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间:2022-10-09 09:01:22

让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飞入寻常百姓家”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教学在物理学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教材中设置了众多的“小实验”和“实践性习题”,然而,迫于升学的压力,且课外小实验不在考试范围之内,所以常常被老师忽略。其实,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的课外小实验,既不与有限的课时冲突,又能把物理实验操作与理论讲授相结合,正可谓“课外小实验揭示深奥大道理”。笔者认为,物理教师应重视课外小实验的作用。学生通过课外实验,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大大丰富感性认识,加强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能更好地锻炼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的实验案例,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外实验的具体优势,以期能给学生提供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

一、学生通过课前实验,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学习领域讨论得最为广泛的话题之一,也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然而,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一旦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课外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中消除对知识的模糊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更好地增强听课效果。

例如在教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做凸透镜成像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凸透镜不仅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还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个课前实验可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其理解物距、像距的概念。教师还可以通过画图,让学生探究同一个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如图1所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图2所示,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图3所示,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师可以继续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两条光线的折射光线相交则凸透镜成实像,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则凸透镜成虚像。请思考,有没有凸透镜不成像的情况?如果有不成像的情况,分析其位置所在。(2)图1和图2所示分别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和倒立放大的实像,请思考,有没有成等大实像的情况?如果有,分析其位置所在。

二、学生通过课后实验,及时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课外实验与课堂教学是密切联系的,课外实验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补充与延伸,可以大大丰富感性认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总结中,深化与活化在课堂上掌握的物理知识。尤其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实验能在课外取得成功,就能帮助学生有效突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完“光的直线传播”之后,要求学生课外做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制作针孔照相机的小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得出实验结果,教师可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利用太阳光经过茂密的树叶会在地上形成光斑等例子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小孔成像的原理,还有小孔所成像的特点等。类似的方法在其他章节也可以运用,如在讲解“气体的压强”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小实验“纸片托杯”,巩固学生对大气存在压强的知识点的认识。又比如在讲解“变阻器”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自制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度”的小实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学生通过课外实验能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进度等限制,使得课堂实验教学过于中规中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课外小实验因其小型、灵活、生动、多样等特点,可以让学生不受大纲、教材的限制,通过课外实验接受新的信息,活跃思维。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实验题让学生进行设计,并在课外完成。通过课外小实验或观察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能力,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讲解“电阻”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测电阻的方案,一般学生都可以很快画出电路图,教师进行检查肯定后,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的方案,器材有一只电表、一个定值电阻、一个电池组、导线若干、开关若干。为了避免学生进入思维定势,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启发,学生会给出很多设计方案。这种开放式的实验设计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推行课外实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课外实验可以不受时间、教材的限制,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能力、实验条件而改变,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分阶段给出一张课外小实验课题清单,供同学选做,也可让能力强的学生自定课题。可以让学生自行独立完成,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让学生在自由的体验空间中发挥想象,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如果能将物理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一定会在实验探究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上一篇:关注生活化教学,促进数学课堂生成 下一篇:构建高中英语阅读“五步教学法”模式的思路