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时间:2022-10-10 06:07:40

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有时过度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而忽略了兴趣这一最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愉快中接受知识。

关键词:兴趣;语文教学;《祝福》

学习鲁迅的《祝福》一课时,有的学生说读不懂,有的说太容易了,甚至有人在下面说鲁迅太老了。这让我很吃惊,学生怎么会有如此的表现?

课后我找学生进行调查才发现,原来学生根本就不想去分析文本,更谈不上掌握分析文本的技巧,他们觉得只要掌握了结果就是学习任务完成了。回想之前的教学,我确实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没有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没能让学生自己努力去发现结果,只是满足于告诉学生是什么,这是很危险的也是很可怕的。

在一番思考和探索之后,我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让他们自己主动去探索,并发现其中的奥妙。

第一步是要激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那么教师所做的任何努力将是徒劳的。学生对之产生了兴趣,那将是最好的动力,是无法替代的学习动力。

第二步是让他们在兴趣中探索文本,自己得到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该做的事自己去做,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就会培养学生学习中的惰性,长此以往,学将不学。

第三步是让他们对各自的结论进行质疑、辩论,得出结论,掌握知识、技能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自己得到的知识是不易遗忘的,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会有极强的自豪感和满足感,这会更加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持久的兴趣又会让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这样就能达到良性循环,事半功倍。

我首先进行第一步。上课时,我没有和学生看《祝福》,而是提到语文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一切奥妙尽在语言当中。我举吴仪在和美国代表谈判时的例子来证实。因为谈判的是中国的盗版问题,美国代表说了一句“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怎么回答,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又要能反击对方。顿时,学生在下面议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全班的人都是吴仪了,再也没有人置身事外了,和往日的课堂大相径庭。当我告诉他们,吴仪的回答是“我们是在和强盗打交道”。学生听后,先是一愣,继而大笑,拍起掌来。我及时引导,告诉他们这就是语言的智慧。一个人要成功,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反之,一个成功了的人,定有其过人之处。那么,鲁迅呢?是浪得虚名还是有真才实学?《祝福》中是没有美,还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接着,要求学生去发现美,互相帮助到文本中去发现美。课堂里更加活跃,人人忙的不亦乐乎,我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到下节课,我让学生按照平时分好的小组进行发言,每个小组的发言都很积极。学生将我要讲的内容的大多数都说出来了,而且很有道理。比如,鲁四老爷得知祥林嫂被她婆婆抓回去后,说“可恶,但是……”有学生说,鲁四老爷说可恶并不是他同情祥林嫂,而是他觉得人是自己府上的,被抓,面子上不好看,自古就有“打狗要看主人面”的说法。另一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上述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可不可能是鲁四老爷确实对祥林嫂有同情之心,哪怕是那么一点点,毕竟为他家干了这么久的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是自家的看门狗也不会让它挨饿,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又勤劳能干的人啊。

双方为此发生争论,这时,我提出两组分别为鲁四老爷和祥林嫂的律师,我和其他组的学生为法官和陪审员,通过 “法庭”裁决鲁四老爷和祥林嫂的问题。

一方认为,文本前段就有暗示,从对鲁四老爷的书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一个地道的封建卫道士,他读的书、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国子监的身份、他对祥林嫂的态度、当时人们的思想、祥林嫂本身也是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而且中毒很深、作者写作的意图等,阐述得相当合理而且生动,我都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学生。

另一方则是从鲁四老爷也是一个人这一角度来阐述,强调中毒再深的人他的心也是肉长的,他读了那么多的书不会连这基本的恻隐之心都没有,强调作者未必有,读者未必无,不能完全否定他们的观点。双方在课堂上激烈争论,其他的人一会儿觉得这方有理,一会儿又觉得那方说的也不错,课堂真的成为了一个求知的大舞台,我乐得合不上嘴,到下课时才发觉笑得多了脸上的肌肉有些酸。

就这样,我们对文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理解,在不断地质疑和争论中,学生越来越活跃,课堂越来越热烈,我脸上的肌肉越来越酸。到该文结束时,共花了9课时,虽然大大超过授课时数,但是我觉得这很值得,因为这是好的开始,没有人去责怪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走路慢,耗时久。

有人说教无定法,这话是正确的。但是,我想说,好的教法比没有教法或不正确的教法强千百倍。

在教学当中,教师不能只满足将结果告诉学生,要开动脑筋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去找到结论。教师要学会反思,学会学习,学会向学生学习,学会研究学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愿天下的学生在兴趣中更上层楼。

上一篇: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词汇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试析高职课堂教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