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教学略谈

时间:2022-10-10 02:30:12

高中古诗词教学略谈

古诗词是我国悠悠五千年文化发展史的瑰宝,是古人文学经典的代表。其凝练的文字、深远的意蕴、优美的意境,虽经历几千年,依然不减魅力,不失光彩。那么作为当代高中生,他们在远离古诗作者几千年的现在,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和文字所赋予的魅力?这是高中乃至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古诗词教育的重点。在高考的方向指引下,古诗词教学发生着根本性的改革和创新。周先慎先生认为:“读者对诗歌的接受过程,就是艺术鉴赏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而真正的接受,就必须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即诗歌的意境中去。”让诗歌入学生的脑、入学生的心,这是古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但这需要有一定的准备和条件才能实现。

一、了解古诗的特点

“了解”环节只是学习古诗的初始阶段,通过对诗歌语言、知识、内容的了解,学生一步步地融入这首诗中来。古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阻碍了我们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因此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古典诗歌。正如周先慎先生所说:“了解是接受诗歌的基础,也是对诗歌艺术鉴赏的开始。了解不等于鉴赏,但没有了解就谈不上鉴赏,也就不可能真正接受一首诗歌。”那么我们要了解什么呢?周先慎先生对“联想”的分类是建立在欣赏者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建构上的,中学生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较高的知识素养就不到“联想”的第二种状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古诗的写作特点等,这都是帮助学生更好理地解古诗的途径。古典诗歌知识丰富,教师要根据具体学情让学生了解诗歌知识,在积累中建构知识框架。

二、感受古诗的“韵”

韵,古诗有“韵”,这是学习古诗首先要明确的知识点。有的古诗韵不变化,有的古诗韵在变化。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有一个特点,它的韵总是在变化”,我们要感受这首诗的情感和韵律,尽管我们不一定懂,也不一定要全面了解,但我们还是要注意。老师对此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学生理解古诗的重要因素。不一定要全面理解和掌握古诗的韵律规律,但是要让学生粗略了解古诗的韵对古诗写作的重要性。韵是古诗朗诵的重点,是作者写作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朗诵和背诵的过程中,要重视韵在整首诗歌中的作用。韵是诗歌灵魂,也是诗歌美的标志,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蕴美,这是学生学习古诗的关键。

三、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诗歌的写作背景包括作品的写作背景是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背景是了解一首古诗最重要的因素。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作者的情感,这就要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去理解,诗人的社会地位、文化地缘、人生追求等因素都是诗人写作背景的深层因素。诗歌作品都印证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的了解也是了解和理解诗歌内容的重要因素。老师要求学生除了从文本去分析,还要了解背景。唐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很强盛的一个朝代,盛唐又是最强盛的时期。读书人、知识分子大多不甘心读书,他们都很想去边塞、去沙场、去建功立业,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是当时诗人普遍的一个心理特点。由此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并能推断出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诗歌。不同时代的诗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经历,这就是诗歌内容丰富多彩的原因。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华夏文明的记载。学生学习古诗,可以领略古代文明,感受文辞的优美、意境的优美,高度凝练的文辞蕴含着无穷的深远意境,这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领悟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去把握诗词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入到诗歌文本中、深入到诗人的思想中和灵魂中去和作者一同感悟要表达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掌握才是高质量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也才是高水平的。

上一篇:初中信息艺术教学策略分析 下一篇: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