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施用量对甘薯生长及鲜薯产量的影响

时间:2022-10-10 09:48:09

摘 要:甘薯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667m2施N12kg能较好的协调甘薯藤蔓与块根的生长,块根产量高,为甘薯高产栽培的适宜施N量。

关键词:甘薯;施氮量;鲜薯产量

中图分类号 S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33-02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肥料品种,合理施用氮肥是提高甘薯鲜薯产量和改善鲜薯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1-3],生产中过多或不合理施用氮肥,不仅达不到提高鲜薯产量的目的,而且会降低块根产量和氮肥的利用率,增加生产成本,污染环境[2,4]。为探讨甘薯生产适宜的氮肥用量,2011-2012年我们开展了氮肥施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试验,旨在为甘薯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连城县揭乐乡罗坊村,试验地土壤为灰沙泥田,耕层土壤有机质为13.9g/kg,碱解氮为103.0mg/kg,速效磷为54.4mg/kg,速效钾为133.0mg/kg,pH为4.8,前作种植水稻。供试品种为金山630,7月16日栽插。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各处理设计见表1,每个处理4次重复(第4重复作调查用),试验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4m2,各小区用田埂隔开,单排单灌,氮、钾肥35%作基肥,65%作为追肥施用,磷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每小区栽植薯苗115株,各处理田管水平一致。

1.3 观察记载内容 薯苗栽植后每隔30d调查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情况,收获前进行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调查,分小区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薯不同氮肥施用量地上部及地下部生长分析 田间调查表明,甘薯地上部鲜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促进了甘薯茎叶的生长。生长前期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间鲜薯重无明显差异,生长中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促进了甘薯地上部的生长,地上部光合物质向地下部块根输送也增多,促进结薯和块根膨大。从T/R值变化趋势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平衡点(T/R=1)有延后的趋势,处理6在生长到90d T/R为1.11,可见氮肥施用过多,易造成地上部旺长,光合物质向地下部块根输送减少,影响块根产量的提高2.2 不同氮肥施用量鲜薯产量比较 在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中以处理5鲜薯产量最高,平均单产为3 969.6kg/667m2,其次是处理6鲜薯平均单产3 755.7kg/667m2,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12.23>F0.01=5.64)。比较各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处理5、处理6及处理4鲜薯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处理3、2、1鲜薯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处理2和1鲜薯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见表3)。

2.4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在667m2施氮3~12kg时,施单位重量氮肥的增产效果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667m2施氮高于12kg时氮肥农学效率显著下降;在667m2施氮3~15kg时,单位重量的氮肥的产出率表现出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递减。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甘薯在施氮量为12.0kg/667m2时,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协调,块根膨大快,鲜薯产量高;甘薯施氮量少,营养生长量小,鲜薯产量低;甘薯施氮量达15.0kg/667m2时,茎叶有徒长的趋势,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平衡点(T/R=1)延后,光合物质向地下部块根输送少,块根膨大与增重减慢。

施用氮肥对提高鲜薯产量有决定性的作用,本试验甘薯施氮量在≤12.0kg/667m2时,鲜薯产量与增产效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着甘薯施氮量的继续增加,鲜薯产量与增产效果呈下降的趋势,甘薯适宜的施氮量为12.0kg/667m2。

甘薯不同品种存在耐肥性的差异[5-6],不同甘薯品种适宜的施氮量及甘薯植株氮含量对块根形成与变化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姚建武,艾绍英,周修冲,等.甘薯的氮肥效应及适土栽培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0,6:33-34.

[2]张海芝.氮素化肥最大效益和最小污染技术措施[J].中国农学通报,2004,6(20):299-300,350.

[3]史春余,张晓冬,张超,等. 甘薯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与利用[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2(16):389-394.

[4]张弘,卓丽,丁义,等.甘薯产量与精确施肥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4:78-79.

[5]杨新泉,冯锋,宋长青,等.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3):373-376.

[6]王树钿,邹玉真,于作庆,等.甘薯不同品种高产需氮量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82,4:30-35,57. (责编:陶学军)

上一篇:浅谈高职《药物检验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股骨粗隆间骨折不愈合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