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网织红细胞多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时间:2022-10-10 06:40:39

肝硬化患者网织红细胞多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摘 要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多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83例肝硬化患者和69例健康对照组血液红细胞(RBC)参数及网织红细胞多种参数,并对各组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红细胞指标及网织红细胞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失代偿期患者的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与代偿期患者、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可作为肝硬化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早期的诊断指标,有助于肝硬化患者贫血的早期治疗。

关键词 肝硬化 网织红细胞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学者认为网织红细胞在贫血的早期就有变化[1],早于成熟红细胞参数。肝硬化(hepatocirrhosis,HC)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本文应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8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肝硬化患者83例,均经病史、B超证实,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75例,酒精肝5例,肝癌2例,血吸虫1例,按临床表现分为代偿期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7~72岁;失代偿期患者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29~74岁。健康对照组69例,男35例,女34例;年龄22~65岁。

标本采集所有检测对象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2ml置于含EDTA-K2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内并充分混匀。

测定方法使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实验均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所有待检标本在2小时内完成。

统计学处理采用Sigmastat3.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多参数结果比较:两组比较,除MCV外,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失代偿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多参数结果比较。

讨 论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造血原料的减少、脾功能亢进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有文献报道,肝硬化代偿期血常规多为一个系统或二个系统减少,失代偿期多为全血细胞减少[2]。从表1可见肝硬化患者存在贫血现象,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BC计数、Hb含量明显下降,RDW明显升高,MCV改变不大;而从表2看出,随着病情的加重,RBC计数、Hb含量进一步下降,RDW升高更明显,MCV变化依然不大。这说明贫血程度与病情呈正相关,此结果与相关报道相符[3,4]。RDW指标越高,说明外周血红细胞大小不等的程度越明显[5],随着肝硬化的发展,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体内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的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及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从而使红细胞大小不均,由于MCV是经过全血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数相除而得,有其局限性,故变化不大。

网织红细胞计数绝对值或相对值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一个指标,其检测对于贫血患者的诊治,判断预后均有参考价值[6]。我们应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不仅可测网织红细胞绝对值、相对值,还可按网织红细胞成熟度将其分为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中、高强度网织红细胞为含RNA量多,也就是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其与总区域网织红细胞的比值即为IRF。可应用于贫血的分类,尤其是其动态观察比网织红细胞其他指标及WBC、RBC、PLT都更为敏感,是评价红系增生活性有用的指标[7]。由表1数据可知,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RET、RET%和IRF有显著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代偿期患者RET无明显变化,但RET%和IRF已明显升高,可见IRF能早期反映骨髓造血情况。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RET%和IRF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随着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各种病因造成贫血程度的加剧,骨髓红细胞造血功能加强以弥补身体的需要,外周血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增加,使IRF进一步升高。

综上所述,IRF可作为骨髓红细胞造血功能的指标,用于进一步贫血分类。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网织红细胞多参数的分析,可有助于早期判断患者骨髓红细胞造血功能,了解肝硬化患者的贫血程度,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和贫血的早期治疗有一事实上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钟洪明,黄宇清.网织红细胞参数对于各种疾病贫血诊断价值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2004,22(3):226-227.

2 梁智,洪雁.肝硬化患者血液异常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1):49-50.

3 吴海燕,蔡滨雪,刘伟娜,等.红细胞参数变化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4):1529-1530.

4 林英.肝硬化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江西医学检验,2004,22(4):383.

5 张建军,黄育华,陈斌,等.132例肝病患者红细胞6项指标的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1997,14(2):110-112.

6 Brugnara C.Uae Of reticulocyte cellular indi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maological disorders[J].IIlt J Clin Lab Res,2004,28(1):1-8.

7Davis BH.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By and name,a 1asefm clinical parameter of erythropoietin acuivity:J.L,ab Hernatol,2006,2:2-8.

上一篇:小儿胃镜清洗消毒的管理 下一篇: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用于乳腺疾病筛查的结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