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快发展廊坊服务业

时间:2022-10-10 10:37:51

浅析加快发展廊坊服务业

摘要: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服务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廊坊市加快发展服务业指出了方向。因此,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快发展廊坊市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全面实现小康贡献力量。

关键词:廊坊;服务业;发展

在现展的大潮中,各大城市开始面对面地竞争资金、竞争人才、竞争市场。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将直接决定这个城市的经济活力与繁荣程度,也最终决定这个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优势。为此,许多城市纷纷把打造城市品牌、经济开放、市政建设、环境改造、招商引资、旅游发展、服务业和城市营销联系在一起,像营销产品一样营销自己的城市,以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河北省廊坊市地处京津之间、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距北京市区仅30千米,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廊坊市周边地区消费潜力巨大,发展服务业前景广 阔。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有利条件

1.政治环境

“十七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了政治和政策保障,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服务业。

2.经济环境

廊坊市已具备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经济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市场建设、房地产、交通、电信、教育、旅游、会展等都有了长足发展;仓储经营、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专卖店经营已经成为商业业态的主流;东方大学城、天下第一城、文明中华城、新世纪步行街及会展中心、廊坊国际展览馆和华日国际展览中心等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使廊坊具备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基础。

3.社会环境

廊坊市通过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得到改造和升级,焕发新的活力;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网上购物、远程教育等新的服务方式加快发展。廊坊市通过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等一系列措施,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了人才支撑。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教育、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服务性消费比重将会有较大提高,成为消费的新热点,也将拉动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4.地理环境

廊坊市毗邻京津和环渤海的特殊区位,形成了发展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在实施“大北京地区规划”和京津廊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将促进廊坊市的服务业迅速崛 起。

5.市场环境

富士康、华为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廊坊,既带来了税收,又增加了消费人口。仅富士康、华为就增加劳动力十万人。沃尔玛、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北京京客隆、屈臣氏、保龙仓等国际国内知名零售企业相继在廊坊开业,必将带动周边商圈的经济崛起,会使更多的国际型企业、品牌关注廊坊,走进廊坊,并会有更多的廊坊地方特色进入国际市 场。

二、发展服务业的主要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冲破一切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牢固树立新思想、新观念,用新的思维、新的思路付诸实践,推动服务业各项工作的开展。

2.加大服务业项目工程力度,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要突出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市场化等特点,以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为目的,加大谋划实施力度,谋划建设一批对廊坊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决定作用的服务业大项目。同时,筛选建立并不断完善优化服务业项目储备库,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储备一批前景良好的后备项目。此外,加强对服务业项目的包装和推介,推动项目工程的深入开展。

3.坚持“请进来”和“走出来”相结合,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发展的源泉。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必须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较高的服务业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发展人才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请进来就是要积极引进域外先进人才;走出去就是选派优秀专业人才到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或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培训。同时,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4.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一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正常秩序,维护市场秩序是政府的责任。要建立起统一、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二是加强政府对服务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建议在土地、税收、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一些优惠政策。三是加强宣传,转变居民就业观念。破除那种认为服务业工作低人一等的传统就业观念,引导劳动者积极从事各种服务业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5.提升形象,聚集人气,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

要充分挖掘资源,发挥潜力,改善环境,美化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知名度,以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对相关产业带动性极强的假日经济、会展经济,聚集大量的人流、物流、商品流,促进廊坊会展、旅游、购物、娱乐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继续做好河北“5•18”经贸洽谈会、“10•18”农洽会等大型会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6.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转变城乡居民消费观念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子女上学、生活、住房有保障,定会刺激消费,改变城乡居民传统的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行为,鼓励城乡居民扩大服务性消费,鼓励超前消费、信贷消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会停滞不前。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部署,从廊坊市的实际出发,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发展服务业工作。

作者单位:周树文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李刚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范增英,隋志文,王更.廊坊服务业[J].廊坊发展,2003,(4):24-27.

[2]付子顺.浅析城市品牌塑造与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7,(2):147.

上一篇:汽车产业经济的供应链研究分析 下一篇:秦皇岛体育旅游产品营销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