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四种急性时相蛋白对肝硬化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时间:2022-10-10 06:22:15

探讨四种急性时相蛋白对肝硬化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继发感染时测定各种急性期蛋白(APP)对此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1例肝硬化继发感染的患者进行4种急性期蛋白(CRP、AAG、CER和HPT)的动态检测,61例肝硬化继发感染者中34例患者继发感染,在感染控制前后均进行监测,其余27例肝硬化患者没有并发感染,测定一般情况下的4中急性期蛋白。结果 61 例患者中继发感染的34例患者的急性期蛋白都比感染前高, 组内差异有具有实际意义。经临床治疗感染后,急性期蛋白的水平均下降, 但持续高于感染之前水平。结论 4种肝硬化的急性期蛋白值水平的变化对于观察关英华继发感染和指导进行抗感染治疗, 估计临床治疗预后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性期蛋白;肝硬化;早期继发感染

肝病患者肝脏的功能会因病变而减退,从而使机体本身的抵抗力逐渐下降,因此肝硬化患者常常会出现继发感染,肺部发生感染较常见,其发生率为30%多,低于腹腔内感染,感染后可因大量腹水导致肺组织被压迫或被迫长期卧床,引起患者痰液排出不畅,肝硬化治疗期间压迫治疗,严重患者需要鼻饲导致粘膜损伤,也会造成肠道屏障破坏等。临床医生在治疗肝硬化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同时需及时识别继发感染,识别继发感染不能仅仅依赖患者的体温和肢体末梢的血象变化,还要通过生化检测数据和病原学培养检测来综合分析,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降低肝硬化感染的病死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 年 1月~ 2012 年 3 月在我院住院患者肝硬化组61例,入选的肝硬化患者其中乙醇性肝硬化5例,肝炎肝硬化18例,寄生虫性肝硬化6例,代谢性肝硬化9例,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19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1例,胆汁性肝硬化1例,隐源性肝硬化1例 。其中肝硬化继发感染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3~79岁,平均54.95岁。没有继发感染组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26~78岁,平均54.14岁。两组间的年龄大小比较无差别。肝硬化进展较快出现恶变者不能纳入研究。

1.2肝硬化诊断标准[2] 根据中华医学会分会及寄生虫相关学分会联合制定的对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1.3方法 选择满足入选标准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6所有肝硬化患者治疗后出现感染34例,无感染27例。所有肝硬化患者在入院后当天采血1次,第2 d再采血1次,继发感染后第3 d采血1次,24 h内测定CRP,AAG,CER和HPT,CRP正常值

1.4感染的验证标准[3] ①血液培养阳性;②逐渐出现明确的感染体征;③体温和免疫细胞数都升高;④发现病灶。使用抗感染药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满足≥2者便临床上确定为感染。

1.5方法 抽取患者入院当日和入院后第2 d外周静脉血3 mL;血标本及时离心分离血液血清[4],测定4种急性期蛋白。采用特定的蛋白分析系统,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筛查出早起感染者进行抗感染治疗,肝硬化确诊感染者于感染被控制后3 d内再采血1次,再次测定四种蛋白。

1.6数据分析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α=0.05为检验标准,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所有肝硬化患者感染组和肺感染组的CRP,AAG,HPT和CHR的测定结果,见表1。感染控制后的四个测定值与感染时相比,差异有意义(P

3讨论

4种急性期蛋白的生物学感染发热方面的功能还在研究中,已发现CRP有补体激活及身体内环境的调理作用,CER还可干扰氧基的形成,HPT能与血红蛋白结合,抑制脂类氧化,AAG在蛋白位于A1的球蛋白位,肝脏出现实质性病变时这些蛋白合成受到抑制,生成减少[2]。在确诊感染时检测血中的细菌产物及细菌代谢物质:测定血中细菌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均可以穿过肠壁进行扩散,并同时产生多种细胞活性因子,肝硬化患者的体内高水平的TNFa、IL-6、IL-1过度激活败血症系统的通路,严重时诱发肾功能下降甚至休克。肝硬化等末期肝病患者并发感染引起了世界各地临床医师的重视,对早期诊断感染及运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有深入认识[4]。本次研究性试验显示,各项急性期蛋白在确诊肝硬化早期感染及对治疗疗效的评价,发现CRP测定值得价值最高,其敏感度好,CRP>8 mg/L时要警惕并发感染。

综合分析,4种急性期蛋白中CRP对肝硬化早期感染有比较敏感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应多应用测定急性期蛋白的方式发现肝硬化早期感染,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克军.C 反应蛋白在严重肝病继发感染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9):82.

[2]程乾刚.C反应蛋白水平在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继发感染早期的诊断意义[J].江西医药2007,42(7):599-601.

[3]张颖.肝硬化继发感染的临床特点[J].河北医药,2000.22(6):443.

[4]董培玲.肝硬化继发感染:挑战与对策[J].北京医学,2011.33(9):763-765.

上一篇:观察雷贝拉唑、铝碳酸镁及两药联合对胆囊切除... 下一篇:介入检查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