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

时间:2022-10-10 07:36:44

如何抓好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是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使某些遗忘的知识得以巩固,使零碎的知识得以条理化,达到加深理解、灵活运用的目的的过程。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就如何扎扎实实地抓好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重视基础,着眼语言的运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测试应着力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尤其是语言运用能力。语文考试命题总体来讲很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但是要加强整合。

对词、句的积累及理解的考查不再采用空洞的“按要求写词语”的方式,而是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如: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或警句:我爸爸口才不错,说起话来__________,文采也好,写起文章来_________,别人都说他很有学问,是个_________的人。

2.广泛积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积累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根本保障,且我认为六年级语文的积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字词方面的积累。字词对于篇章如砖块对于房屋,学生没有充分而准确的知识积累,却想要理解篇章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可见积累字词的重要性。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教师在课文教学时一定要对一些易认错的字词严把质量关,即要求学生能够读准音、记住形、明其意。

2.2名言佳句的积累。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名言佳句,对这些名言佳句的识记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3古诗、歇后语、俗语、谚语言的积累。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特点是语言精练,它们或感情丰富,或哲理深刻;歇后语、俗语和谚语虽然相对通俗易懂,但也言简意赅,让人喜闻乐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对一些古诗名句、歇后语、俗语、谚语等进行识记和背诵,并学会运用,如根据句子填上适当的古诗或歇后语等(爸爸一个人长期在外打工,每当节日来临之际都要打电话回家,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3.复习要讲求实效。

复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可以随文复习,以新课教学目标为点带出旧知旧文同步复习;也可采用归类复习法,也就是以知识点为点,带出文本进行复习。这样就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

4.复习要求活。

机械重复是复习的大忌,应当尽力避免。所谓求“活”,就是要在复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变式、变序、综合”的方法,把知识活学活用。在“活”中求得扎扎实实的复习效果,在“活”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活”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5.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

5.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5.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做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5.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5.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5.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6.扩句的复习。

6.1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6.2扩写句子要注意的问题

6.2.1要在原句的基础上进行扩写,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成分。

6.2.2扩充的词语要跟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

6.2.3添加的成分要注意排列顺序。

7.缩句的复习。

7.1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分,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简洁。

7.2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7.2.1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7.2.2其次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7.2.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7.3缩写句子时的注意事项。

7.3.1缩句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

7.3.2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枝叶”尽可能去掉。

7.3.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可能会颠倒句子的原意。

7.3.4句子中的“着、了、过”和“啊、吗、呢、呀”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8.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三个为主。

8.1以学生为主。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要架起学生与教材之间沟通的桥梁。复习时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8.2以课本为主。现在有很多复习资料,具有新、全、活等特点,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题量大,能力要求高。根据这些特点,复习时既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使他们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8.3以课内为主。尽量在课堂上将问题解决,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上一篇:有感于语文课堂“讲得太多” 下一篇:信息化与知识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