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的契合点

时间:2022-06-14 11:46:12

高校人才培养的契合点

[摘 要]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现代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实现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既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快速进步的时代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高校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融合

所谓科学教育是指为了更好地开发和改造自然界,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以及社会生活的进步而进行的以传授科学知识、训练科学技能、掌握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一项教育。人文教育则是指通过传授人文科学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培养其人文精神,进而能够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服务社会。

目前高校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

1.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误区

社会价值观对高校教育的冲击是造成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加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以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专业化”、“科学化”逐渐成为主宰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

2.精于知识、荒于精神的误区

知识教育与精神教育是完整的现代教育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知识是精神的载体,精神则是知识的升华,二者是内化与外化、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因为真正的科学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真正的科学精神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真正的科学教育有助于科学精神的养成,而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1]

3.人文教育本身畸形发展的误区

高校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普遍推行,重理轻文现象在高校教育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是高校人文教育的境况仍然不容乐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文教育自身的畸形发展――人文教育科学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趋向日益严重。

首先,办学目标的片面性导致人文教育的程式化。在“专业对口,提高就业率”的办学目标的指引下,高校开始走向“科技至上,智育至上”的片面化道路,导致了一些单纯的人文学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他们不得不追求自身的科学化趋向。

其次,社会的政治背景导致了人文教育意识形态的强化。也就是说“人文教育出现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取向,使人文教育变成了一种空穴,人文性遭受障蔽,使人的心灵变得越来越简单、狭隘,越来越教条、刻板”[2]。

实现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客观必然性

1.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适应现实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人们追求精神富裕的客观现实要求强化人文教育。“大学生在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同时,高校科学教育开始有所偏离,人文教育旁落,学生被物化和工具化了。”[3]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下,应该在不断传授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不断夯实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创新的能力;积极推进人文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2.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推行素质教育机制的中心环节。为了使高校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和教学环节的完善上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3.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的群体特性决定了其应该接受全面的教育。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不仅仅是通过考试选的同龄人中的一部分优秀分子,而且是正在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受教育者,今天的大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知识和文化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的主力军。只有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大学生才能具备更合理的知识结构、更强适应性和更高创造力。

实现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分析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重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是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完成的。为了使学生得到系统全面的完整教育,必须突出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2.以校园文化环境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环境是进行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对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高校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因此,应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着力建设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用健康向上、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精神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风尚统领校园”[4]。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铸就具有强烈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师资力量

实现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关键在于教师。现代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弊端就是教书育人“两张皮”,高校教师只注重“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个性的需求,忽略了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5]因此,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积极促进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杨跃民.高校人文教育问题与建议[J].理论探讨,2005(6).

[2]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8.

[3]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4]韦素玲.完善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机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6).

[5]孙晓燕.浅谈高校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4(7).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系 陕西西安

上一篇:格式塔心理学与情境设计 下一篇:本科生专业知识体系建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