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大豆生产中的重迎茬问题

时间:2022-10-10 09:04:10

如何解决大豆生产中的重迎茬问题

摘 要: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与土壤、气候、水分、地势、农艺措施和病虫害的多寡都有密切的关系,了解这些规律就可以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采用避重就轻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迎茬对大豆生产的危害。

关键词:大豆重迎茬;原因;控制措施

1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国际上通常有三种观点,一是营养偏耗的观点,认为大豆重迎茬减产是因为大豆单一作物连年种植使土壤养分吸收的单一性,致使养分偏耗造成减产;二是毒素毒害的观点,认为大豆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根际微生物分泌有毒物质对根系的毒害造成减产;三是病虫害积累对大豆的危害造成减产。

2 合理轮作

解决大豆重迎茬危害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合理的轮作制度,在当前大豆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把重迎茬区别开来,尽量减少重茬,适当迎茬。大豆重迎茬危害程度与重茬年限、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水分状况等有直接关系。重茬年限越长,危害越重。从土类上看,土质肥微酸性土壤减产幅度小于土质瘠薄、偏碱性土壤;从土壤有机质看,同一重茬年限,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减产幅度小,反之则大;从地势上看,在水分不足情况下,平地和二洼地减产幅度小,而岗坡地减产幅度大。

3 选用抗病品种

实践证明,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是减轻重迎茬对产量影响的经济有效的措施。在黑龙江省的中西部孢囊线虫发病比较重的地区,可选择抗孢囊线虫的品种,另外还应做到不同品种合理搭配,轮换种植以减轻重迎茬危害。调换使用品种,可使根际微生物及适应病虫害生理小种得到改变,有减轻重迎茬危害的效果。

4 合理耕作,增施肥料,改善大豆生育环境

大豆重迎茬,尤其是连年重茬,土紧实板结而缺少团粒结构,肥力下降。进行合理的土壤耕作,可以破坏结层,为大豆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并可有效减轻病虫危害。在土壤耕作上要坚持以深松为主的松、翻、耙,旋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大力推广深松耕法。

深松从时期上看有三种方法;一是整地深松也叫做深松起垄,二是深松播种,三是中耕时进行垄沟深松。深松可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为土壤前期放寒增温、抗旱耐涝创造了适宜的条件,有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

翻耙整地、重耙灭茬以及旋耕。这些耕作措施可以破坏原来的土体结构,疏松耕层,并且可以减缓病虫危害。不同整地的时间和不同的整地方法,效果差异很大。从整地时间上看,伏秋整地优于春整地;从整地方法上翻耙整地优于重耙灭茬。

5 合理施肥

5.1增施农肥 有机农肥是完全肥料,它不仅矿质元素丰富,而且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作物生长的特殊激素物质。增施有机农肥不仅可以平衡供给大豆营养,而且也可以改善重迎茬造成的不良的土壤环境,是减缓产量损失的多效性措施。一般每公顷施优质农肥20 t,在北部和东部地区,人均土地面积大,大量施农肥有一定难度,应积极度推广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5.2合理使用化肥 据对不同重迎茬年限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测定表明;随着重茬年限的增多,土壤中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平均每年减少水解氮 20 PPM(百万分之一),降低趋势相当明显:相关分析表明重茬大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减少是重茬产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重迎茬地块速效氮含量降低,根瘤稀少固氮能力减弱,因而在底肥氮肥不足的情况下,于大豆苗期或者花期追施氮肥效果相当明显。

5.3适量补充微肥 土壤养分含量分析表明,随着重茬年限的增多,硼、钼、锌等微量元素成倍减少。据调查,黑龙江省土壤中北部地区含硼量低,东部地区含锰量低,西部地区锰和锌含量低,应用微量元素肥料,补充重迎茬地块微量元素的不足,以减缓重迎茬危害、增加产量,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6 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目前生产上单位面积保苗株树不够,尤其是重迎茬地块,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由于重迎茬地块病虫害加重、土壤环境恶化,对大豆生长极为不利,容易造成缺苗现象。因此对于重迎茬地块,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比正茬增加8 %~10 %),并提高播种质量,从而增加保苗株数。

7 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草害

7.1及时铲趟,搞好深松 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及时铲趟,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 %。后期在草籽尚未成熟前拔净大草。

7.2喷灌 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当时旱情和生长发育需水规律而定。喷水量:分枝—开花期30 mm,开花—结荚期 30~40 mm,结荚鼓粒期30~50 mm,喷灌强度应小于土壤入渗速度,以地表不产生径流、不破坏土壤结构、地表不板结为原则;雾化水滴直径为1~3.5 mm;喷灌均匀度85 %。

7.3病虫害防治 大豆重迎茬为病源真菌,虫卵、蛹以及成虫越冬创造了良好的土壤场所,病源真菌积累量大、虫源基数增高,致使重迎茬大豆病虫害严重,并随着重茬年限增多,大豆病虫害发生程度越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地下病虫害有孢囊线虫、根腐病和根蛆,可用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75~100包衣的方法防治,也可用35 %乙基硫环磷或35 %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 %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

7.4叶面追肥 在大豆开花始期根据大豆长相,如果前期长势较差时,每公顷用尿素10 kg,磷酸二氢钾1500 g或三料磷肥133 g和硫酸钾66 g,溶于500 kg水中进行喷施。对未微肥做种肥或没用微肥拌种的地块,可加入微肥喷施。

上一篇:关于木材产值有价收购生产的探讨 下一篇:浅议森林病虫鼠害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