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块教学对提高工作记忆效率的作用研究

时间:2022-10-10 08:40:31

语块教学对提高工作记忆效率的作用研究

摘要:本研究从工作记忆的认知角度出发,根据工作记忆的发展潜势特点, 探讨了有效的语块教学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工作记忆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词汇习得效率和英语水平的作用。

关键词:语块教学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发展潜势认知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of working memory, and especially working memory growth potential,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has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exical Approach in improving both of the students’ lexical acquisition efficiency and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through optimizing their working memory.

Key words: Lexical Approach; working memory; working memory growth potential; cognition

一、引言

工作记忆是认知心理学家Baddeley和Hitch于1974年提出的一种人类认知记忆的加工体系。它是一种特殊的短时记忆,是语言输入、输出和理解的缓冲器,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的加工和储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当外部刺激信息首先进入人的感觉记忆之中,再经过必要的注意,一部分会进入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主要负责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并用它来加工处理从感觉记忆中传来的信息,然后将某些结果作为信息储存进长时记忆中,其余未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则从工作记忆中抹去。因此,虽然工作记忆的特点表现为储存容量有限,信息保持的时间也很短,但相对于只强调存储的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既强调存储,又强调加工,对于语言理解、学习、推理、思维等复杂认知任务的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Baddeley 2003)。

心理语言学研究认为,记忆是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工作记忆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充分肯定,其所具有的一些发展潜势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虽然工作记忆的储存容量有限,信息保持时间很短,但长期的训练或大量的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知识的保持效果,提高工作记忆效率,克服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扩大它的记忆容量。此外,工作记忆又与认知任务的性质密切相关,工作记忆反映了具体任务领域的特点和要求,特殊的实践或训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记忆的效果(张威 2008)。

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证明,语言既是一个以语法为基础的、可分析的、相对封闭的系统,又是一个以记忆为基础的、程式化(即词块化)的、相对开放的系统(Skehan 1998)。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交际者很少使用一个个孤立的词汇,而是使用一串串具有语用功能的语块。语言的记忆和存储、输出和使用不是以单个词为单位,而是以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的语言板块结构来进行的,这些语块结构构成了人类交际的最小单位(Beeker,1975)。Widdowson(1989)认为,学习语块比学习语法更重要,语言知识在相当程度上是语块的知识。然而,二语学习者在语块知识上有较大的欠缺,在外语教学界,人们也没有给予语块教学应有的地位,语块教学甚至被长期忽视。因此,许多研究都倡导要高度重视语块的学习与教学。

在本研究正式开始前,笔者对所任教的二个年级的研究生进行了有关词汇学习的问卷调查。92%的学生均认为影响其顺利进行听说读写的最大障碍就是词汇量小。74%的学生平时记忆词汇的方法就是孤立地背单词,缺乏语块意识,也不了解语块特征。相当部分学生由于外语表达不流利或交际效果不理想,严重挫伤了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笔者认为,学生虽然学了十多年英语,也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但表达能力却没有相应提高,说/写出的句子不准确、不流畅、不地道,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掌握足够的目的语语块,导致外语输出受限。

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的是调查学生语块知识的掌握情况、语块知识与书面语或口语流利性之间的关系、语块学习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地位等(丁言仁等 2005),但是,结合工作记忆的认知特点对学生进行语块教学训练的实证研究鲜见刊载。鉴于此,本研究试图从工作记忆的认知角度出发,根据工作记忆的发展潜势特点,通过对所任教的硕士研究生班级进行语块教学训练,探讨有效的语块教学对提高工作记忆效率,提高学生词汇习得的效率,进而提高英语水平的作用,以期在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研究方面收抛砖引玉之效。

二、研究方案与结果

1.受试。本研究跨年度进行,受试为均由笔者任教综合英语的2008和2009级的两个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班。2008班级为对照班,40人,只进行常规的综合英语教学而没有任何语块教学训练;2009班级为实验班,40人,在实施常规的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侧重对学生进行语块教学训练。在对实验班实施常规教学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对学生语块意识的培训。实验开始前,两班均分别用同一套入学测试题进行英语水平测验。作为一种前测工具,采用T检验法检验:假设取显著水平a=0.05,查自由度为39的T(39,0.05)值=2.021,由于T=.553,绝对值小于T(39,0.05),因此,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表1)。

2.实验假设。通过记忆语块可以增加记忆容量,减轻工作记忆的负荷,从而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3.工具。本研究的测量工具包括:入学英语水平测试成绩;用于前测的关于词汇学习的调查问卷;后测的访谈;期末英语考试成绩。

4.培训过程。为引起实验班学生对语块学习的重视,笔者每单元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语块教学,辅之以输入+输出活动。教学重点及主要环节包括:

⑴语块意识的灌输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及具体做法:传授真实语言素材中语块的组合方式、变化方式及其应用情景;新语块列入词汇表中;识别课文中的典型语块、规范的语块,归类并通过足量的听读输入、母语语块和外语语块的对比与翻译、写作、口头表达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强化记忆,促使学生将预制语块内化成心理语块,增强学生的语块意识和识别能力,逐步养成自觉地注意、模仿和运用语块的习惯,鼓励他们积累语块并形成个人语块词库,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⑵输出能力的训练。教学重点及具体做法:通过采用英汉互译和说写结合等输出方式,着重训练学生在语块层次上的连续表述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小句、句子的连续表述能力。训练学生提取外语语块的能力,提高他们使用语块的流利性。在翻译过程中,通过搜索和使用平时积累的同母语相对应的目的语语块,增加译文表达的自然性与流畅性,提高译文质量。在口语教学中,根据所教语块的语用功能特点开展相应的会话活动;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利用所学语块润饰作文措词,提高行文的流利性与地道性。

⑶词汇知识深度的拓展。教学重点及具体做法:指导学生更好地利用有效的工作记忆容量,提高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讲授搭配、意群、构词法、词汇记忆策略等预制语块知识,如:创造心理连接(按语义特征划定词语范畴、通过联想扩展词汇、把新词用于语境中、新旧知识连接等)、运用意象(借助意象、语义映射)、建构知识的结构框架、重复和循环联系增强复习效果、提供背景知识和借助语境推理等,使学生对语块的概念意义范围加以正确区分和使用。

⑷数据收集结果。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与实验,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在语块意识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实验班学生在语块运用方面有明显的主动性。一学期培训结束后,笔者采用同一份期末英语考试卷对2009班级学生进行测试。经采用T检验法进一步检验发现,假设取显著水平a=0.05,查自由度为39的T(39,0.05)值=2.021,由于T=-2.661(表二)绝对值大于T(39,0.05),因此,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后测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表2)。

我们还采用T检验法进一步检验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各测试项目成绩是否呈显著性差异(表3)。

假设取显著水平a=0.05,查自由度为39的T(39,0.05)

值=2.021,通过表3测试项目中T值和T(39,0.05)值=2.021比较发现,呈显著性差异的测试项目有词汇和写作。无显著性差异的测试项目有阅读、翻译和泛读。从无显著性差异的测试项目阅读、翻译和泛读中我们发现,平均值(Mean)差异较大的是阅读项目,实验班后测阅读平均成绩(22.90)高于对照班的对应成绩(21.85),可以说明阅读项目虽无显著性差异,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从表1、2、3可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测平均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经过语块教学培训的实验班后测成绩比未经过语块教学培训的对照班的后测成绩要好。以上结果说明,在教学中加强语块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5.个例访谈调查结果。笔者在期末考试前在实验班进行了一次词汇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是一位女同学。查阅入学测试成绩发现,该女同学的成绩属班上中等偏下水平。期末考试,她的成绩在班上属中上水平。从测试的各项目情况看,女同学考得明显好的是词汇、阅读和写作。笔者对这位女同学进行了访谈时,她表示语块学习使她受益匪浅。由于英语基础不太好,她一直苦于没有有效的方法解决词汇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在语块学习过程中,她积极投入,刻苦学习,初步尝到了甜头。她强调说,语块学习一开始较之记忆单个词的方法要麻烦得多,更需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的毅力。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会感到语感和自信心都增强不少。她感觉坚持语块学习后,似乎单词记忆力好了许多,词汇量有较大增加,尤其是作文写作进步较大,以前有思路但由于词汇有限写不出,现在她受单词所困的情况缓解了一些,可以比较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她认为语块学习对于她这种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失为一种突破瓶颈的有效学习方法。她还建议应该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就提倡这种学习方法,不至于在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的阶段才来进行这种训练。

三、实验的结果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

在本研究中,实验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词汇与写作成绩较之于对照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词汇成绩无疑是最直接的表现,而写作成绩则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写作需要语法、词汇、目的语文化知识等综合语言文化知识的支撑,尤其是词汇知识的支撑,因而最能体现学生的语言水平。写作时,从词汇、词组、句子到文章主题等各个层面都需要对信息进行临时储存和加工,因而会挤占大量的工作记忆容量。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丁言仁等(2005)关于学生运用词块的能力与其写作水平密切相关的观点。研究显示,语块使用能力强的学生写作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这说明,由于语块的使用扩大了工作记忆的容量,缓解了学生临时组装语句的压力,使他们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内容的深化和意义的表达上,因而这些高分学生的作文在语言表达、挖掘主题和深化思想上都显示出了一定的水平。研究从一定的角度反映,语块教学对输出性技能的提高有较快和较大的促进。

本研究中,实验班后测阅读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班的阅读成绩,说明阅读项目虽无显著性差异,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本研究的阅读、翻译和泛读成绩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可能由于语块训练的时间不长,阅读、翻译和泛读的效果又涉及到语篇理解、背景知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学生都能够普遍地明显提高显然不太现实。因此,研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语块学习可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取得更大的成效,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研究结果支持了Ellis(1990)的观点:预先调整的输入比交际中调整的输入更能有效地促进语言习得。学生如果将语块作为整体来学习并储存在记忆中,在实时交际和使用时就可直接提取,从而减少了搜索词语及选择搭配词语的困难,提高语言资源信息处理效率,提高语言输出和表达的流利性、地道性和生动性。尤其是语块结构在语言中出现频率高且依附语境,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容易产生形式-语境-功能联系,易于记忆。鼓励学生通过以整体的形式习得并以独立的单位储存,可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交际时,学生直接从记忆库中及时提取现成的作为整体的词汇短语,不必考虑语法,注意力可集中到内容的深化和意义的表达上,这样就克服了认知加工限制的局限性,扩大了工作记忆的容量,既降低了语言习得的难度,又保持了言语的流畅和准确(段士平 2007)。本研究重点训练词汇知识深度,即学生的语块识别能力和使用能力,也就是改善学生语言交际的流利性和地道性。本研究将语块教学纳入课堂教学中,语块教学与课文学习相结合,辅之以输入与产出相结合的重复与循环的练习,学生在语块训练中接触到和运用的都是语境化的真实的语言材料,所学词汇的语用、社会、语境和隐喻特征等得到不断的增强,促进了知识在记忆中的保持。虽然实验仅进行了一个学期,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的英语成绩尤其是语言输出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语块学习易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成就感会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语块教学的特殊训练和大量的实践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外语学习环境的欠缺:可提高工作记忆的效果,减轻学生词汇学习的“石化”现象。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语块,有利于提高言语交际的流利性和选词的地道性。还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习得语块的同时,也习得了与之相对应的语用策略。

从对本研究的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语块教学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知识的保持效果,克服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提高工作记忆效率。研究支持了Van Dijk 和Kintsch(1983)的建构整合模型:被输入的语言材料要经历信息的分解―整合―新信息的分解―再整合的一系列反复的加工过程。每一次循环所形成的由若干信息组成的组块会暂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为最终形成语言材料的完整表征做好储备。如果这些信息组块间不能形成连贯的语篇表征,理解系统就要在长时记忆中搜索激活有关知识,因而对工作记忆容量有很大的需求。但如果相关的知识能被迅速激活,工作记忆中存储的不相关信息就会被迅速淘汰,因而节省了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形成了完整的心理表征。桂诗春(2003)明确提出,外语学习就是要注意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把几个程序组合为一个程序,以提高工作记忆的容量,从而大大加快执行的步伐,达到语言的自动化。

2.外语教学要重视认知的作用。教学中应注意提高工作记忆的效果,拓展外语的长时记忆容量。而将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操练。特别是通过特殊的操练和大量的实践,对信息的认知会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容易转向自动化,这时工作记忆中信息的保持会越来越容易,占用的工作记忆容量会越来越少。在任何层次的学习中,学生的吸收都是关键,而通过特殊的训练和大量的实践使学生运用认知促进吸收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结语

本研究虽然实验时间较短,样本较小,研究的方案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研究结果却有较好的说服力,实验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充分调动认知因素的作用的前提下,语块教学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知识的保持效果,通过适当运用教学与学习策略,学习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提高工作记忆效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就要求学生学好和用好外语语块是不现实的。语块教学要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能掌握和运用恰当的语块学习方法,并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积极主动并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短期内取得明显的进步是完全有可能的。本研究认为,与其让学生反反复复地在疑虑、焦急中摸索,不如让教师交给他们一把开启思路的钥匙。持之以恒地将语块教学落到实处,运用认知手段促进知识的吸收,所形成的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种语言能力产生积极的连带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Baddeley,A.D. Working Memory and Language: An Overview[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2003, (36).

[2]Baddeley A.D. & G. J. Hitch. Working Memory [A]. In G. H. Bower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 [C](Vol. 8). New York: Academic, 1974.

[3]Beeker J. The Phrasal Lexicon[M]. Cambridge M-ass: Bolt and Newman, 1975.

[4]Ellis N. C. Sequencing in SLA: Phonological Me-mory. Chunking and Points of Order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6, (18).

[5]Ellis N. C. Memory for Language [A]. In P. Ro-binson (eds.).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C]. New York: Cambridge, 2001.

[6]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U. 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7]Widdowson H. 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for use[J]. Applied Linguistics (10), 1989.

[8]Van Dijk, T. A. & W. Kintsch. 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3.

[9]丁言仁、戚焱:《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10]段士平:《从词块能力看词汇深度习得中的“高原现象”》,《国外外语教学》,2007.4。

[11]桂诗春:《记忆和英语学习》,《外语界》,2003.3。

[12]李晓媛:《俞理明.关键图示对二语听力理解中工作记忆负荷削减作用的研究》,《现代外语》,2009.2。

[13]彭建武:《连通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外语界》,2002.4。

[14]谢春辉:《国外工作记忆在语言教学领域内的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

[15]温植胜:《外语学能研究新视角――工作记忆效应》,《现代外语》,2007.1。

[16]张威:《同声传译对工作记忆发展潜势的特殊影响研究》,《现代外语》,2008.4。

[17]赵小沛:《外语教学不可忽视认知的重要性》,《外语界》,2001.3。

方玲玲:广东工业大学国语学院。

上一篇:独立学院篮球选修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下一篇:“悲剧中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