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探讨

时间:2022-10-09 09:04:56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探讨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增多,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高校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是高校应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与环节。本文以企业风险管理系统为参考,对高校突发事件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为高等学校突发事件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风险评估 突发事件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内发生或与高校有关的,事前难以预料,将危及学生和教师生命或财产安全的,对学校甚至对社会的治安和政治的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由于高校人口密度大,学生是高智商群体,使高校的突发事件和其他事件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可以将高校突发事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对高校的破坏等。第二类是卫生性灾害,如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对学生健康的影响。第三类是人为灾害,如火灾、漏电、交通事故等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第四类群体性聚集事件,如游行、非法集会、罢餐对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第五类校园伤害事件,如学生自杀、校园暴力、师生冲突、群体斗殴、恐吓劫持等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

从目前各高校的处理办法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 (1)强化危机意识,更新管理理念。(2)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协调能力。(3)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法律保障。(4)修编应急预案,注重培训演练。(5)搭建信息平台,提高应变能力。(6)加强对外联络,寻求广泛支持。(7)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和谐氛围。这些措施未将高校突发事件做详细的统计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取得效果不是很明显。对此,本文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为参考,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为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高校突发事件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高校管理影响目标程度的评估描述有定性和定量等方法。定性方法是直接用文字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高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如“极低”、“低”、“中等”、“高”、“极高”等。定量方法是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用具有意义的数量描述,如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用概率来表示,对目标影响程度用损失金额来表示。

结合企业风险管理评估指标,根据高校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发现时间分别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描述,得到表1。

对高校突发事件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风险对高校管理目标影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后,可以依据评估结果绘制风险坐标图。绘制风险坐标图的目的在于对多项风险进行直观的比较,从而确定各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如表1所示,A区域中各项风险,高校可以承担,不需增加控制措施;B区域中各项风险,高校需严格控制并专门补充制定各项措施;C区域中各项风险要规避和转移,并优先安排各项防范措施。

目前高校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侧重于事后处理,缺乏对日常管理风险事故的检测和评估,高校管理者疲于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加强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推动高校突发事件风险管理工作从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降低危害程度,有利于全面防范和重点控制相结合,提高突发事件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本文提出的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测量和精简,筛选出更具有操作性的核心指标,才能提高指标体系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对高校的突发事件风险管理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巴硕.浅谈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预防[J].活力,2012(10).

[2] 莫凡,等.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

[3] 刘德海,等.非传统安全视角下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 下一篇: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贸易法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