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第二人生”在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0 06:47:19

谈“第二人生”在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在介绍“第二人生”概念的同时通过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对比阐述了利用多用户虚拟环境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势,并以两个基于“第二人生”的教育培训案例详细说明了虚拟学习的实际应用,最后对虚拟学习在我国的发展予以展望。

[关键词] 多用户虚拟环境 虚拟学习 教育培训

概述“第二人生”

“第二人生”(SL)(省略)于2003年由Linden Lab创建,是一种基于多媒介的(multi-media based)多用户虚拟环境(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简称MUVEs)。

尽管近年来新创建的虚拟环境不断增加,“第二人生”一直是有史以来最大且最受欢迎的三维立体虚拟世界的代表。至今已有来自150多个国家的180万人注册成为“第二人生”的“公民”,由他们创建的虚拟版图相当于1亿8千万的实体地理面积。这个3D虚拟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由用户创造的物品和浸入式体验(immersion experience),用户们可以在这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会面交流,享受从现场音乐到角色扮演的各种娱乐形式,以及探索其独特的环境和社群等等。此外,这里也有和真实世界类似的经济活动,用户们可以通过创造和买卖物品参与到世界上最大的由用户创建的虚拟经济体中。由于“第二人生”的这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真实性、交互性和具有无限可能的创造性,全世界已有700多家教育培训机构与之合作,将虚拟学习环境纳入到他们的课程体系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人生”虚拟学习的优势

与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学习方式相比,“第二人生”所创造的虚拟学习世界拥有不少优势,使它为当前教育界面临的许多难题提供了解决途径(SL Education Brochure, 2011)。第一,虚拟学习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并且它能更好地保持学生参与度。因为,作为一个社交网络平台,“第二人生”具有多媒体和多用户的环境特点,它能使许多学生同时处于某个虚拟环境中,通过文本信息、语音对话及各自的虚拟形象(avatar)的手势或行动进行交流,这就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本人学习风格的学习体验。此外,虚拟世界里的交流对参与度也有要求,一旦某人的虚拟形象向前倒伏,其他人都会发现并且知道他/她可能已经离开电脑键盘或鼠标几分钟了。第二,虚拟世界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真实。“第二人生”中有许许多多模拟真实世界创造的景观和场所,如教堂、博物馆、航天中心、金字塔等,所以当学生们的虚拟形象处于其中时,便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远比课本上的文字或平面图像带给人的印象深刻。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而言,到虚拟世界中外国人创建的区域(island)上一节浸入式语言课带给他们的体会将是难忘的。在“第二人生”所提供的众多的教育场所中,已有不少用于医疗和健康培训的成功案例(省略/sl.htm),它们使参与者获得了从参观虚拟诊所和模拟诊疗技术到了解饮食与健康关系以及接受精神健康知识教育在内的各种体验。第三,“第二人生”缩短了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距离。无论是在家、学校、还是某个咖啡馆,只要有网络连接就能获取学习资源,并能投入到个人演讲、一对一交流、小组讨论等和真实课堂一样的学习体验之中,这不仅突破了学习场景的局限,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们获得了认识感受其他国家、种族和文化的机会。不同地区的教育机构还可以就共同的教育目标在“第二人生”上建立合作项目,分享教学资源,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最后,努力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所有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利用虚拟学习环境完成教育目标可以大量减少师生群体每天乘坐交通工具前往实体教育场所造成的碳排放。如今的青年一代是网络利用率最高的群体,将他们对于网络媒体的兴趣引导至虚拟学习世界中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能帮助解决降低教育开支、减少逃课率和辍学率等其他问题。

案例分析

与2D网络相比,“第二人生”的3D虚拟世界能带来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体验。正是这些优势使得许多以“第二人生”为基地的教育培训和研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西方国家涌现,虚拟世界与教育界的合作的无穷潜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挖掘,例如:一直致力于开发新媒体技术潜力的250家教育机构联合组织the New Media Consortium(NMC―www.省略/)在2007年就向其成员推荐“第二人生”推出的费用低廉、配备设施的虚拟教学场所,教育机构或教师个人可以在租用后创建学习社区供学生们登录互动、完成作业或其他学习项目;最近,著名的学习课程管理系统Moodle(省略/)也与“第二人生”合作联手创建了网络学习平台Sloodle(for Second Life (SL) + Moodle―省略/)。下面就以两个成功的教育培训案例来说明“第二人生”虚拟学习的实际应用。

第一个案例“全球推广――摩洛哥计划”(Global Outreach Morocco简称G. O.省略)。这是一个只存在于虚拟世界里的、在建造艺术和航天技术方面都达到很高标准的“真正”的博物馆,这也是一个独立与任何实体组织之外的、完全由在虚拟世界里结识的志趣相投的人创建并开办的教育项目。据创办人之一Cochorane介绍,这里聚集了包括各种航天飞机、宇宙天体和以宇宙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在内的丰富展品,尤其是源自世界各地10多家航天机构的50多座原物比例的发射器和大气观测火箭模型(Cochorane, 2006)。在这个虚拟的航天世界里获得的学习体验是互动和充满创造性的,并且是在真实世界里代价高昂或无法实现的,如:游客们可以亲自操作曾服役于航天飞船和国际空间站上由加拿大制造的机器手臂的模型,也可以到太阳系里游览并登上按一定比例缩小的九大行星的模型,亲自感受其运动和结构特征。随着展品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展览方式的不断丰富, ISM还时常在虚拟世界之外与一些实体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开办培训和展览活动,这也使得它的知名度和受众与日俱增。

结 语

虽然本文中所涉及的内容仅为“第二人生”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冰山一角,但通过上述介绍不难发现,像“第二人生”这样的多用户虚拟环境所引发的教育界变革正悄然发生,新媒体技术与西方教育界的联姻以小投入获得大回报,使教育冲破年龄、资金、学科、观念等重重界限,真正实现远程化和终身化,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所带来的意义将是巨大而深远的。多用户虚拟环境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正方兴未艾,教育研究者对于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存在认识不足和技术落后等诸多障碍,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使更多的人对这一领域加深认识和了解并为其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SL Education Brochure [EB/OL]. wiki.省略/wiki/Second_Life_Education . Linden Research, 2011.

[2] Mason, H. & Moutahir, M. Multidisciplinary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n Second Life: a global approach [A/OL].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Life Education Workshop at the Second Life Community Convention, Can Francisco, 2006 [C/OL]. www.省略/SLCC06 /slcc2006-proceedings.pdf. 2010.

[3] Cochorane, K.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spaceflight museum [A/OL].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Life Education Workshop at the Second Life Community Convention, Can Francisco, 2006 [C/OL]. www.省略/SLCC06/slcc2006-proceedings.pdf. 2010.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 陕西宝鸡

上一篇: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试论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学中的语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