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初探

时间:2022-10-10 06:01:33

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初探

摘 要: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企业正向着文化管理阶段迈进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新的管理理论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企业有无自己特有的先进文化,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并保持朝气和生命力。

关键词:建锰公司 企业文化建设 初探

前言: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说通俗一点,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一种习惯,是企业之魂。

1.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建锰公司)前身为云南建水锰矿,始建于1958年,2005年改制设立为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与云南文山斗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成为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12个重点锰矿之一,在建水县境内拥有平台、芦寨两个采矿权。公司现有锰矿石年开采能力15万吨,高锰酸钾年生产能力0.3万吨,锰系合金年生产能力20万吨。主要产品有:“朝晖牌”天然放电锰粉、锰硅合金、碳素锰铁和“迎晖牌”高锰酸钾。经过54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集采矿、冶炼、化工为一体的中一型联合企业,2012年底资产总额196001万元,从业人员数1331余人。 公司先后被国务院、云南省、红河州和建水县授予“国家二级企业”、“清洁工厂”、“云南省百强企业”、“云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朝晖牌”商标和“迎晖牌”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继2006年通过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2009年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云南省质量效益型企业”称号,2010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011年12月通过矿山安全标准化(四级)验收。 按照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发展目标,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年产3万吨高锰酸钾项目和30万吨/年锰系合金节能新技术新装备示范项目建设,达到年销售收入40亿,实现利税5亿元,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环保、节能减排水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公司将发展成为锰系合金产业的领军企业。

2.建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迄今为止,建锰公司已走过54年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建设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打下了不同的烙印。从建矿初期的“住着茅草蓬,喝着泥塘水,人挖肩挑、大干锰业”,到上世纪90年代企业困难时期的“甩开膀子创路子、勒紧裤带过日子”到21世纪初“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的提炼,再到今天 “实施产业升级战略、打造行业领先地位”,国际一流、锰业典范、做强锰业、产业报国等理念的提出,无不体现了时代的特色,同时也见证的企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其间,建锰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传承、扬弃、创新和提炼的过程。把那些虽有时代特色,但对企业发展没有前瞻性的理念予以剔除,把那些既体现企业厚重历史底蕴又符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并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理念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建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是:首先,无论从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核心价值观等理念方面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还未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炼,仍散见于各种会议、宣传标语口号、教育培训、文艺体育等活动中;其次,绝大部分员工对企业文化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缺乏理性的认识,总认为生产经营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第一位的,而企业文化建设是空泛的,务虚的,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可有可无;第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专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机构刚成雏形,还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第四,体现企业文化的各种标志、标识还没有统一。第五,建锰公司54年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优良传统,还未真正找到借以展现、传承和弘扬的企业文化的平台。第六,建锰公司和他的母公司――斗南公司之间存在着历史底蕴、人文环境、价值观念和传统习惯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母子间难以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凡此种种,已在向建锰公司昭示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3.对建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面对建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要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先进的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生产力、打造品牌、培育名牌、拓展市场并形成支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3.1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建立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目前国内存在一种片面的认识,即认为企业文化是高层文化。其实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它必须要得到企业全体成员的认同。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企业文化。作为建锰公司要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和斗南公司党委的安排部署,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实际,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充分利用广播、闭路电视、企业报、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加大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各个层面的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提出各方意见,然后提取精华部分进行整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指导实践,让全体员工认识到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大家共同创造的,它来于自员工群体,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实施更大程度上得到全体员工的欢迎和接纳。只有得人心的企业文化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3.2围绕生产经营管理,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首先,要结合企业管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搞好“三标一体化”贯标工作。在贯标过程中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贯标工作结合起来,把全司不同层面,不同岗位员工的职责量化,明确责任,提高可操作性。同时把各生产单位和各部门的贯标工作更好地衔接来,既统一于整个公司三标一体化工作的大框架内,又各俱特色,从而使公司各单位、各部门之间工作有效地协调和衔接,使工作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次,结合生产经营工作和项目建设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针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利用适合的载体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通过活动逐步解决安全生产、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不断优化QC活动的形式,扩大活动领域,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并通过活动达到解决问题、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良好效果,从而让广大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来,为企业的做优做强献计献策,贡献力量。第三,结合制度的贯彻落实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把公司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严格落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一项重要工作,在不断对现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的同时,加强对各基层单位工作的考核。考核不是目的,要通过科学而实在的考核,不断提高基层单位的工作水平、管理水平,从而形成工作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常态,而其停滞或倒退为异常的与时俱进的良好局面。

3.3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使企业文化建

设规范进行,高效运作。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团队,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实行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其次,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在实行主管领导问责制的同时,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给予重奖;第三,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专业管理团队提升能力素质的培训,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只有通过采取诸如“走出去、请进来”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强有力的培训,使企业文化建设专业管理团队的视野得到拓展,专业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才能高效运作,也才能最终取得明显效果。

3.4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制度建设,使企业文化建设掷地有声,声形凸显。对于企业而言,制度建设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尺。要想使企业文化建设掷地有声,声形凸显,一定要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为指引,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行为准则,并使这些制度、职责、准则能够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愿景和发展战略等企业文化目标、变他律为自律,变约束为习惯,为企业文化建设变无形为有形提供有力有效的“抓手”。[1]

3.5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又要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创新。

建锰公司,54年的艰难历程,积淀了许多值得称道的优良传统和价值理念,当然,也不乏一些糟粕流传至今,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除了传统的东西以外,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与世界文化最前沿的一些理念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以至于企业文化缺乏时代脉动和对员工的感染力。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又要致力于文化的创新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我们既要有敢于走出家门兼收并蓄的精神,更要有敢于走出国门去吮吸发达国家中那些世界著名企业的文化建设精髓的勇气,唯有这样,才能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坚强保证。

3.6企业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物力、财力作保障。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装饰品,它扎根于员工,溶于企业员工的思想、言行之中,然而它又有灌输性,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如企业形象策划,各种庆典,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等,再如各种标识、标志、礼仪服饰的统一等等,都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障。

4.结语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更甚则是“功亏一篑”。因此建锰公司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搞好,一定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到关系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并保持朝气和生命力的高度来认识,结合企业的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样,企业文化建设的春天就离我们不远了。

参考文献:

[1]丁金武.“铝”途有道 至高至远.[J]《云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02

上一篇:对建筑与室内装饰设计的探讨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