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用量对番茄生长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时间:2022-07-28 07:04:16

不同氮肥用量对番茄生长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摘 要: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对番茄生长性状、果实品质及植株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2(N=2 g/盆)处理的单株结果数(21.5个/株)、平均单果质量(6.5 g/个)均达最高值,该处理所产果实鲜样VC 含量(37.5 mg/100 g)和糖酸比(9.4)均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叶>茎,而钾含量则表现为果实>茎>叶。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各器官中氮、钾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N2处理显著高于N1、CK和N4(P

关键词:番茄;氮;磷;钾;肥料用量;品质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on)属茄科植物,原产南美洲西部高原地带,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蔬菜作物[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既能食用又能观赏、果小而色泽鲜艳、口味香甜的番茄成为阳台盆栽、庭园种植的首选蔬菜种类之一[2,3]。对于番茄的盆栽技术已有较多的报道[4,5],但关于盆栽过程中氮肥适宜施用量的研究则鲜见报道,以往有关番茄的肥料施用研究住往集中于大田生产[6~9]。因此,试验以盆栽的方式,探讨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番茄生长、品质及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家庭盆栽番茄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供试番茄品种为Micro-Tom,种子购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采用下口径×上口径×高=10 cm×

20 cm×20 cm的花盆进行盆栽试验,为了防止水肥流失,每个花盆配有塑料托盘,当有多余的水流入托盘时,则将其倒回盆中。栽培基质为普通菜园土,pH值5.5,含有机碳10.8 g/kg,碱解氮95.7 mg/kg,有效磷9.9 mg/kg,速效钾105.5 mg/kg。每个花盆装土壤5 kg。

2015年11月18日播种。盆栽试验在浙江农林大学温室大棚中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不同氮素用量的处理,每个处理栽植10盆,每盆1株,3次重复。不同处理养分投入量如表1所示。栽植前将磷钾肥及1/3的氮肥与土壤混合均匀,装盆待用,其余氮肥分别于栽培后20、40 d各施入一半,以配成溶液的方式进行浇施。试验过程中的其他管理均一致。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于2016年5月中旬盛果期,调查植株高度、冠幅、果实个数及单果质量。同时采用全收获法调查叶、茎、果实生物量并采集不同部位样品。

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折光仪测定,可溶性总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糖酸比为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的比值,VC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果实品质均为鲜样测定)。将叶、茎及果实切片分别装入信封中,置于烘箱内,105℃杀青30 min,70℃ 烘48 h至恒量。样品粉碎过0.5 mm筛,经H2SO4-H2O2消煮后,采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氮含量,火焰光度计法测定钾含量,钼蓝比色-分光光度法测定磷含量[10]。

1.3 统计方法

运用DPS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LSD法检验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肥用量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知,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番茄株高和冠幅增加,而后保持相对稳定,而单株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等则表现为先增加而后降低;N2处理的单株结果数(21.5个/株)、单果质量(6.5 g/个)、果实横纵径(23.6、26.7 mm)均为最大,显著高于N1、CK处理(P0.05)。

2.2 不同氮肥用量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由表2看出,不同氮肥用量中以N2处理的VC含量(37.5 mg/100 g)和糖酸比(9.4)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

2.3 不同施氮量对番茄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从图1可知,不同氮肥用量下番茄植株中氮含量大小均表现为果实>叶>茎。各处理果实、叶、茎中氮含量分别为8.3~12.7、7.3~10.8、3.1~5.0 g/kg,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各器官中氮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N2处理显著高于N1、CK和N4(P0.05)。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氮肥用量下番茄植株中磷含量大小均表现为果实>叶>茎。各处理果实、叶、茎中磷含量分别为3.6~4.7、2.3~2.6、1.8~2.2 g/kg,各器官磷含量在不同氮肥用量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不同氮肥用量下番茄植株中钾含量大小则表现为果实>茎>叶。各处理果实、茎、叶中钾含量分别介于17.2~22.1、9.9~18.3、5.0~10.2 g/kg,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各器官中钾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N2处理显著高于N1、CK和N4(P0.05)(图3)。

3 结论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番茄株高和冠幅先增加,而后保持相对稳定,而单株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等则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番茄植株中氮、磷含量均表现为果实>叶>茎,而钾含量则表现为果实>茎>叶。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各器官中氮、钾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N2处理显著高于N1、CK和N4(P

参考文献

[1] 聂大杭,梁青,张艳龙,等.不同氮肥用量对番茄养分含量、分布及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2):31-34.

[2] 陈惠阳,邹志云.观赏番茄栽培试验研究[J].北方园艺,2006(4):16-18.

[3] 吴艳,石瑶,翟丽江,等.观赏番茄的栽培方法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3):134-136.

[4] 周淑香,关法春,杜兴臣.观赏番茄有机生态型盆栽技术[J].北方园艺,2006(3):73.

[5] 吴俊锋.观赏番茄黄矮品种栽培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12(2):75,94.

[6] 姜慧敏,张建峰,杨俊诚,等.不同施氮模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3):375-378.

[7] 张守才,赵征宇,孙永红,等.设施栽培番茄的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2):65-71.

[8] 范雪莲,戚自荣,裘建荣,等.慈溪市樱桃番茄密度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316-317.

[9] 刘备,张民,张务帅,等.控释氮肥对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29(2):232-237.

[10]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上一篇: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