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与听众“桥梁”

时间:2022-10-10 09:16:19

作品与听众“桥梁”

内容提要:音乐作品是创作者、演奏者、欣赏者意向活动的产物,演奏者在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不仅具备离超的演奏技术,而且还要重新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向;全面把作品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音乐作品;演奏者;二度创作

音乐作品是创作者演奏者欣赏者意向活动的产物,一部音乐作品通过乐谱相对地确定下来以后,如果没有演奏这一创造性环节将它转化为艺术音响,没有听者在欣赏这部作品过程中丰富的心理体验和解释活动,这部音乐作品还不能算最终完成。

音乐的创作,作曲是第一个过程,演奏是第二个过程

演奏是演奏者将作曲者写成的乐谱转化为乐响以供听众欣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具有二度创作创造者的身份,从演奏者将乐谱转化为乐响的过程看,他又具有第一欣赏者的身份,演奏者即是创造着乐响的欣赏者又是欣赏着乐响的创造者。演奏员的二度创作使作品提炼和升华,演奏者可以在二度创作中体验作曲者的意图,情感思想和人格,并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甚至是艺术流派。

本文就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一粗浅论述,不妥之处求教于行家老师。

一、重新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向

有一种普遍认可的说法,即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这个简练的概括抓住了音乐的两个最为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声”即音响另一个是“情”,也就是情感。音乐是人类感情的流露,“情感倾注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会出现音乐。”深刻准确地理解作曲者的感受,才能想像出曲中所要求的意境。

音乐作品确实具有表达情感,唤起情感反应的功能。这是因为情感因素同音乐作品水融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乐音符号之系统结构中深深打上了烙印,因此体会作曲者的意向,是演奏者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正确地把握了作曲者的意向,才有可能对乐谱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挖掘。乐谱本身虽然不是音声,但却是无不融合渗透着作曲者的情感动态精神内涵。《易・系辞》云:“立象以尽意这是对艺术创作总体规律的简明概括。作曲者的意向活动是要通过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的转化映射到音乐作品中去,欣赏者往往把乐曲中的感情当做自己的感情来体验,仿佛乐曲转移到自己心中,成为自己的“心声”。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特点,使音乐能够对人的情绪产生直接的强烈影响。

把乐谱变成一个个有生命力的乐音,首先是对作品认真的研读和正确的诠释,这就要求在进行二度创作是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者的创作风格了解音乐作品的真正内涵,不能任意的篡改原作。

演奏员进行二度创作时,在乐曲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间接与直接的途径,具体细致的体验其个性特征。所谓直接途径就是直接从生活中体验间接途径则是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或其他材料去了解和体验各种感情。演奏者在对作品的重新体验中,除重视研究作曲者的第一手资料外,还应尽可能广泛地研究鉴赏作品产生时代的其它艺术形式以及相关的哲学思潮美学思想等等。演奏者通过重新体验作曲者的思想感情,探求作品的意义以及融合的思维过程,其演奏实践就会不断接近或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二、全面把握作品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演奏员在二度创作时,要全面深入的理解影响作品风貌的外部因素和作品形成的内部动因,还要全面地把握作品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还要研究作品如何体现该时期的时代精神及文艺思潮,该民族的特点以及作者的个性特点。例如演奏员在演奏《粱山伯与祝英台》时,就要大体了解作曲者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素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而创作出的情况。要了解乐曲中所表现的青年男女的忠贞爱情和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反抗的内容。

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曲者的艺术创作的产物,但作曲者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形成的,与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作品本身也因映射着群体的意识,理想,渗透着历史传统的文化信息而为当时的听众喜爱。

演奏者所面对的作品中,许多是过去历史时代传存遗留下来的,而演奏者本人又是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现实之中,因此,在二度创造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历史和当今的差异及其融合问题。单纯的从历史作品客体或单纯的从现今主体的角度来理解作品都只片面的,都不可能使演奏艺术具有常新不衰的生命力。这就要求演奏者首先必须非常重视作曲者的第一手资料,如作曲者的日记书信言论等等。其次则要清醒地认识到毕竟与作曲者在历史时代,社会环境、意识形态以及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距离,从而对艺术作品产生一种新的理解。

三、高超的演奏技术是完美体现音乐作品的保证

1 要具备精湛的演奏技术。

“只有明了形式,才会明了内容”。德国音乐家舒曼在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同时也同样重视艺术形式,重视“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他强调,为了探求音乐的形式美,要把技术的训练与掌握推到重要的位置。他告诫同行:“应当努力把简易的乐曲弹得正确,弹得完美无疵。”

没有娴熟的技巧就无法创造出美的音响,也就不能表现深刻的内容。一个演奏员,不管其对乐曲的内涵理解得多深入,想像体验多丰富,内心的感受多细致,因为演奏员内在的感受,想像并不能替代技巧。技巧的运用要以表现乐曲的内容为目的,只有掌握更多的技巧,才能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精湛的技艺,才能最大限度的塑造音乐形象,把演奏员内心的体验最准确最生动地反映出来。

把自己的情感和才能通过技术技巧的操作而转化为动人心魂的乐响,应当是演奏者永无止境的美学追求。演奏者要通过长期的技术,技巧训练,才能获得二度创作音乐作品的专业性能力,否则就不可能高质量的实现把乐谱转化为乐响的音乐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视技巧的同时,也要反对炫耀技巧而内容空洞的音乐现象。不做“音乐技术匠人”。正如舒曼指出的:“永远别醉心于卖弄技巧,醉心于所谓壮丽的效果,应当专心致志产生作曲者希望产生的印象此外均非所需。凡是超出这一点的,都是歪曲”。

2、选择最适宜表达作品内容的乐器

在表现音乐美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乐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什么样的乐器反映什么样的内容,呈现出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听胡笳、琵琶、同听丝竹、古琴、很难有相同的审美感受,《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的“楼台相会”,作曲者用小提琴的音乐代表祝英台用大提琴的音乐代表梁山伯显然,这与小提琴纤细,华丽的音色和大提琴质朴,浑厚的音色有关。

人们欣赏音乐的美,首先接触的往往是乐器音色的美。唢呐的音色对于烘托《百鸟朝凤》的优美是那么惟妙惟肖;古筝的音色及其颇具特色的演奏方法有利于表达古朴深邃的意境,渲染悲怆凄凉的氛围,显示一种悲壮美。长笛的音色是大家很熟悉的,它的低音区有些像中国的洞箫表现忧郁或沉思,有其独特的魅力。双簧管的音色容易引起人们幸福温柔的联想,而单簧管则显得冷漠平静。由不同的乐器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所产生的混合音色,其表现力更是绚丽多姿,奇妙无比。在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中,法国作曲者圣・桑为什么用低音提琴的音乐代表“大象”,用单簧管的音乐表现杜鹃的啼叫?一句话,当用音乐的声音去模仿,象征或暗示一种事物或现象时,总要以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基本特征为依据,选择那些易为听众识别,又为某种乐器的性能所擅长表现的特征,才有可能为听众所接受。

综上所述,音乐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抒感的一种艺术手段,那些艺术大师和作曲家们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进程中不断地改变他们的音乐表现手段创作出一部又一部的音乐作品,而要让这些静止的音符变成流动的音乐,就要靠演奏员的二度创作来完成,用这个中介的“桥梁连接作品与听众的共鸣和心声。

上一篇:丹青铸人生 江山展宏图 下一篇:“金陵虾王”伍建丰的画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