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的艺术---班主任工作艺术

时间:2022-10-10 08:10:11

敲“门”的艺术---班主任工作艺术

新世纪之初,班主任面对的是学生不再是一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启的大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两性关系的迷惘、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班主任教师再不能指望通过强迫力进入这个世界。而能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步。在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工作艺术是“敲门的艺术”,这一艺术成为了班主任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班主任工作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有着许多共性,比如表达的情感性、习得的领悟性、表现的综合性等,在表达过程中必定有大量的情感投入。一个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他(她)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乃至整个生活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的,学生的欢乐是教师的欢乐,学生的悲伤是教师的悲伤,学生的成功便是教师的成功。

学科知识可以通过背诵、做习题、讨论等方法习得,但是班主任要想把班管理好,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他人的经验作法是行不通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规律的掌握必须经过一个心领神会的过程。我们曾看到许多教师在参加优秀教师经验交流会时,听得津津有味,记得详详细细,但是回到学校,回到自己的班级别人的经验却用不上,教育教学工作依然故我,效果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学习别人的教育艺术、教育机智,不能照搬,而要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也就是说,别人的好的方法要经过自己的头脑的思考,要经过自己教育实践的多次的检验和自己多次的修正,最后成为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育教学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们对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班主任成为自己的偶像,和善而不乏刚毅,博学而不乏幽默。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做好很关键:

1. 多理解,少责罚。“爱,是理解的别名。”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给学生以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与学习,让其充分意识到你在真诚地爱护他们,真心地希望他们成功。如此,学生定能从中汲取动力,不断进步。有些班主任认为,在学生面前总要“留一手”,深不可测则更好。我却以为,要敢于向学生“亮底”。只有你给学生以真诚,你才能换得学生对你的真诚。毕竟教育不是玩魔术。

2. 要拥有一颗包容之心。青少年往往是非常幼稚甚至麻木的,难免会犯错。我们不能总是用成人的目光来审视之,有时不妨设身处地地替他们多想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一味地训斥、发火(须知发火往往是无能的表现)甚至惩罚。倘使这样,学生即使一时低下了头,离开了你,他(她)的头照样会昂起来的,因为他们口服而心不服。

3. 多身教,少说教。“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应该抓住儿童善于模仿的天性,不失时机地为其作好表率的作用。教育他们不要迟到,最有说服力的办法是班主任每次都早到;教育他们要热爱劳动,最好的方法是和他们一起劳动。如此,学生耳濡目染,用不着再多的说教,你可能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多耐心,少草率。有时,对学生的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现象经常存在,这就需要班主任有较好的韧性,不厌其烦地再做工作。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你会达到目的的。切不可意气用事、草率了断。班主任还应深入到学生中去,细心地捕捉、反馈学生中的信息,争取把一些事情解决在萌芽状态。

5. 多表扬,少批评。批评和表扬学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个教育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理性的设计自己的教育行为,这一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步,而不是惩罚学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的荣誉感尤为强烈。一声褒奖往往能点燃其智慧的火花,激发其进取的信心。过多的批评则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太多地感到求学的艰难、成长的烦恼,从而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因此,不要吝惜你的一个微笑、一句赞美,也许它会造就出一个天才!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可复制的;孩子是湿软的泥土,不是定型的陶土,只要有耐心、爱心,都能塑造成精品;教书是一种职业,教育人是一种事业;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教育人是一门艺术。作为班主任,必须要用自己的爱心和童心去真诚地面对所有的学生,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对于所谓“问题”学生,即使不喜欢他(她),也要看到他(她)的好(优点)。

班主任工作是无止境的,对班主任来说关键是热爱教育、热爱班主任工作,只要有一个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就会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抓好班级工作,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上一篇:无锡市房屋白蚁预防合同(官方范本) 下一篇:[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工作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