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东省苍山县牛蒡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时间:2022-10-10 05:44:46

浅析山东省苍山县牛蒡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摘 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山东省苍山县牛蒡产业发展现状所面对的问题,主要有牛蒡规模化发展中存在农药残留、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牛蒡加工配套设施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产销组织体系不健全等,将严重影响牛蒡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苍山县牛蒡在国内外市场上有更高的份额,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牛蒡;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苍山县牛蒡生产现状概述

牛蒡,原产地为中国,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大力子,主要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质根,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菊科植物特有的物质—菊酚,可利咽化痰,治咳嗽,风热感冒等;牛蒡中的胡萝卜素和钙的含量是地下根茎类蔬菜中极高的一种,其综合营养价值远远高于我们日常所吃的胡萝卜、山药、马铃薯等;牛蒡去皮后遇氧气变色,就是因为其含铁量高的缘故。而铁是人体造血功能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因此牛蒡食用、保健、药用价值很高,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目前牛蒡已成为苍山蔬菜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主要分布在苍山县的庄坞、层山、二庙等乡镇,县内种植面积9万余亩,县外发展种植基地11万余亩,总产55万吨,占到全国面积的50%以上。牛蒡是苍山的主要经济作物,对其给予了较高的经济期望值,这一特殊农作物也成为当地经济,尤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牛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在牛蒡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农药、化肥、塑料薄膜,使牛蒡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产量大幅度增加。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新问题,因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农药残留量的增加使牛蒡食品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农机工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产销体系不健全,牛蒡价格波动较大;知名度不够,国内由于价格偏高食用较少,例如在西安华润万家超市,牛蒡价格是9.9元/斤,经过笔者长期观察,购买者较少;牛蒡加工品种少,加工程度低;牛蒡的产量受天气的影响较大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牛蒡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牛蒡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为使牛蒡生产达到可持续发展,增加蒡农收入,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1.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生态补偿制度

牛蒡产业化经营是提高牛蒡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已不是单项产品,单个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经营环节、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积极推进牛蒡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利于把牛蒡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系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地提高牛蒡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企业、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订单式生产格局。

如果农户在牛蒡种植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龙头企业会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采取措施干预农户施用化肥和农药的行为。但是对于化肥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为与企业利润无关,龙头企业一般不关注。因此,需要对无公害绿色牛蒡加工的企业减免税收,优先扶持这些产品高新技术的开发。反之,对牛蒡生产化肥农药严重的龙头企业人征收污染环境建设费,促使企业干预农户施用化肥农药。

2.培养新型农民

牛蒡产业化经营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应该把人才培养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在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在牛蒡主产区可以考虑将九年义务教育改为十年义务教育,而这第十年就是对那些不上高中的同学同那些有创业意向的农民集中到一起进行技术培训,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既能提高产量同时也能解决一部分劳动力问题,劳动力外流的问题也得以控制。

3.政府支持,建立健全牛蒡生产销售服务体系

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成立苍山县牛蒡行业协会,及时把牛蒡的价格给蒡农,让蒡农合理的种植,同时加大设施发展,加快牛蒡标准化基地建设,创出自己的品牌,实现农超、农校对接,减少牛蒡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提高蒡农收入,稳定牛蒡价格,逐步建立稳定的产销体系。

4.继续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近年来研究表明,经常食用牛蒡可防人体过早衰老,并可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中国牛蒡90%出口到日本,为什么国内食用较少呢?因此,有必要专门制作有关牛蒡的营养价值和如何烹饪的电视节目,利用广告、网络、报纸等媒体扩大宣传,让多数人门认识到“蔬菜之王”牛蒡的药用保健价值、食用价值,让人们逐渐了解牛蒡的食用方法,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使牛蒡产品既有出口市场的规模又有国内市场作后盾,并逐渐由稀特蔬菜发展为日常蔬菜。

5.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现如今牛蒡企业数量多,但做大做强的很少;大多数以直接出口初级产品,能够深加工的少;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非常激烈,各企业应当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开发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例如:牛蒡饮料、牛蒡酥片、牛蒡罐头、牛蒡面条、牛蒡方便面、牛蒡速溶冲剂、牛蒡营养粉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6.实现牛蒡积和产业转变

牛蒡积和产业—牛蒡种植与二、三产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交叉渗透、互利合作的产业间融合发展方式。蒡农将初级产品出售获得本产业的利润(获取一产利润),同时,也可以将一产的初级产品作为原料,以独资、参股或合作的形式交叉延伸进入属于第二产业的牛蒡加工业,获取全部或部分二产利润(获取二产利润),生产的产品继续以参股、批发或直供的合作方式拓展渗透进入属于第三产业的物流配送、批发零售、直供专营获取全部或部分三产利润(获取三产利润)。这种牛蒡产业与二、三产业交叉合作发展的方式,使蒡农获得了三个产业的相对应的积和效益,据此称为“牛蒡积和产业”。以现有牛蒡产业化发展为基础,鼓励和引导牛蒡与二、三产业加速融合,更要鼓励大型工商企业、服务业到牛蒡产地创办或者与蒡农合作联合投资牛蒡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促进牛蒡与二、三产业跨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实现单一牛蒡向“接二连三”的“牛蒡积和产业”转变。

7.引进外资,扩大合作,做大牛蒡产业

在苍山县牛蒡主产区,(下转第75页)(上接第73页)资本属于稀缺资源,企业规模小,加工品种少,也是受资本少这个瓶颈的制约。引进外资或与外商合作来发展牛蒡产业是未来趋势,所以,苍山县牛蒡主产区要抓住机遇,加强与外商合作来将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为特色产业,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福一方。

参考文献:

[1]蒿峰.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2-36.

[2]刘永佶.中国农村经济[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3]赵邦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28-32.

[4]魏垂敬.牛蒡价格变动与农民收入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物价,2006(03):28-29.

[5]魏垂敬.徐州牛蒡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J].长江蔬菜,2006(12):1-2.

作者简介:吴爱栋(1981—),男,山东临沂人,大学本科,西京学院经济管理一系教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农业经济。

上一篇:新型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河北省民营企业出口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