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应加强对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管理

时间:2022-10-10 05:59:11

银行应加强对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管理

作者简介:贾烨琳(1972-),呼和浩特市林县,审计师,本科,经济责任审计及金融领域业务方向。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银行信贷资金效率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银行信贷资金效率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不得不重视银行信贷资金问题,为此我国银行加强对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管理。本文从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业务应该关注的风险类型入手,引出银行信贷资金效率偏低的因素及其信贷资金效率偏低的影响,进而详细的对银行加强对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业务的管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加强;信贷资金;受托支付管理

国民经济的发展与银行信贷资金效率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银行信贷资金效率低将会引起我国国民经济不能可持续的稳定增长,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当国民经济不能可持续的稳定增长时将又会反过来作用于银行信贷资金效率,使银行信贷资金效率极具降低,因此不得不重视银行信贷资金问题,对此我国银行加强对信贷资金的委托支付管理。

1.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业务应该关注的风险

我国整体的银行信贷资金状况是,银行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走款所占比例逐年升高,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方式由最初执行困难到逐渐被借款人和贷款行接受,同时贷款品种由刚开始的有限品种个数的执行受托支付款到现在几乎涵盖了全部的贷款品种。但是从我国银行非现场监测的情况看,部门银行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业务在资金流向和支付形式等多方面存在风险。

1.1 关注银行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资金流向

银行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的目的是,通过信贷资金贷款受托支付,严格掌控借款人的资金的用途,同时按照用途将贷款直接划分给最终的受益人。但是银行只注重对信贷资金受托支付的支付环节进行监督管理,难以达到阻止多种多样的资金进入市场的手段,由此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解决:第一方面,企业为了打断单一银行的资金监控,可以采取将资金在不同银行间划转的方式;第二方面,增加资金的流向渠道,个人客户、企业客户可以从网银进行支付,资金流向银行较难进行监督管理,还可以通过银行结算渠道走款的方式,这种资金流向渠道是较为传统的;第三方面,从流程上看,银行只负责借款人借款到贷款合同约定受益人之间的资金流动,对贷款受益人的收益情况和如何利用、运转资金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要求。

1.2 关注信贷资金受托支付资金延迟支付

根据信贷资金受托支付中实贷实付的原则,贷款人应当在发放贷款的当天,通过借款人的账户支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但是由于存在的客观原因不能使贷款资金在当天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针对该现象贷款人可以在下一个工作日完成受托支付工作。

1.3 关注信贷资金的受托资金支付与受托信息是否相符合

一种是部分银行综合消费贷款交易或发放个人经营贷款为借款人的关系人,一种是部分贷款资金转入交易对手财务出纳工作人员的个人账户里,而没有直接转入交易对手的对公账号里,这种方式存在贷款资金被挪用的风险。对于操作不规范的信贷资金委托支付,部分贷款支付后由于没有取得有效转账凭证,所以无法落实跟踪个人账户,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借款人出示的企业账户开设在其他的银行,贷款资金转入企业账户后就不再受贷款人的支付控制,导致实际资金流向无法准确掌控。

2.银行信贷资金的效率偏低的因素以及影响

2.1 银行信贷资金效率低的影响因素

一是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我国银行长久以来实行的方式是粗放型增长,该增长方式是一种通过资源高消耗和高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它存在的缺陷是经济增长的实现是通过大规模的资源投入、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缓慢、工作人员素质较差、生产经营效率低下、以及经济增长呈周期较长的波动型;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和不对称信息的内容;社会信用环境方面;政府体制方面;商业银行自身方面等,以上就是在各银行在经营管理结构方面上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管理效率低下的因素,因此,要加强提高银行员工整体素质,不仅提升员工文化知识水平,而且加强思想道德水平,进而达到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处理业务的水平能力的目的。

2.2 银行信贷资金的效率偏低的影响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银行信贷资金效率低实际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大大缓解国民经济增长的速率;对金融体系的影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银行,由此可见,银行信贷资金的效率偏低严重影响我国的金融体系;对商业银行自身的影响,银行主要收益获取的业务是资产业务,在资产业务中主要的部分是贷款业务,显而易见,信贷资金效率和银行的效益息息相关,互相影响;对企业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企业严重受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经济方式的影响,造成资金产出能力较低,因此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严重受获取银行信贷资金的影响。

3.我国银行加强对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管理

3.1 逐渐加强完善信贷资金委托支付管理的规章体系

为了利于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准确评价、识别被监督管理单位的行为,达成双方认知的统一性,在要求各银行颁布有关具体的实施细则的同时,也要求监督管理部门适当、合理的颁布监督管理细则,对国家相关规定中比较容易产生认识偏差的方面、或者是比较笼统的方面进行完善或合理的补充。

3.2 规范银团和大型集团客户贷款行为

对于银团贷款,应当加强参与行、行间的信息沟通,就银团贷款信贷资金受托管理新规章制定的明确规范,达到保证合理合规的使用贷款资金;对于大型集团客户贷款,建议监督管理部门出台相对应的规章制度,达到规范制定集团客户贷款或者集团客户行为使用管理的条例,约束其违规行为。

3.3 强化审批流程

改进审批资金的流程,加强宣传,进而达到推进个人或企业对贷款新规章制度的接受程度。根据我国银行信贷资金受托支付的调查表明,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个人信贷资金受托支付的反应较为强烈,但随着银行信贷资金受托支付调查的深入了解,不难发现,上述情况是由于对国家相关银行规定了解不深刻而造成的,所以,各银行应该加强宣传新规章制度的力度,与此同时,应注重使银行工作人员完整、全面的了解贷款的新规章制度,避免银行工作人员在向客户宣传、介绍、或者是办理业务的期间,自身产生错误的行为,让顾客产生错误的认识。在个人信贷资金委托支付方面,应当针对社会背景找寻突破,对贷款审批流程进行改进,提前介入目标客户,信贷人员可提前介入对于资金较为继续的客户或者是银行的老客户,约定潜在的交易对手,使在一定程度内可自由支配,这样不仅提高交易对手和借款人的议价能力,并使其获利,而且还同时提高对贷款新规章制度的认知。

3.4 充分利用新规章制度,达到灵活应对借款人的需求

各银行应在把持风险底线原则的同时,灵活确定委托支付金额的最低标准,把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的程度,而且还可以落实新规章制度;在个人信贷资金方面,可以对借款人放松支付要求,实施自主支付,达到保证借款用款需求的效果。

4.小结

综合全文,银行和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信贷资金的委托支付管理,本文从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业务应当关注的风险类型入手,并简单的对其进行介绍,引出银行信贷资金效率偏低的因素及其信贷资金效率偏低的影响,进而详细的对银行加强对信贷资金的受托支付业务的管理进行阐述,纠正以为贷款新规就是受托支付的错误认识。(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审计局)

参考文献

[1]杨占峰.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虚假“受托支付”的风险及应对[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13(7):34-35.

[2]熊建钢 汪志勇.贷款受托支付业务运营风险及防范[J].中国金融电脑,2012, 34(9):129-130.

[3]吴志远.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农村信贷资金外流现象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 24(2):67-68.

上一篇:金融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下一篇:浅议我国物业公司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