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论语》谈小学语文经典阅读

时间:2022-10-10 12:20:42

透过《论语》谈小学语文经典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讲授和学习,也需要一定的知识拓展。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学习的内容之一。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掌握基本的语文常识性知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除了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外,阅读经典也是有效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本文笔者以《论语》的阅读为例,探究了阅读经典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

注重经典文章中的语言使用方法

很多的国学经典之所以经久不衰,被人奉为经典,是因为它值得推敲,在某些方面具有卓越的品质。就文学价值而言,《论语》的语言表达较为娴熟,字字饱满,句句精炼,总的来说《论语》的语言表达讲究的是简洁精练,同时也讲究字里行间的韵味。一篇文章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词句,但是两三个字都可以折射和透露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也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人物性格描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感觉到既富有文采,又充满情感色彩。

《论语》不仅字里行间充满着文学气息,也折射出一定的品德情感宣扬,把儒家教义表达地也非常的透彻。所以,小学生如果能认真地品读国学经典,认真感悟它们的文学修为,肯定会极大地促进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论语》为例,它的语言非常的精炼,用词恰到好处,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汀!彼淙荒谌葜兄挥屑蚣虻ササ募父鲎郑但是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描绘得也非常形象生动,这些都需要小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多加感悟和反思,进而促进他们学问素养的提升。《论语》当中的词汇运用是耐人寻味的,往往孔子都是点到为止,有的时候留有一定的悬念。如“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语言的运用上有对比和议论,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语言词汇的运用是非常微妙的,让他们对《论语》中的语言表达赞不绝口从而产生崇拜心理,安心诵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营养,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把控能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论语》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韵律美,主要的表现就是语言句子整齐、富有活性、抑扬顿挫,在阅读的过程中比较顺口轻快,词句也经得起推敲,这些存在的优点小学生在诵读的时候都可以慢慢学着效仿,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论语》在语言的应用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视听效果,给读者无穷的想象,运用的修辞手法也比较多,写作技巧较为灵活。在语言应用的修辞手法上面,《论语》较为常用的就是排比和对偶,这两种修辞手法有时候齐头并进,大大提升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形式美。小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能够培养自身的语感,并从中有所启迪,这样势必会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模仿经典文章的写作方法

《论语》的整理者和编写者是孔子的学生或者是徒弟,所以在整理的材料之中,他们对孔子的个性、特点和性格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整个经典文章都记录了孔子的所思所行。同时,在整理的过程中,肯定或多或少也有所修饰,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语言上都是经过推敲的,那么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就会耳濡目染,通过对《论语》的学习可以大大提升这方面的语文素养。

《论语》中的关键性人物就是孔子,他的言谈举止,心胸为人都具有仁者风范,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的榜样。他尊君爱民,和蔼宽容,博学强知,谦虚谨慎,一生积极入世,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它的成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论语》的整理者并没有神化孔子,而是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和手段如实地反映了孔子的生活,记录了他的行踪。在《论语》的很多篇幅中,文章的描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诵读的时候,学生可以稍加留意,并学以致用,这样就会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

《论语》之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是惟妙惟肖,对人物行为的描写也是栩栩如生,通过大量的诵读鉴赏,小学生肯定会受到感染,那么人文素质自然就会潜移默化地提升。

在诵读经典文章中学会反思

《论语》毕竟是一部语录体的哲学著作,它对我国文学文体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远。《论语》作为国学经典之作,经过时代的传习,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论语》的叙述是温文尔雅的,词约义丰、讲究韵律协调,可以说是小学生诵读的首选。在我国的古代文化瑰宝之中,古代散文一般写作得较为简单和简洁,少了当今著作的臃肿和浮夸,其实这些优点在《论语》当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论语》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但是每一篇都是经典,都不可或缺,并且很多的篇幅之中都有很多耐人寻味、令人深省和反思的词句,并且千古流传,成为当下学生表达和写作的内容首选。其言简意赅的特点使其不仅为文人所推崇,也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对提高我国国民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不但可以拓展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平县西沟满族乡中心校)

上一篇:浅谈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 下一篇:“工学结合专班”模式下企业实践课程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