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10 09:34:45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

据有关数据显示,高校贫困生62.5%来自农村,20.5%来自老少边穷地区。这是因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由于自然环境、改革开放的程度和优惠政策等原因,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经济还相当落后,收入水平低。这些低收入家庭除了要承担高额的学费,其他日常消费开支也在日益的增长,根本无力承担,这就导致了部分高校学生生活上的贫困。

2.制度改革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财政压力以及免费高等教育的缺陷等原因,从1996年起,我国各类高校普遍实行收费制度。特别是近几年,教育部宣布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高校收费就越来越多。从2002年的学费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来看,学费水平已经超过了农民居民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的4倍,是高收入组人均收入纯收入的71.65%。而对城市居民来说,学费水平也已经达到了中上收入组的47.62%,是低收入组的115.75%[1]。因此,从当前的学费水平来看,一般的家庭和贫困家庭都难以承担高校收费的压力。再加上助学工作相对滞后,这就直接导致了贫困生比例的逐年增加。

3.家庭贫困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直接原因

由于我国大学生上学的经费大都来自于家庭,所以家庭贫困是使得贫困生问题凸显的直接原因。这主要包括农民家庭、城镇下岗职工家庭、部分多子女家庭、单亲及父母双亡的家庭等。这些家庭的经济来源十分有限或不稳定,贫困的程度可想而知,若是家里再供养一到两个大学生,生活就更是苦不堪言了。因此,这些家庭就成为高校贫困生,尤其是特困生的产生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贫困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已逐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贫困生助学工作尚未建立起足够完善的工作机制,助学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成效,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突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贫困生的评定不完善,易出现假冒“贫困生”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主要包括生源地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两种方式。生源地认定是由生源地的民政部门开具证明,但由于开具证明方不是出资方,不涉及地方的切身利益,国家也没有设定可参照的标准,缺乏监督机制,所以不负责任和随意填开证明的现象常常发生。高校自身认定方式容易出现“乐队花车效应”,在讨论不充分的情况下,看似民主的决策,其实是大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屈从于权威,意见被老师或学生干部所左右的结果,使得参与成为形式[2]。而且目前在准确确定贫困生标准上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学生的实际困难只有本人最清楚,学校很难界定救助范围,就容易出现“模糊化”操作的状态。可见,各高校的贫困生认定方法普遍存在随意性大,准确性差,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将并不贫困的学生认定为贫困生,不仅扩大了资助面,降低了资助的效益,还严重削弱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效果,资助的教育功能无法得到体现。

2.只重视经济资助,忽视精神解困和能力发展

由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的内涵已不单单指经济贫困方面了,因经济贫困而引发的“三困”(心理贫困、学业贫困、就业贫困)已经凸显得越发严重了。如果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目的还只是追求让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话,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要求和贫困生工作面临的新要求。而长期以来,我国对贫困生的资助观念大多只停留在经济资助的层面上,忽视了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而造成的心理问题和就业问题,对贫困生的心理和发展成才方面的困难认识不够,没有很好的将国家的资助政策和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没有形成解决贫困学生存在的问题的整体解决思路。

3.资金分配不均,易出现救助中的“贫富分化”

由于各高校的认识程度和财力状况的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资助贫困生的工作开展得很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包括各高校之间的不平衡,还包括一个学校内经济困难的学生之间的不平衡。高校所处的地区越是贫困,获得的学生助学资金就越少,而且社会也更关注那些重点高校的救助,这就使得一些弱势地区和一般院校的贫困生要得到救助非常的困难,而一些强势的地区和知名度高的院校的贫困生获得的资助已远远超过了合理的救助金额。同时,由于缺乏对每个贫困学生救助的综合情况的掌握,就形成重复资助、覆盖面过窄等资助金分配不平衡的现象,使得个别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受助金额远远超过了本身需求的,而其他贫困生却得不到应有的资助。这两种不平衡都违背了救助贫困生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教育公平,最终影响了贫困生救助活动的公平公正。

三、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以上各方面的原因以及管理不当使得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严重和复杂,因此建立有效的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位一体的资助机制,建立健全扶助体制,同时加大贫困生自身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了。

1.广泛争取全社会力量助学,切实解决贫困生问题

高校贫困生问题现已成为一个学生忧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关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各级政府部门要认识到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着力完善贫困生的助学贷款政策制度,积极制定和落实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配套政策,从制度上保证各个高校的贫困生的入学与完成学业。高校也要依据相应的政策法规,充分利用好资助款项,突出奖学金“奖优”和助学金“助贫”的功能,进一步完善贫困生的资助制度。但是仅仅依靠政府和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极努力争取社会上的力量参与助学。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发动社会团体,私人和慈善机构提供赞助,进而激发社会各种力量团结互助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新风尚。

2.加强调查研究,准确认定贫困生,并建立动态学生档案

由于造成贫困生的原因很多,而贫困生的程度也不一致,高校可通过个人申请与集体认定相结合,群众推荐和组织审查相结合,经济收入和现实消费情况相结合等形式,准确地认定贫困生,减少资助工作的误差。切实纠正实际工作中的“无标准”操作问题,针对不同情况加以认真分析,建立贫困生动态管理档案,实现资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准确地掌握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分类资助。还要努力开拓网络服务功能,做到学工部、团委、银行等有关部门信息共享,交互查询和监督,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地实施资助活动。

3.注重心理疏导,帮助贫困生摆脱思想上的“贫困”

要想使贫困生实现完全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精神脱贫与心理解困的力度,做到精神鼓励与物质资助相结合,解除经济困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实现“济贫・扶志・强能”三维并进。学校工作者应深入到贫困生中去,了解贫困生的思想动态,为他们排忧解难,可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或邀请一些曾是贫困生的成功人士来校“现身说法”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励他们要自主自强自立,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还可建立由心理健康讲座、辅导面询和心理训练等方式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组贫困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贫困观,提高自我应对困难的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余传杰.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几点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4),97-99.

[2]敖晓研.对高校贫困生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39-41.

上一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若干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大学自治与司法介入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