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村战国楚墓

时间:2022-10-09 09:05:26

2004年7月7日,在江苏淮安京杭大运河北岸,惊现一座战国古墓――"运河村战国墓"。 这是江苏省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奇特的战国墓葬。战国时期楚国神秘的墓葬形制由此悄然揭开……

大运河边惊现古墓一角

2004年7月7日清晨,京杭大运河一如平常静静地流淌着。此时,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清安乡运河村境内,大运河两淮段三改二航道整治工程工地上,一名叫周学士的挖掘机驾驶员正在进行取土作业。掘到距地表10米左右深度时,突然,铲斗下的黄色土层变成了灰黑色。再往下挖,一块块棺木板和陶罐露出……

周学士做梦也没想到,江苏省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奇特的战国时期楚国墓葬的神秘面纱被他悄然揭开了。

8点15分,施工单位迅速将这一发现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当地公安局部门接警后,立即赶至现场设置警戒线,对古墓实施保护。考古工作人员也及时赶到工地,对古墓的形制和挖掘出的部分陶器进行鉴定……

上午9时许,古墓的一角已"显山露水",黑色的外椁一角有被挖掘机损破的痕迹,主墓室南侧的陪葬坑已被挖开,不少陪葬陶器已遭损坏。考古人员在现场抢救出彩绘陶壶两只,彩绘陶鼎两只及彩绘陶盘一只,还有一些遭毁的绳纹陶罐残片。

战国墓葬南边距泊岸北沿仅1米,如果泊岸位置再南移一点点,这座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战国古墓也许将永沉堤岸深土之中。

罕见的战国墓形制

7月8日上午,古墓葬抢救性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为探明古墓的规模和结构,考古人员决定先对古墓北侧封土进行剖面勘测。经过一天的探查,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尹增淮根据古墓北侧封土剖面分析:古墓为土坑竖穴木椁墓,古墓墓冢高大、形制宏伟、封土高筑、分层夯土。从古墓北缘的封土来看,这座古墓在当时就已距地表4~5米。1958年整治京杭大运河,堆在北岸的泥土都没有把墓墩盖住。从墓葬的形制上来看,这座古墓可能是一座战国墓,墓主人在当时有着显赫的地位。

7月9日下午,考古人员和40余名民工经过发掘,在墓坑东侧发现了用来封棺的白膏泥,并寻找到未被破坏、呈斜坡状具有楚墓风格的墓道。

经过3天的挖掘,墓葬的形制基本显现:运河村战国墓为一座土坑竖穴木椁墓,带斜长坡墓道,墓向112º,墓坑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坑口弧收与墓道相接,墓口东西长9.7米、南北宽约8.5米,墓坑口大底小,坑壁规整平滑。墓室东侧的墓口亦已清理完毕,一条圆弧状的墓口显现。楚墓墓口多以见方,像这一弧形状形制结构在战国墓葬中十分罕见。如此规模的墓葬在当时非达官显贵而不能。

漆绘马车现身外藏椁

随着战国墓发掘工作的推进,考古发现惊喜不断,考古人员人员在主椁室南侧发现了一个外藏椁。7月18日考古工作者决定对其进行发掘。

那天烈日当头,考古发掘现场气温高达42℃。为了确保外藏椁发掘出的文物不受损坏,考古人员清晨5点就下至墓坑发掘清理。经过两天紧张有序的发掘,一个南北宽4.4米、东西长3.6米,又以2.2/1.8米分割成东西两个椁室,中间有木质隔梁的外藏椁展出来。

东室为车坑,陪葬有漆绘木质马车一辆,是江苏省迄今发现的惟一一辆整车随葬的战国马车。马车上有建鼓,车厢上有精美的刻纹。车轮、车辕均保存较好。考古人员清理提取出的保存完好的木制车辆及其精美饰纹,在国内都属罕见。

车坑内同时出土了铜矛、铜铲及骨质、青铜等马车饰件20余件,如辖、达常、铺首衔环等。考古人员根据出土的器物判断,木马车应该是墓主人生前所用指挥打仗的战车。木马车的发现,对研究战国时期马车的形制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和史料价值,意义非比寻常。车坑内同时还有两具车夫骨骸及2000多年前的竹席和稻谷等出土。在西室及西室外,又出土了三具殉人、一具殉葬的马骨、四件绳纹红陶罐、一件硬质印纹红陶罐、三件夹砂灰陶鬲及兽骨等物件。

三重椁彰显古墓级别

7月25日,打开主椁室的消息不胫而走。清晨6点,战国墓发掘现场的京杭大运河堤岸上,早已聚集了焦急等待的数千名群众。

揭开的主椁室长6.4米,宽4.4米,高3米,上面共有14块盖板,每块长4.8米,宽0.3~0.4米,厚0.35米,重达千斤,为整段黄杨木。上午7时20分,考古人员和40余名民工齐心协力,将这14块盖板一一拉至墓道的东侧,随即在每块盖板上贴上标签。盖板被揭开后,一个沉睡千年的木枋结构的内椁显现了出来。在外层椁与二层椁之间有一0.72米宽、南北西侧贯通的回廊。这一回廊是一种高规格的墓葬形式。回廊被淤泥掩埋。淮安市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专家对回廊内的淤泥进行了清理,并在靠东南角的回廊里发现一具木棺。外椁壁上出现了几个探洞。内椁的上部两块盖板塌陷,专家估计,该部位应该是一个盗洞。透过内椁上的盗洞,隐约可见第三重椁。与此同时,对主墓室南侧车马坑的清理接近尾声,考古人员已将木制生漆马车小心地起取出来,用湿水的海绵运装进箱。

28日,第三层椁的盖板被打开,主棺局部显现了出来。在内藏椁回廊内,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只黑陶杯。陶杯高约10厘米,口径约8厘米,表面亚光,口部残破,直腹,口径小于底径,平底上有三个柱状矮足,下腹部有六道弦纹,柄把反装,造型奇特,极具现代感,不逊于今。

同时出土的还有龙型玉璜一件、漆绘木雕水鸟一对以及一件疑为炭精石所制的璜,上刻精美的谷纹。在回廊北侧,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头盖骨和两根腿骨,这些尸骨散落在回廊内,没有棺木装放。同时起取的数根两端均有精美蟠螭纹和榫卯结构的木架,后被认定为悬挂编钟的支架。

考古专家初步鉴定,该墓属于战国时期楚国的一座墓葬。墓葬规模巨大,形制特殊,发掘出的文物精美丰富,等级极高,是江苏省内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的战国时楚国墓葬,墓主人应为统治一方的诸侯或有着相同地位的人物。

藤条缠身的千年丽人

主棺是整个古墓的核心部位,棺盖上部有一0.6×0.45米的盗洞。位于古墓主椁室西侧的陪葬棺是惟一没有被盗掘的一具陪葬棺;两具棺木,一具保存完好,一具虽然被盗却是地位最高的主棺,考古人员对两具棺木寄予了厚望。

8月12日清晨6点,考古人员伴随着晨曦打开了主椁室西侧的榫卯结构的陪葬棺棺盖,只见一头盖骨漂浮在一层厚度达20厘米的黄色淤泥里。考古人员将淤泥清理出来后,一具长约1.45米的骨骸露了出来。除了头盖骨漂到棺木另一侧外,整具骨骸保存完好,还保持着当时下葬时的形态。根据骨骸的头盖骨判断,这是一年轻女性的尸骨,骨骸规整,头盖骨匀称规则,历经千年依稀可见她当时的秀丽模样。根据判断,这具女尸与墓主人同时期下葬。骨骸身上缠绕着一根藤条,藤条大约有拇指粗细,由二股细藤拧成。棺内没有发现任何的随葬物品。既然保存完好,棺内为何又没有随葬品?考古人员分析,这具女尸有独立的陪葬棺,证明她生前与墓主人的关系密切;没有随葬物品出土,证明死者的身份地位低微。至于尸体用藤条缠绕,是古代的一种葬俗呢、还是施虐的手段呢?专家没有定论。考古人员清理完陪葬棺后,用石膏将棺内的女尸骨固定盖上棺盖,对其进行保护。

8月13日,考古人员的目光都集中到主棺上。主棺长3.15米、宽0.90米、高1.10米,棺盖用胸径至少在1.2米的整根金彩楠木雕凿而成,重达1000多斤。考古人员用钢钎、精绳、扁担等工具将厚重的棺盖平移至西侧回廊处。打开主棺后,发现主棺内堆积了一层黄色淤泥和一层黑色填土,除了少量的肋骨、腿骨、脚骨以及一些朱砂外,棺内没有发现任何器物,罪恶的盗洞告诉人们,也许在主人下葬不久,就遭到盗贼的洗劫了。

亟待破解的神秘墓主

根据史料记载,战国时盛行厚葬,视死如生,王侯贵族死后在另一个极乐世界生活一如从前,衣食住行奢华依旧。运河村战国墓尽管早年被盗,但从出土文物来看,它仍是车马逶迤,婢妾随侍,稻谷飘香,余音绕梁,显示出一派王侯威仪。其棺椁的三重结构、殉人和陪葬的车马、编钟以及陪葬的形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为我们研究死者的身份与地位提供了翔实的史料,考古专家初步认为墓主人应为统治一方的诸侯或有着相同身份与地位的人物。

运河村战国墓位于淮安市清浦区清安乡运河村,正处在京杭大运河扩宽的河堤上。这一段的运河为1958年新开挖,并非古运河河道,而古运河道在此西北约4公里。古运河为隋唐时开凿,因此,运河村战国墓所在地方圆数十里的地域,当是古楚东原之地。

其西侧不远即为汉初大军事家、淮阴侯韩信的故里――码头镇。其地秦时为淮阴县治所在。夏商周时,淮安地区为淮夷、徐戎的活动范围。至西周中期徐偃王时,徐的势力逐渐强盛,成为九夷盟主,一度称雄江淮,先后有36个小国臣服于他。春秋时(公元前521年),徐被吴所灭。战国之初,越国灭吴,觊觎淮地已久的楚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争斗,又灭了越国。公元前301年,齐联秦败楚,其地一度归齐。又17年,楚复取齐所占之地。此后至秦,市境皆归楚所有,有东楚之称,辖地至广陵一带。

其南侧有韩母墓、漂母墓、清水墩、武墩等大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古墓。1978年,在清浦区城南乡韩母墓附近还发掘了一座高庄战国墓。此墓虽早年被盗,但还是出土了文物300余件,其中有一套马车车舆铜饰件,为目前国内仅见。在码头镇的西南方向还有一个泰山墩。运河村战国墓未被发现时,其地高耸,约为八九米,有狼出没,当地老百姓称其地为公墩,也有人称为大将军墩或大将军坟,以前有一户葛姓人家在此守坟。这些资料仅供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参考,亟盼能尽早考证出墓主人的真实姓名和身份。

淮安运河村发现的战国墓,是建国以来江苏省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奇特的战国时期楚国墓葬。此墓发掘,对研究江淮流域战国时期的历史、人文、风俗、文化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充分显示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淮安,有着多么悠久丰富的历史和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

上一篇:故城印象 第5期 下一篇:“巴扎”:绿洲的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