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健美操开合跳的练习方法

时间:2022-10-10 01:23:20

浅析健美操开合跳的练习方法

【摘要】开合跳是健美操的基本动作之一。动作简单,细节要求很强。自从健美操运动引入中国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组合表演和比赛中起着缓冲和变化队形的作用。本文就健美操开合跳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常犯错误与纠正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出多种练习方法。

【关键词】健美操;开合跳;练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90-01

一、健美操开合跳的基本练习动作

高冲击动作,腿在胯关节处外展和内收(侧向开合并),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膝关节要有弹性,关节位置要正确(稍向外),膝关节微屈,以缓冲冲击力。

技术要点:分腿时自然外开,膝关节沿脚尖方向弯曲;跳起与落地时,注意屈膝缓冲。

二、掌握开合跳技术的练习方法

1.原地试做,首先先保持身体直立,脖颈拉直,双手成握拳状放于腰间。起跳时身体重心稍向下,跳起时尽量两脚尖蹦直,上身身体也要绷直。注意要放慢速度做完整套动作。

2.平躺在地板上,模拟身体在起跳后,空中的姿态。

3.两人一组,直立面对着,双手拉着,一人向上起跳,随后另外一个人也向上起跳。两个人相互监督。正确、协调,用力。

4.规定一个十米的距离,进行行进间的开合跳,可以结合一下跑跳步完成。

5.两人一组,一人坐在地板上,双腿在提前伸直,脚尖绷直,另外一个人坐在其脚上练习绷脚尖。这样反复、交叉的练习以达到正确完整掌握看开合跳的技术要领。

6.两人一组,一人原地做开合跳的完整动作,另一个人用相关工具把做开合跳的人的动作录下来,让其看看哪些地方做的不到位,两人交叉反复练习。以达到正确完成技术动作的目的。

7.练习时,到这有节奏的音乐,节奏要不一样。开始练习时节奏要缓慢点,循序渐进,慢慢把节奏加快。

三、开合跳常犯的错误与纠正方法

(一)错误动作

1.起跳时,上身松弛,身体重心不稳定,导致动作不协调。

2.起跳后,两脚在空中没有绷直。

3.落地没有屈膝缓冲,全脚掌落地可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作用力;屈膝缓冲可使身体减速到零的过程中加速度减小,从而减小骨骼间的相互作用,避免骨折。

4.在行进间的跑跳和开合跳的结合中动作总是不规范。

5.在练习时,身体重心靠后。头部向后仰,影响美观。

6.在行进间的跑跳加开合跳时,总是忘记落地缓冲,对脚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7.在练习时,技术动作变形,再加上练习后不对相关部位进行放松,导致下一次的练习效果不明显。

(二)纠正方法

1.单独练习,站立在地板上,上身挺直,两脚合并,两腿膝盖尽量也并在一起,使全身肌肉处于紧绷的状态。双脚合并起跳,起跳时要注意身体在空中的姿态,多加练习!已达到理想的效果。

2.姿态练习,身体靠在墙上,身体摆正,吸气抬起一条腿在25度,脚尖绷直。反复练习。以达到正确的开合跳的身体姿态。

3.多进行行进间的开合跳练习,争取熟练掌握其中的动作要领。

4.每次练习都要对着镜子或跟同伴一块儿练习相互纠正错误,以能准确的掌握开合跳的动作要领。

5.首先是站立,把身体姿态纠正好。步骤:背对着墙站立,摆好直立姿势,目视前方,双手放在体侧,手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随后,慢慢保持这个姿势偏离墙面有10厘米处,开始练习,注意力要集中,特别是在身体姿态上的集中。

6.在练习行进间的跑跳和开合跳时,不要为了达到预定的距离而忘记具体动作要求。注意练习步骤:显示放慢速度的练习,侧身对着镜子,看镜子里的自己的姿态及脚尖的绷直情况,以及落地的缓冲的情况。以达到勤能补拙的目的。

7.每次的练习后,都要对相关部委进行适当的放松,比如:双手按摩酸痛部位,双手拍打,用热水泡脚等方法进行放松。

四、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教学时要注意讲解和示范时动作的正确性、合理性。练习时要做好准备姿势。

2.按不同的授课对象、水平、教学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练习方式。

3.开合跳教学应先在简单的条件下进行练习,先双脚合并进行缓冲起跳,在身体姿态基本正确时再进行完整开合跳的练习。

4.在联系中进行拓展练习,采用开合跳和其他基本动作进行编排队形,能使学者更深入的练习。

5.教学时,可以进行引申一下开合跳,就是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以增加学生对这个技术动作的认识。

五、结论与建议

开合跳是健美操基本动作之一,在健美操的编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抓好身体姿态的练习,特别是上身的姿态及下身脚尖的绷紧状况。让学生练习的同时不要忘了劳逸结合,同时也要加强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动作的难易程度进行相适应的指导练习。先进行简单的辅练习,再深入的进行行进间练习,再者就是充分的发挥开合跳在编排中的作用。这样一连串的练习步骤再加反复练习,开合跳这门技术在以后的运用中就会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王晓.对我国竞技健美操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2002(9).

[2]马鸿韬.创编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1-48.

[3]高红艳.高校健美操比赛编排不应追求难度动作[M].福建体育科技,1994.

[4]金奎.健美操常用低冲击基本步法及演变组合[J].中国学校体育,2003(3):30-31.

[5]张莹,杨萍,刘令妹,等.健身健美操教练员指导员培训教材[M].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审定,2002.

[6]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1.

上一篇:美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分析 下一篇:讨论民间收养现状――以燕子之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