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差生我怕谁――问题学生的形成过程

时间:2022-05-04 04:00:46

我是差生我怕谁――问题学生的形成过程

摘 要:几乎每所校园、每间教室里都存在“问题学生”,因为学业落后,他们很容易被贴上一些贬低性、侮辱性的消极标签,遭遇周围人的偏见和歧视,处于一种不利境地。从标签理论视角来看,所谓的“问题学生”是被教师不同的评价性标签制造出来的,本文主要从“问题学生”的现状入手,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其成因并对此作简单思考。

关键词:问题学生 标签理论 越轨行为

2001年,在国内较有权威的报纸《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项数据:“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5000万差生”这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中国的“问题学生”教育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问题学生

对于教师来说“问题学生”并不是个陌生的名词,类似的名词还有“学业不良学生”,“学困生”、“差生”、“坏学生”、“问题孩子”等。这些不同的表述之间有所同也有所不同。

对于学校中的“问题学生”,并非是指由于先天的智力或生理缺陷的因素所导致的学业困难者,而是指那些被认为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差、品德行为偏常态,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经过学校和家长多次教育无效的学生。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是事先存在的群体,而是被人为建构而成的,是被贴上“问题学生”标签的群体,即他们原本是极为普通的学生,只因为他们有一些行为不符合某些人为制定的所谓“合理”规范,而被标定为“异己”被划分到正常学生之外,成为“局外人”的一个弱势群体。

(二)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所以成为越轨者,往往是因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在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组织处理个人的越轨行为时,被贴上诸如坏孩子、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标签将越轨者同“社会的正常人”区分开来。而被贴上“标签”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的不良的评价,并开始认同他人的观点,确认自己是“坏人”,进而被迫与其它的“坏人”为伍,逐渐形成越轨身份以及寻求越轨职业。

二、标签理论视角下“问题学生”的形成过程

(一)标定的来源――教师的期望,即选择性的张贴标签

根据标签理论,学生成为一名“职业越轨者”要经过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是权威者或关系密切的人对越轨行为的察觉;第二步是对越轨者的标签;第三步是越轨群体或越轨亚文化为加入该群体或文化的人提供越轨行为的社会支持。一旦经历了这三个步骤,他或她就放弃了越轨的方式,并回到遵从上来。这样个体就开始了他的越轨生涯,也即接受了越轨亚文化中的越轨认同与生活方式。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社会规范性的“社会代表者”向学生传授社会主流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但由于师生之间看待问题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出现不符合教师期望的行为,从而出现学生的越轨行为。如教师希望学生“可爱、听话、聪明,不调皮,不攻击同伴,习惯好,爱学习等;学生期望试图按照教师的期望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认可,成为教师心中的好学生。基于这些不同的期望,教师给予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类,贴上了不同的标签,而教师的不同评价性标签又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环境,促成学生被过滤、筛选、淘汰,最终实现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标签理论就是社会赋予一个人什么样的评价,这个人就可能潜意识地以这个评价来塑造自身。如果时间长久,此人的行为模式必将印证这个评价,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最后甚至使一个人滑入罪恶的深渊。”

(二)标定的结果――自我实现的预言,被标签行为的形成过程

自我实现的预言正如W.I.托马斯的一句话“如果人们认为某种存在的,最后它就是存在的”一样。自我实现预言的核心,就是一种期望若能规定一种情境,这种期望就会逐渐影响在该情境中的实际行为,并产生最初设想的结果。教师和教师所代表的制度与学生斗争是不平等的,学生易受有权力的的成人给他们的指示的影响。虽然学生在学校也有反对行为,但教师和管理人员将其视为旷课、不服管教、不守规矩、敌视,或缺乏动机、缺乏兴趣、迟钝、被动、退避等而加以否定,并重复这一过程,使学生没有机会逃避教师的标定而达成“问题学生”形成的自我实现预言。

(三)标定的效应――越轨行为的“职业化”

标签理论认为,学业失败者和问题学生的产生,可归因于教师对他们所贴的越轨标签。正如社会学大师埃米尔・涂尔干所认为,学生越轨不是学生行为的特质,而是教师对“违规学生”成功运用规则的结果。被标定越轨行为的学生会在心理上重新形成一个新的自我概念――越轨者,然后很可能在这一概念指导下行动,逐渐成为他们习惯性的、持久性的“职业化”越轨行为。

三、结语

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对所有学生都抱有高期望,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努力消除对待好生与差生的行为差异,改变教师一些无意识的课堂行为(如对差生习惯性的不耐烦),对差生给予更多地关注,使他们与聪明的学生至少稳定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以维持他们与聪明学生之间的差距;这样做将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黄永奎.从社会标签理论谈高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2007 (1).

[2] 聂荣鑫.重视审视学生的越轨行为IJ].教育管理.2003(l)

作者简介:

卢新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1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职校体育创新教育之我见 下一篇:树立“六种意识”是秉公用权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