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长期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

时间:2022-10-10 06:43:35

别长期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

3岁那年,春风一度,一夜之间,小院里的杏树结满了累累的花骨朵,开满了杏花,粉的似霞,白的胜雪。父亲兴致很好,一把把她拉到身边,一字一句地教她读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父亲的普通话很标准,因此读起来很好听,琅琅上口,可是她却怎么都学不会。一遍又一遍,父亲终于失去了耐心,摇头长叹:“小笨丫,你怎么这么笨啊,将来可怎么办?”她听不懂父亲的话,仰着小脸,看着父亲发呆。父亲一见,心中来了气,拉起她的小手,狠狠地打了一下。她“哇”的一声哭了。

5岁那年,父亲去天津出差,回来给她带的礼物是天津泥人张的泥塑小人儿。那些泥人造型各异,生动逼真,她拿在手里,喜爱得不得了。

父亲说:“把那些泥人儿每样分出几个,送给叔叔家和姨姨家的表哥表姐。”因为几个孩子年龄相仿,所以每次得了好吃好玩的东西,父亲总要她分出几个给他们。可是她分来分去总分不均,急得鼻尖上冒汗,还把小巧可爱的泥人打烂了一个。父亲气极,指着她的鼻子骂:“小笨丫,笨手笨脚的,什么事情都做好,可怎么办啊?”

7岁那年,她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学习成绩平平,父亲给她请了家教,可她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管是补数学,还是上英语,总会想起小时候父亲教过的句子,比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看见天上的白云,她会说,那是牧人在赶他的羊群。看见路边的垂柳依依,她会说,那是仙女柔软的长发。

父亲无可奈何,这孩子,你说东,她打西。教她的时候,她怎么都学不会,放弃了,不教了,她又一串串往外冒。7岁了,她还不会系鞋带。有一次,早晨上学,眼瞅着要迟到了,可她却蹲在地上磨蹭了半天没有起来,原因是鞋带被她打了死结。父亲火了:“你怎么这么笨啊?系个鞋带都系不好。”

“笨拙”成了她的标签,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因而她做什么事情都瞻前顾后,生怕做不好又挨父亲的骂。她的小心谨慎与年龄不相符,让人看了有些心疼。可越是小心越做不好,到后来,她索性什么都不做。别人玩的时候,她在一旁看;别人学习的时候,她就溜号,想东想西。到后来,她变得有些不合群。

一直到11岁,小学快毕业的时候,非常意外地,她得了一个作文比赛的奖项。父亲惊愕得眼睛有些发直,不相信似的盯着她看:“你行啊,你也不是很笨啊这样全国性的比赛你都能拿到奖,可见你不是真笨!”她说:“我本来就不笨,是你天天说我笨,我就变得真笨了!”

父亲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教育学家说,心理暗示对孩子很重要。长期暗示孩子“笨”,孩子可能会真的变得很笨拙。长期暗示孩子是个坏孩子,孩子可能会真的变坏。早期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多从正面引导孩子,多从正面切入问题,孩子才会心胸宽广、视野开阔。

上一篇:帮儿子处理打架纠纷 下一篇:处心积虑催肥老公,爱情保卫战惨淡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