意思完全相反。反语不止语意相反,而且含有嘲弄讥刺等意思。”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的特点,常常喜欢讥笑玩弄小伙伴,所以反语这类流行语在中小学生中比比皆是。

天才:天生的蠢材;

偶像:呕吐的对象;

神童:神经病儿童;

老板:老是板着脸;

校花:校门口卖豆腐花;

健美:健忘又臭美;

贤惠: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

爱心:爱钱又没良心。

汉语的表现力是极其丰富的,仿拟、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法都是丰富并发展汉语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在校园流行语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而且给校园流行语这一文化现象以诙谐的幽默感和审美内涵。

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待校园流行语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我们要明白,语言的存在有其客观性,语言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用宽容和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小学校园流行语才是最妥善的做法。

上一篇: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下一篇:巧用作文批改 加强师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