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10 06:44:28

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研究

摘要:微格教学是一种培训方法,它能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我们从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入手,运用微格教学理论和方法,对声乐教学法课程进行微格教学设计,制定了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程序和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了微格教学阶段,对教学班进行了教学实验,教学效果好。

关键词: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学生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师法》、《教育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颁布,对承担提高劳动者素质任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音乐教师的基地,它以培养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为目标,为了真正实现其培养目标和规格,音乐教育专业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学技能训练,声乐教学技能又是中学音乐教师重要的教学技能之一。然而,从对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调查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演唱能力较强,而学生的教学技能却很差,普遍反映为学生参加工作后,对中学的音乐教学工作不适应。其主要原因是,高等学校音乐教学与中学音乐教学严重脱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实践证明,目前那种只重视传授专业知识和演唱技术,忽视对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和训练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在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不仅对教师授课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而且对每种教学技能的训练内容、范围、效果和质量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教学技能的培训和评价更具有可观察性、可记录性、可操作性。更加突出了教学技能的训练,化了教学技能训练。因此,对声乐教法课程进行微格教学研究,对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法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对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高质量、高水平的音乐教师队伍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设计

(一)微格教学的概念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二)微格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控制原理。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和技能训练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思维情感和行为上从无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发生改变的明确阐述。教学技能则是为达到上述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措施和技巧。在微格教学训练时,训练任何一项教学技能,针对任何一项简短的教学内容都必须受到教学目标的控制,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师范生又必须熟悉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学技能,明确技能训练的目标,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和技能训练目标控制教者的教学活动,控制媒体的选择和组合,控制教学过程的结构模式,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规范学生学习评价的标准。

2、要素分析原理。微格教学的设计把教学传播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对构成这一整体的各要素(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生、教学评价等)及其复杂的制约因素和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分析,用系统的方法对教学传播效果的动态过程进行探索,从而确定富有成效的设计教学方案。

3、优选决策原理。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对教学而言,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况,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各种策略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最好的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为了达到特定教学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优选出根据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教学方案,力争使用最佳的教学策略于特殊的教学情境。

4、反馈评价原理。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过程,它不仅有信息的单向传递,也有信息的双向交流。教育传播理论认为,反馈是教育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使教育传播过程成为双向交流系统,使教者了解到信息的传递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及时准确的评价,对自己的传播行为作出改进。在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时,必须重视反馈信息的收集,设计学习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反馈信息来控制和调整教学过程。

(三)微格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1、教学目标:在声乐教学法课程教学中,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

2、教学过程: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教学媒体条件,教师应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

3:教学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及学习结束时,如何获得反馈信息,以评价教学效果。

(四)微格教学的设计依据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评价微格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依据。微格教学时应依据声乐教学法课程的总的教学目标,结合微格教学训练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微型课教学目标,通过微格教学逐一实现微型课教学目标,从而逼近和实现教学的总目标。

2、教学内容: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时,虽然只是通过某一特定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训练,但是,这一特定的教学内容必须以教材内容为主要依据,教师应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分析教材体现出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使教师掌握分析、研究教材的方法。

3、教学对象:通过对学生特征的分析,获得学生集体及个体有关知识基础、认知特点、智力水平、演唱技能水平等各种背景资料,作为微格教学设计安排的依据。

4、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传递教学信息以及记录、储存、再现信息的各种资源的媒介。教学媒体的选择不但依赖于每种媒体的特性和功能,也有赖于教学系统中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教学内容是媒体选择的重要依据,对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尽量选择直观的媒体。对比较直观的教学内容要选择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媒体。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认知水平来选择媒体。

(五)微格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原理、微格教学的设计依据,结合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特点和声乐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程序(流程图1)。

图1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流程

二、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的实施

(一)微格教学的实施程序

为了更好的对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进行控制,根据微格教学的设计程序,结合声乐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步骤流程(流程图2)。

(二)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阶段划分

为了更好地对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我们把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分成四个阶段,每个微格教学阶段都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微格教学前指导教师对微格教学的教学目标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该项微格教学阶段应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并对该阶段微格教学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提出要求。通过微格训练有95%的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微格教学。指教者(学生)严格按照微格教学程序和教学阶段,认真准备每次的微格教案。

第一阶段、教师讲解技能训练阶段:该阶段又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学语言技能训练。教师制定出语音、语调、语气、音量、语速、节奏等教学语言技能培养目标。训练时采用朗诵歌词、讲解演唱作品、分析曲目、讲解演唱技法的形式,提高学生语言技能能力。第二部分为教师讲解技能训练。教师制定出讲解的结构、语言清晰流畅、使用例证、形成连续、进行强调、反馈等讲解技能培养目标。训练时采用讲解演唱作品、分析曲目、讲解演唱技法的形式,运用演唱法、述说法、谈话法、论说法来提高学生讲解技能能力。

图2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步骤流程

第二阶段、声乐专业技能训练阶段:该阶段又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范唱技能训练。教师制定出正确范唱、错误范唱、夸张范唱等培养目标。第二部分为伴奏技能训练。教师制定出即兴伴奏、固定伴奏培养目标。第三部分为声音辨析技能训练。教师制定出共鸣腔体使用、声音运动方向、发声状态、气息的运用、咬字吐字、歌曲情感、演唱歌曲整体性培养目标。训练方式:采用小组课微格训练的形式,从生活中各种感觉提炼出歌唱感觉、正误对比、自我感觉、形象比喻、模仿、讲解与范唱进行声乐专业技能微格训练,运用比较法、演唱法、伴奏法、例证法、述说法、谈话法、演示法、示范法,采用迁移式指导法、点拨式指导法、矫正式指导法、对比式指导法、兴趣式指导法进行微格训练,提高学生范唱技能、伴奏技能、声音辨析技能的指导能力。

第三阶段、教学控制技能训练阶段:教师制定出教学组织、教学容量、教学时间、教学节奏等控制技能培养目标。训练方式:采用小组课、个别课微格训练的形式,提高学生教学控制技能能力。

第四阶段、说课技能训练阶段:教师制定出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的“说课”能力的培养目标。采用分组“说课”微格训练的形式,运用述说法、谈话法、论说法进行“说课”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说课”能力。

(三)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与评价

1、成立微型课教学班:对温州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2002级80名学生进行微格教学分班,教师讲解技能训练、教学控制技能训练、说课技能训练微型班由5-7人组成,声乐专业技能训练由个别课、小组课的形式进行微格教学,学生在技能训练的不同阶段,根据该阶段技能的训练目标,学生轮流扮演教师讲课。

表1声乐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技能评价一览

表2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教学技能综合评价得分检验一览

三、结论

声乐教学法课程采用微格教学,更加突出和重视“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化了学生声乐教学技能和指导组织能力。加了师生间的沟通,形成和谐课堂教学气氛,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音乐专业师范生教学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责任编辑:陈娟娟)

上一篇:从POE法看人性化商业步行街设计的内核 下一篇: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