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我的家

时间:2022-10-10 01:33:11

我的城市我的家

宁夏作为一个祖国内陆边远省区,经济欠发达一直是留给国人最直接的印象,“一个城市两座楼, 一个警察看两头”曾经是40年前宁夏首府银川市区的真实写照。自20世纪末开始,宁夏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提出加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的战略决策,自此,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十一五”期间是宁夏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随着新的行政区划的调整,宁夏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这5年,是宁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5年。 2010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达1643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4亿元,是2005年的3.2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58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快速推进。粮食实现连续8年增产,现代农业“三大示范区”和“三个百万亩”工程顺利推进, 特色农业体系初步形成,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点的发展新路子。

这5年,是宁夏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一批重要的能源、交通、水利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成。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以银川市为中心,地级市为主干,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区域统筹取得新进展。把黄河金岸建设与人口转移、就业、脱贫有机结合,沿黄城市带产业聚集和带动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大力实施生态、劳务、教育三大移民工程,年吸纳就业人口50万,累计移民44万人,缓解了中南部人口环境资源压力,走出了一条山川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尤为重要的是,在中央严格控制涉外论坛的形势下,争取国务院批准宁夏永久承办“中阿经贸论坛”,实现了小省区办国际盛会的历史性突破。

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塞上江南”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无不印证着宁夏在改革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改革创新,勇于实践,挣脱了种种困难与束缚,正在以坚定的信心和磅的气势,发展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为之聚焦的魅力城市。

银川――最适宜企业发展和生活居住城市;

石嘴山――关闭污染严重企业的园林化工业城市;

吴忠――回族风貌的新型滨河生态城市;

中卫――生态旅游文化的中等城市;

固原――聚集福射带动作用的宁南中心城市。

它们以各自享有的优势资源,向世人展示着独特魅力。宁夏,正在慢慢改变曾经黄沙遮面的形象,倚靠着巍峨贺兰,在黄河的臂弯中迅速崛起,这里正在成为投资置业的理想之地,成为宁夏人为之骄傲的幸福之地!

上一篇:适应社会老龄化发展的社区设计研究 下一篇: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