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梅葛文化传承与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10 11:18:26

彝族梅葛文化传承与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梅葛作为彝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价值。通过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马游坪的实地走访调研,本文从传承方式、传承人、传承困境三个方面揭示当代梅葛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应从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合力协作来改善梅葛传承的现代化问题。

关键词:梅葛 文化传承 教育

梅葛,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其内容包罗万象,几乎反映了彝族人民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的全貌,被视为彝家的“根谱”、彝族的“百科全书”、长篇叙事史诗,2008年,被列为中国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梅葛作为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传承价值与教育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彝族梅葛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现状,笔者于2014年7月赴云南楚雄州县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将做如下几个方面的梳理。

一、“梅葛”概述

(一)梅葛的定义与起源

梅葛,是用梅葛调演唱的彝族创世史诗,其内容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造物、生产、婚恋、丧葬及彝族与其它民族的关系等内容。《梅葛》起源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乡马游坪村。 梅葛现主要流传在楚雄州的姚安、大姚地区,“梅葛”一词是彝语的音译,“梅”是汉语“嘴巴”的意思,“葛”是汉语“历史、故事”的意思,“梅葛”译成汉语是祖先的历史说出来,唱出来的意思。

(二)梅葛的内容与分类

根据说唱内容与说唱者年龄差异一般将梅葛分为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四类。老年梅葛是老人在家中喜事、丧事时说唱的,内容包括婚丧嫁娶、起房盖屋、逢年过节等,内容一般固定;中年梅葛主要是中年人的诉苦调,成年人成家以后在家庭负担较重的时候唱的;青年梅葛有过山调和香火调两种,过山调由青年男女在山里约会时对唱;香火调是男女双方相互约定好时间,围坐在山里火堆旁对唱进行;娃娃梅葛一般没有根谱,是由一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

总之,内容上,梅葛既反映了彝族先民在远古时代的世界观和对宇宙万物的丰富想象,也反映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演变与发展过程;既反映了彝族人民恋爱、婚姻、丧事、怀亲、送别等生活习俗,也反映了彝族同胞与其他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亲密关系。

(三)梅葛的特点

首先,梅葛只能口耳相传。“梅葛”没有文字记载,完全靠口耳相传保存下来,教授原始的知识积累,贯彻传统的行为模式,维护古老的社会传统,传播久远的美学经验。每逢农历二月初八、六月二十四等民族节日、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男女老幼围聚篝火或火塘旁,弹奏三弦,吹奏葫芦笙,吼梅葛,跳彝族歌舞,通宵达旦。因此,马游坪又被誉为“梅葛故地”、“歌舞之乡”。

其次,梅葛内容丰富庞大。有人曾说,梅葛的内容堪比《汉书》,小到一颗种子的发芽都描写得十分精确,令人称绝。梅葛过去并无文字记载,1956年文联主席到徐嘉瑞马游采风,被梅葛文化深深吸引,与时任姚安县文教科科长陈继平就梅葛收集问题进行了磋商;此后,陈继平组织带领姚安县文化馆郭开云等人驻扎在马游村,对流传在马游地区的“梅葛”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 将其整理出5600余行,1959年《梅葛》正式出版。共分四大部分,分别为“创世”、“造物”、“婚恋”和“丧葬”。每一部分都由若干小篇组成,各篇各部分都有相对独立的意义,都可以单独演唱。但事实上,梅葛的容量远大于5600行,目前最全的梅葛收录有8400余行。

再次,“梅葛”的创世神话具有世界性,它是人类原始时期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2009年,楚雄州成立了“中国彝族梅葛文化传习所”,全力推进梅葛文化的保护和传习。

二、梅葛的文化传承与教育现状调查

(一)传承方式

经过在楚雄州姚安县及马游坪村的实地调查访问,笔者认为,梅葛文化主要通过学校、社会、家庭进行传承与教育。

第一,学校教育方面。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由县内专家编成本土教材《姚安县乡土音乐教材》在中小学使用。此外,从2008年底开始,教育部门倡导“梅葛文化进校园”,马游小学试行每周一下午四点开始的一节梅葛文化学习课,课时45分钟,由全校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学校将这些对梅葛感兴趣的学生集中起来,大概五、六十名,由梅葛传承人轮流教授梅葛,以内容健康,简单易学的娃娃梅葛为主。

除此之外,马游小学还自创了“梅葛课间操”,它是以芦笙录制的一段音乐为舞蹈背景,歌词内容是彝语的梅葛,又称为“梅葛芦笙舞”。梅葛课间操与现代音乐相配合,已在马游小学实施五年之久,目前在姚安县其他小学推广。

第二,社会层面。2004年起马游坪村委会连续两年组织主办“梅葛文化节“,邀请了很多当地文化局、县委县政府、新闻媒体参加,从此受到地方政府重视;从第三届起,梅葛文化节就由乡党委主办,村委会承办,节目内容也有所丰富提升。除此之外,早年间,县文化局还组织了一支”梅葛艺术队“,定期赴各地演出,宣传与传播梅葛文化。

第三,家庭教育方面。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马游坪村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村里大多只剩下老人和儿童,而事实上村里只有少数老年人会唱梅葛,有些精深独特的梅葛,还是只有几个老艺人才会唱,因此,梅葛文化也就失去了家庭传承的基础。

(二)传承人

传承人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团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

梅葛没有文字记录,全靠口头流传。目前,马游坪村现有县级以上认定的梅葛文化传承人5人,笔者有幸见到了其中的部级传承人郭有珍,州级传承人罗文辉,省级传承人罗英,这些梅葛传承艺人都是向他们的父辈学习多年后才掌握了大部分的梅葛。

1.郭有珍――“梅葛“部级传承人,现年73岁高龄。郭奶奶年轻时能歌善舞,年轻时就成了马游业余文艺队演员,凡节庆、喜事场合或跳歌场上,都有她的歌声和舞姿,是当地出了名的梅葛歌手。2009年楚雄州政府在马游专题召开彝族梅葛文化传承保护现场办公会,由马游业余梅葛文艺队作专场汇报演出,郭奶奶是主要成员之一。她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想一展歌喉,背着刚爬山采来的色彩艳丽的山花上台演唱,从台上唱到台下,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她将一枝枝亲手采摘山花送给台下的每位领导,并临时编词,用梅葛调感谢领导,接二连三唱了十多个。领导为她的精神所感动,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说了一些鼓励她的话,并号召梅葛歌手们一定要把梅葛传承好,培养更多的梅葛接班人。郭奶奶唱梅葛,突出特点就是擅长即兴发挥,现场把控非常好,大家都爱听她唱梅葛,仿佛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带入了梅葛的丰富世界。

2.罗文辉――“梅葛“州级传承人,马游坪村委会书记。罗文辉说,”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梅葛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十分关心,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传承人享受到政府的津贴,他们在村里也努力地教授传习梅葛文化。为了在村里营造传习梅葛的氛围,村里每年大年初一都举办文艺晚会。我们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有企业来对我们马游梅葛文化进行整体的包装和推广,提升梅葛表演的品位和观赏性,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梅葛。“罗书记同时也是彝族传统文化芦笙的传承人,才华横溢。

3.罗英――“梅葛”省级传承人。罗英,长相甜美,出生在梅葛世家,父亲和哥哥都十分精通梅葛演唱。在与她聊天的过程中,罗英向我们介绍了梅葛传承人的职责。作为传承人,第一,她需要每年带两名以上的徒弟,可以是自己的孩子,或者学校的学生。罗英的女儿同时也是她的梅葛徒弟,她经常在家中向女儿教授梅葛知识与唱法。第二,从2008年至今,罗英每周在马游小学教授梅葛课程,课程安排在每周一下午的一节兴趣课。第三,自2008年开创“梅葛课间操”以来,罗英与郭有珍、罗文辉三人轮流教授。课间操是在每天上午十点开始,全校学生在马游小学操场进行。梅葛课间操的开展,不仅潜移默化向孩子们传授了梅葛文化,同时也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创新举措。第四,作为传承人,近年来,罗英陆续接待了许多社会各界调查梅葛的新闻媒体、调研团队等,为让更多人熟知与喜爱梅葛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第五,罗英是“梅葛艺术团”的主唱,虽然由于平时农忙,艺术团活动不多,只有“火把节”“荷花节”“梅葛文化节”与“民族运动会”的时候艺术团才会组织起来表演节目,但罗英也乐在其中。罗英认为,在这么多年的梅葛传承与教育活动中,主要有两点困难,其一是家庭与传承工作的冲突,有时无法兼顾。但多亏了自己家人,尤其是丈夫的理解与支持;其二是传承方面的困难,青年人都外出打工,只有春节才能回来短时间内抓紧教一些梅葛。青年人在外面缺少环境熏陶,唱是会唱一点,但很难像老一辈一样热爱并精深地研习梅葛了,她想让更多的年轻人来传承梅葛,但无奈没有人来学。

(三)传承困境

尽管地方政府及梅葛传承人为梅葛传承与教育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与汗水,但梅葛文化传承与教育依然面临许多困境。

1.双语问题。由于梅葛是用彝语演唱出来的,优美动听,但当将其用汉语翻译出来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文化韵味;此外,民族语言逐渐被汉语同化,有些彝族家庭中的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教汉语,因为担心跟不上学校的教学,也渐渐听不懂彝语。因此,文字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梅葛的传播,广大听众由于听不懂梅葛而制约了梅葛的传播发展。

2.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社会,通讯发达,互联网科技发展迅速,垃圾文化正在逐步挤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空间。过去大家围坐在火炉边唱梅葛,如今已经很少见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中看电视、上网等。

3.梅葛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传承人缺失。这是梅葛文化传承与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也是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后,大多数青壮年选择走出大山,外出务工,致使民族文化的人才流失,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和儿童,缺少年轻的梅葛文艺骨干,仅有少数的传承人致力于梅葛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梅葛民俗载体、文化生态已渐渐消失。

4.梅葛研究单一。目前,梅葛文化的研究还仅停留在保护与抢救遗著方面,应呼吁更多的专家学者从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扩大梅葛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三、梅葛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建议对策

梅葛文化传承与教育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家庭等多方力量共同配合,社会各界多方合作。

第一,国家应加大对梅葛传承的资金投入,如继续每年给梅葛传承人经费补助;加大对地方博物馆、地方文化站开放的资金补贴;加大对地方文化队、传统艺术协会的支持力度。

第二,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与组织梅葛宣传队、传习所的文化传承活动,并给予经济上的补助,调动其梅葛文化传承的积极性,鼓励其到周边市县演出,从而扩大梅葛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民众了解与喜爱梅葛。规范践行“3+1”模式来扶持梅葛文化的传播发展,即一个梅葛文艺宣传队由一名县处级领导协调关系,一个县级部门负责拨款给予资金支持,再加上一个村党支部负责日常管理。这样的模式可以做到各部门分工合作,保证梅葛日常传播活动有序进行。

第三,当地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开发更多适合学生学习的梅葛文化课与兴趣活动,真正做到“梅葛文化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也可以尝试采取由传承人集中培训当地学校教师的方式,培养一批具有梅葛文化基础的教师,扩大师资力量,提高师资质量。

第四,家庭教育方面,家长首先应该支持与鼓励孩子传承与学习类似梅葛这样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要有意识地为孩子争取梅葛文化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培养孩子的民族文化兴趣。

总而言之,民族文化永远不会过时,同时,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这就更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协作努力,需要我们处于民族文化之中的每个个体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理念,用实际行动共同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一航. 姚安建立研究基地传承彝族史诗“梅葛”[J].云南科技报,2012.9.

[2]王元.姚安传承发扬梅葛文化 [J].云南科技报,2009.1.

[3]陈永香.彝族史诗梅葛的传承方式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0,01.

上一篇:高职院校公寓管理中“三自”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台湾民主政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