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妥乐平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研究

时间:2022-10-10 05:31:33

神经妥乐平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妥乐平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改善血液循环药物与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77.78%(P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周围神经损伤;治疗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1.116

周围神经损伤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的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营养障碍与运动障碍, 临床表现为腋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肌皮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腓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以往研究发现, 维生素B12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发挥显著的调节、再生作用[1]。然而, 该药主要针对药物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及实验性神经损伤, 而在周围神经损伤中却收效甚微[2, 3]。目前, 如何促使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再生已成为神经外科研究的重点课题。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45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神经妥乐平治疗, 收效肯定,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90例。入组标准:压迫史或外伤史;具备下例3项或以上, 包括:触电样或烧灼样疼痛、感觉减退、麻木、乏力、感受过敏、肌肉萎缩、腱反应消失或减弱;病程

25例, 女20例;年龄18~74岁, 平均年龄(56.6±13.3)岁;其中正中神经15例, 腓总神经14例, 尺神经9例, 胫神经7例。对照组:男24例, 女21例;年龄18~74岁, 平均年龄(56.5±13.5)岁;其中正中神经15例, 腓总神经15例, 尺神经8例, 胫神经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改善血液循环药物与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包括:复方丹参、地巴唑、肌苷、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1, 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功能训练与理疗等干预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 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 注册证号S20040070)静脉滴注, 6 ml/次, 1次/d;治疗1个月后改为口服神经妥乐平片剂(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 批准文号:S20090094), 4 U/d, 2次/d。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4]。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 腱反射恢复或明显好转, 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 m/s, 肌电图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腱反射有所改善, 神经传导速度提高2 m/s~5 m/s, 肌电图有所好转;无效:以上指标均未达到, 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77.78%(P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项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2. 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上腹不适1例(2.22%), 症状轻微, 未采取特殊处理措施, 继续治疗2 d后症状消失。两组均无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等异常表现。

3 讨论

周围神经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麻木、疼痛、乏力、感觉过敏、感觉减退等症状。目前, 理疗、药物与针灸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 虽然可以获取到一定的疗效, 但整体效果仍不够理想[5, 6]。因此, 探寻一种高效、安全的药物强化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十分必要。

神经妥乐平属于神经亲和性较强的生物制剂, 具有镇痛、镇静、改善血液循环、修复损伤细胞、调节植物神经与免疫功能的作用[7]。有研究认为, 神经妥乐平可以增进轴突形成, 增加神细胞膜表面的微粒、微绒毛数量, 促使雪旺细胞增殖, 继而修复损伤的周围神经[8]。神经妥乐平对周围神经损伤镇痛、麻木、感觉过敏的改善机制可能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①药物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通过激活疼痛抑制系统来发挥镇痛作用, 充分体现了生物机体平衡的维持作用, 且对正常机体功能无影响[9]。相较于非甾体抗炎药与麻醉性镇痛药, 神经妥乐平的主要优势在于不会在镇痛作用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②抑制压迫刺激所致的缓激肽类物质发生游离。③可以改善并降低痛觉性患处的皮肤温度。④针对感觉减退与乏力的改善作用可能与修复并活化了损伤的神经细胞有关, 继而促使神经轴突形成, 恢复突触传递作用。⑤通过自主神经中枢对神经活动进行调控, 有效改善了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症状。⑥抑制丘脑下神经元发射活动, 继而调节知觉异常。⑦药物作用于血管运动神经, 继而通过自主神经作用来调节末稍血液循环状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总之, 神经妥乐平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适于临床应用。由于本次研究样本数量较少, 加之观察时间尚短, 缺少大样本、多中心的对照研究, 神经妥乐的最佳疗程与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金文虎, 魏在荣, 孙广峰, 等.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1):181-185.

[2] 姚建宇. 血栓通与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医药论坛杂志, 2013, 12(2):120-121.

[3] 赵晓燕. α-硫辛酸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9):54-56.

[4] 高亚丽, 陈志军, 韩英民, 等. 神经妥乐平治疗含紫杉醇方案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9):156-157.

[5] 蒋晓宾, 吴国锋. 神经妥乐平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1):119-120.

[6] 张弘娟, 是明启, 张小喜. 神经妥乐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14):99-100.

[7] 冯继泽. 神经妥乐平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22):44-45.

[8] 王志强, 谢鹏, 张赛. 神经妥乐平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 22(8):664-666.

[9] 丁远远, 姚鹏.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23):86-90.

[10] 白伟利, 李海洋, 秦伟伟. 神经妥乐平穴位封闭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5):126-128.

[11] 徐玲. 神经妥乐平治疗放疗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22):28-29.

[收稿日期:2016-06-27]

上一篇:钛镍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 下一篇:1受体阻滞剂治疗男性神经原性逼尿肌尿道外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